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明紅
【摘 要】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兩個不同的關鍵階段,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需要家園的密切配合,搞好幼小銜接是幼兒園需要做的重點工作之一,本文就來談一談如何做好家園寫作,做好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小銜接;準備工作;措施
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是兩個相鄰的重要教育階段,從幼兒園進入到小學,是幼兒的又一次“斷乳期”,這對于幼兒來講是十分關鍵的[1],也是十分困難的,需要家園配合,做好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搞好幼小銜接,現將有關的措施介紹如下:
一、做好幼兒學習態度方面的準備
(一)幫助孩子理順對小學的認識
老師要向家長說明提前帶孩子參觀小學生活的重要意義,并要求家長配合我們帶領孩子參觀小學生的一日學習活動,讓孩子一起和小學生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參觀小學生的成績展,或通過聽大哥哥大姐姐講小學的學習故事等多種方法,讓幼兒對小學有一個正確的理解,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良好的憧憬,糾正學生的不良情緒,從而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迎接小學生活的到來。
(二)要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態度
在平時教學的時候老師要告誡學生要細心、認真完成作業,有條件的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專門的學習地方、專用的學習書桌,給學生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老師要求家長協助完成的任務,家長一定要認真地完成,給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
(三)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與意志力
現在一般到了入學的年齡,大多數幼兒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接受水平都是能夠跟上一年級的學習要求的,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還發展不充分,不能達到小學生進行正常活動的要求。幼兒園的教育形式主要以游戲為主,而小學主要通過上課進行教育教學。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大多是比較抽象難懂的,需要孩子有持久的注意力。所以,我們家園協作在指導孩子知識訓練的同時注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與意志力。給孩子提出要求,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孩子要專心致志,認真仔細,不能三心二用。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要多用提醒、多幫助的方法,鼓勵學生要積極開動腦筋,不斷提高孩子糾正錯誤和克服困難的勇氣,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學習心境,并能主動學習[2]。
二、做好幼兒生活學習習慣方面的準備
(一)要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沒有太強的時間觀念,早晨孩子不愿意起床,去幼兒園早點或者晚點都沒事,遇到有事不去也沒有關系,不會耽誤什么。但是到了小學階段就不一樣了,學生一定要按時上學,沒有特殊事情最好不要請假,所以,孩子一進入大班我們就要求家長注意孩子的作息時間,讓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不隨便請假,努力向小學靠近。
(二)要孩子養成愛護書籍、珍惜學習用品的好習慣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讓他們養成不懂得珍惜、愛護的不良習慣,因此我們學校和家庭都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從而使孩子懂得勤儉節約。
(三)要孩子養成正確的讀書和書寫習慣
絕大多數的幼兒還是很懂得學習知識與良好習慣的,并且經過認真學習與努力是能夠學會的,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抓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機會,對孩子的良好習慣進行有效培養。良好習慣一旦形成,孩子就會感受到生活與學習的美好,進而深入投入到其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四)加強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老師和家長要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尊重別人、不打擾別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關心集體等等。要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玩游戲。在游戲中孩子會感受到合作互助、分享的樂趣,這種樂趣遷移到其他的領域,對于幼兒形成較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是很有好處的。要多帶孩子參加聚會等活動,在聚會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多與他人接觸,讓孩子在公共場合敢說話,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幫助的。
三、做好幼兒學習能力方面的準備
(一)孩子應積極繪畫、剪貼、制作玩具等
要多個孩子創造繪畫、剪貼、制作玩具等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能鍛煉他們手部肌肉的靈活性,為入小學后學習寫字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在此過程中也發展了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對孩子今后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打基礎。
(二)孩子應該學會觀察
具備觀察能力就是讓學生會看、會聽、會比較、會思考等。所以,我們應該和家長時常帶孩子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多向孩子講解一些事物,讓孩子了解更多,以此拓寬孩子的知識面,為小學階段學習知識打好基礎[3]。
(三)孩子應學會提問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靦腆,不喜歡與他人交流,更不喜歡提問題,這對孩子今后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作為家長和老師要鼓勵孩子多提問,并對敢于提問的孩子進行獎勵,以此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總之,幼小銜接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家長與老師共同協作,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定霞.淺談幼兒園如何做好家園共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148-148.
[2]劉蕾.淺談小班幼兒入園前的家園準備工作[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3):128-128.
[3]楊靜.淺談嬰幼兒家園共育的前期準備[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9(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