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芳
摘 要:語文在高中教學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是學習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學好語文不僅僅能使學生擁有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具有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正所謂“才如江海文始壯,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語文對于提升自身氣質,陶冶自我情操有著很大的作用。本文作者就根據(jù)現(xiàn)如今教學現(xiàn)狀,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以高中語文教學策略為論點,提出以下幾點淺薄的觀點。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情景課堂;因材施教;拓展思維
在官方給的定義中,語文是語言和文學的簡稱,而筆者認為,語文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諸子百家、道釋儒史等每一代的先賢們,都用各種體裁各種手法記錄了他們的體會,留下了對這些人生終極問題的思辨結論,只有擁有了能夠從字里行間尋找感情的能力,才能夠看懂文學家的作品,感受到作者的思維。在語文課本中無論是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都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所以說語文對人生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情景課堂,生動形象的展示教學內(nèi)容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夠適應現(xiàn)在的學生思維,單純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于壓力非常大的高中學生來說,只會適得其反。高中生正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這關乎著人生的走向,對于高中生來說這是人生重要的岔路口,再加上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期待,讓高中學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而對于語文教學來說,需要學生很強的斯文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是照本宣科的灌輸學生課本內(nèi)容,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學任務不能重視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等情緒。
高中語文的教學相比較其他階段的學習來說,學習內(nèi)容更加深入,理解難度大,尤其是文言文閱讀在教學內(nèi)容中占比越來越大,很多深文奧義讓學生難以理解。這就需要高中語文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利用情景劇的形式將文章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出來。例如:“寡人之于國也”這一篇課文,語文教師可以指定兩名學生或者讓學生主動參與,分別扮演梁惠王和孟子,讓學生做好充足準備,將文中的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進行表演。同時語文教師也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收集的影像資料或者圖片資料展現(xiàn)給學生,交代故事背景。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所講內(nèi)容,縮短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拓展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能夠激發(fā)社會的創(chuàng)造力,最終實現(xiàn)社會的發(fā)展。如果達爾文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也就沒有今天的“進化論”;如果牛頓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也就不會有今天的萬有引力定律;
如果萊特兄弟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也就不會有今天使人們出行更加方便的飛機,想象力遠比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重要。但是現(xiàn)如今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思維不能的得以拓展,導致學生局限于所學內(nèi)容之中。
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大膽想象,小心求證”,這說明首先要有想象力,在通過仔細縝密的邏輯推理,最終達成目的,由此可見想象力的重要性。高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著重拓展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宇宙的邊疆”這一篇課文,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設想一下宇宙是什么樣子的,宇宙的邊疆會是哪里?引發(fā)學生討論,并讓學生踴躍發(fā)言。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準備的一些圖像和影像資料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對宇宙有所了解。最后在講完課文之后,給學生留課后作業(yè),寫下自己心中宇宙的樣子,宇宙中存在著什么等發(fā)散性思維的作業(yè),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思考,放飛學生想象力。
三、難點解析,針對其難點提出解決措施
高中語文相比其他階段的語文學習來說難度更大,更不容易理解所學內(nèi)容,再加上有一部分學生對語文不夠重視,這些問題導致了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很多重點難點不能夠正確理解。語文在高中學習階段來說還是占有很大比例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針對學生不理解的重點難點,做出相應的措施。
高中語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語文教師在為學生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重點與難點。例如:“琵琶行并序”,這篇課文中對音樂的鑒賞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問學生:“有沒有練習過中國傳統(tǒng)樂器的學生,”如果有便可以讓學生針對文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等形象的詩句進行描繪,使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所講內(nèi)容。若沒有,教師也可以利用準備好的課件,對文章中音樂鑒賞部分進行針對性教學。使課文變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深深的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將學生帶入文章,提高課堂效率。
四、因材施教,用分類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每個學生對上課所學的知識理解不同,學習的效率也不同,有的學生聽一遍教師講的重點,看一遍課文就能學會,而有的學生正好恰恰相反。因為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智發(fā)展都不相同,所以因材施教,進行分類教學這種教育理念也就應運而生。隨著國家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高中語文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分類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差異化。
因材施教是建立在教師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的,教師可以對全班學生進行一個摸底考試和思想情況調(diào)查,充分了解班級里學生對哪些方面的了解有所欠缺,針對欠缺方面進行有效的教學。比如說有一部分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比較差,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點進行針對性教學。首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文言文,從根源上使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個正確的了解,為學生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其次是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讓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文言文課文中所講的內(nèi)容。最后是注重學生文言文實詞的積累,實詞是需要學生慢慢積累的,不能夠一蹴而就,只有大量實詞的積累,才能夠實現(xiàn)文言文學習上質的飛躍。語文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注重學生的差異化,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思維方式等方面有進行對癥下藥似的教學,使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絕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幾點,語文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合理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程劍云.以創(chuàng)新能力為導向的中學語文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8(15).
[2]楊麗泳.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探索[J].文理導航(上旬),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