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思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基礎學科,也是一門綜合實踐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它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個性、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發揮著特殊作用。但是,如果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照搬傳統學科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就很難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1 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想要更好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備課,只有在課前對教學內容做出詳細的規劃,并且能夠針對學生進行備課,才能為提高教學質量打牢基礎。信息課程的教學和其他類別的課程教學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因為知識不可能完全在書本上找到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能夠將涉及的領域擴大,從而將課本與實際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再依據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目標,對劃分的教學重點進行教學。
再者,因為信息技術課是離不開上機的,因此教師應該在上機前將教室的電腦準備好,對于一些必備的軟件要提前安裝,保持機房的網絡暢通,及時地排除一些故障。教師只有在教學前將相關教學資料與學習資源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相應的,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相關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2 采用分層教學法
“分層”實質上是在課堂教學中嘗試實現個別化教學的一種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允許學生對學習材料、學習方法、達到目標的程度和達到目標的期限有靈活選擇的機會和余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以及教學方法的確定都可以從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的高低應有不同的要求。針對學生在學習效率不同,學習內容的容量也應有多少不同。比如:在《涂色》一課教學中,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用顏色填充工具和取色工具的使用時,我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操作實踐環節,讓他們利用已學的知識,為圖著色,其中有3幅作品供學生完成,這3幅作品的難易程序是由易變難,對于優生來說,很容易的完成每一幅,從而使他們不浪費時間有事可做,而且也可從中學到本課以外的知識,對于學困生,他們每完成一幅就是一個小小的勝利,而不會因為沒有完成作品而喪失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興趣學”。
3 自主選擇學習,提升成效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由于采用先學后教的策略,可以把大量的學習資料上傳到服務器上,讓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操作,以此提升學習效率,以便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對優等生來說,可能無需教學視頻的幫助就能輕松掌握學習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中等生則可能需要看完教學視頻,在視頻的引導下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和掌握操作計算機的技能;對待優生來說,即使有教學視頻輔助,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點也難以理解和掌握,此時,教師與同學應該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前提,突出先學后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起到主體作用。
4 合理的教學情景創設是關鍵
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頗深,甚至于很是期待。但是,其中不乏一些沖著網絡游戲、視頻等而來的。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仍舊是不可忽視的。那么,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魚牛的故事也給予我們很大的啟迪,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在學習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和內容時,才會產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夠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去學習、理解和應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創設一些合理的生活情景,并利用信息技術的知識解決情景中的問題,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和需要。
5 發展競爭教學,推動課程發展
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的心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爭強好勝的意識,希望可以得到周邊人的表揚。教師在計算機課堂上就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進行教學。比如,進行打字訓練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打字速度的較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他們學習計算機技能的積極性,并且為了增加競賽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打同一個內容,第一個學生打奇數字,第二個學生打偶數字,讓學生在競賽的同時享受到打字帶給他們的樂趣。另外,教師也可以選取適當的課程進行小組之間的比拼,首先讓學生幾個人構成一個學習小組,然后讓學生協同合作完成一項任務,時間短即為勝利,這種小組之間的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其他學生的操作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推動學生計算機學習的進程。
6 制定有效地評價制度
有的老師認為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較為簡單,在課堂上講教學的內容按部就班地講完就行了,沒有必要對學生要求的太多。這種想法再結合當前學生的特點,就造成的教學效率低,究其原因,還是沒有指定有效的學習評價制度。教師應該在課堂結束后對學生學習的狀況進行一個總結,或者定期總結,因為信息課程的課時較少,間隔較長,如果不對學生進行一個有效的總結評價,那么長時間下來,學生就會忘記上周所學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結束后要對所教內容有一個明確的總結,對于知識的脈絡要有清晰的認識,并且幫助學生進行回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內容進行客觀的評價,只有經過所所學知識的回顧和梳理,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教學效率也會提高很多。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營造好的課堂氣氛,還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相信更多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總結,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