黃吉
摘 要:為了創造美好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我國建筑行業迅速發展,土木工程建筑的數量隨之增加。但是縱觀目前的土木工程建設,關注點和研究點側重于設計以及施工技術,更加關注環保節能、技術創新。而土木工程結構的施工以及后續結構的檢測卻被忽視了,本文就針對土木工程結構安全性評估、健康監測及診斷述評展開研究分析。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安全性評估;健康監測;診斷評述
引言:土木工程事故頻發,比如橋梁出現折斷,房屋倒塌等,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也為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影響。主要的原因就是對于土木工程的評估監測不到位。目前對于土木工程結構安全性評估、健康監測以及診斷評述的研究,實際技術比較缺乏,相關的研究文獻也比較少,還屬于一個剛發展的階段,已經落后于土木工程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研究討論,提高土木工程結構的安全穩定。
1.理論性分析
安全性評估,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測試手段、設備以及技術,對土木工程當前的工作狀態進行測試,并且分析其臨界失效狀態,與測試結果比較,最終確定和評價工程的安全等級。這里的安全性評估并不是可靠性,是對于工程給出安全等級。讓工作人員根據安全等級分析是否需要進一步的維修。
健康監測,對于土木工程結構的健康,也就是其實際的結構能夠滿足預期的功能。土木工程從施工建設到后期投入使用,隨著時間的增加,都會進行損傷的累積,而健康監測就是利用無損傷的檢測方式對土木工程結構進行監測,獲得結構的內部信息以及結構反應,分析了解結構因為損傷、退化而導致的改變。確定其改變是否會造成為安全隱患,提前找到結構損傷,確保安全,這是一個實時的在線監測。
健康診斷,這里對土木工程的診斷,主要是因為土木工程結構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會受到一些自然、認為的破壞,就比如橋梁,會長期在荷載中,有時候還會超荷載,再加上地震、強風等方面,造成橋梁破損。這就需要測定結構的一些指標,通過指標判斷其是否受到損傷,確定損傷的位置和程度,分析其安全性,以及使用壽命。并且根據診斷的結構,做出一定的判斷和決策。
2.土木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評估、健康監測及診斷技術
2.1 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評估
對于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評估,了解土木工程的安全狀況,確定安全等級。安全性評估是一個比較復雜、繁瑣的工程。首先在形成評估報告之前,需要根據土木工程的結構性進行分析,確定出土木工程結構的潛在安全隱患和損傷的實際情況,從而確定出安全等級,進行數據的分析并且做出評估的報告,評估報告的內容結構內部的損傷、混凝土的相關結構等一些關鍵結構,同時也需要注意對風險的一個精準性評估。
然后是根據評估報告,給予安全等級制定預警機制,針對其實際的損傷和安全隱患,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保護措施。確保土木工程的安全,避免出現在使用過程中突然故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2 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及診斷
2.2.1 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
健康監測在上述內容中已經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健康監測依賴于一定的技術手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監測。比如神經網絡技術,利用神經網絡技術,先對其相應的損傷參數進行設置,利用計算機建立一個完整的土木工程結構模型圖。這種技術可以被應用各種復雜土木工程結構的監測,還能避免外界的因素影響,包括噪聲,以及自然環境的影響。該技術的應用,其重點就是對數據的處理和優化。
光纖傳感技術,是利用高效率的數據傳輸功能,采用光纖傳感器,植入到土木結構之中,通過利用對壓力的敏感度,監測結構的內部情況惡化裂縫情況,并且以數據的形式反饋出來。然后對數據進行一個處理分析,確定出結構中的損傷情況。
采用電壓傳感技術,利用電壓傳感器,把其植入到結構內部中,利用傳感器感受結構的受力情況,檢測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果結構出現損傷,對傳感器造成擠壓,在電器設備端形成電位差,進而產生電位波,對其進行數據的分析,確定損傷的具體情況。
2.2.2土木工程結構健康診斷
健康診斷,首先需要確定相關的安全指標,去診斷結構是否存在損傷,并進行診斷結構的評估。采用的技術除了上述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的技術,還有振動診斷法、超聲波診斷法、射線診斷法等。一般采用的是傳感器,來獲取數據,實現診斷,包括超聲波傳感器、微型壓力傳感器等。
在對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和診斷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采用的儀器一定要具有穩定性和耐久性,并且滿足長期監測診斷的要求;所監測的數據一定要穩定和準確;在識別損傷情況的時候所采用的方法要可靠和穩定;最后是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實現自動檢測、故障預警。
2.3 在土木工程結構檢測診斷和安全評估系統
在整個安全故障檢測診斷評估中,安全性的評估是基于健康監測與診斷上的,安全性評估是對監測診斷的最終結構的分析和評估,所以會建立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洗系統,系統就包括了傳感器系統、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監控中心以及診斷功能的相關硬件軟件。
傳感器系統,是采用聚義的傳感器,比如光纖傳感器,可以監測多種信號,避免干擾。對于傳感器的布置,也提出多種方法實現對其的優化,包括模態動能法、有效獨立法、基于遺傳算法等,以實現傳感器的最優不知。損傷監測,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其方法有:動力指紋分析法、模型修正與系統識別法和神經網絡法。實現對數據的分析,最終確定診斷結果,并根據結果做出安全性評估,確定安全等級,并做出相應的措施和決策。
3.結束語
文章對于土木工程結構安全性評估和健康監測以及診斷進行分析,首先對幾個基本術語進行了一個闡述,然后是對安全性評估、健康監測、健康診斷的具體技術和方法進行分析。當前土木工程建設發展中,對其結構的健康監測診斷和安全性評估不夠重視,還需要加強研究,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保證土木工程結構安全,避免出現突發性事故。
參考文獻
[1]袁鵬翔.土木建筑結構安全問題分析[J].江西建材,2019(06):84+86.
[2]張秀庭.土木工程結構安全性評估、健康監測及診斷述評[J].居舍,2017(29):3.
[3]李景宏.土木工程結構安全性評估、健康監測及診斷述評[J].科技傳播,2012,4(1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