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霞
摘 要:積極心理學開始滲透到教育的各個領域,其在數學教學中的融入對于數學課堂具有指導意義,可以緩解傳統數學課堂的緊張感,增加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本文就積極心理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分析,為相關數學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初中數學;應用
心理學不僅僅探究人的消極心理,同樣,對人的積極心理也有研究,其要求人們用一種開放、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和動機。將積極心理學引入數學教學中,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抽象性,學生想要學好數學,首先,必須擁有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學生只有帶著濃厚的興趣才能進入數學。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新奇的話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的融入到數學學習中。
1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心態
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過于死板,老師扮演的都是嚴師的角色,學生對老師存在恐懼心理,課堂氣氛緊張,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很難學好數學。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初中數學課堂,首先要改變以往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去營造一個學生喜歡的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這樣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面帶笑容,語氣親切,盡量的去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課堂環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促使學生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進入數學的課堂。學生愿意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積極的思考一些問題,就能夠增強課堂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課堂的互動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穿插一些數學的小活動。例如在講解到《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節內容時,可以在課堂上設計打地鼠的游戲,通過這類游戲的互動,學生們會正確地認識到坐標對描述位置的作用,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更愿意參與到這樣的游戲中,也緩解了初中生對于數學學習時的緊張和壓抑感,最終的學習效果也比較理想。因此,在數學課堂中營造一個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保證學生以一個愉快的心情去獲得知識[1]。
2 通過積極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很容易受到除了學習以外因素的影響,加之初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難懂,教學過程過于的枯燥,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的心理。實際上數學老師都知道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生活創造了數學。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如果融入生活會讓教學變得更加的簡單。因此,在日常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直觀的數學體驗,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到《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階段向學生們展示棱柱、圓錐這些幾何的模型,讓同學們用手去摸一摸,近距離的觀察,看看幾何圖形有哪些特征,以此來調動學生們學習圖形的興趣,并且,在主動實踐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圖形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例如學習到《探究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舉一些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比如整齊的樓房,讓學生們去感受平行線的特點,從生活的實際事物出發,學生們會更容易了解數學知識。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通過融入生活的情境,會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就在身邊,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改變自己以往排斥學習數學的心態,以積極的面貌應對以后的學習。
3 制定可行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積極進取
數學教師要抓住處于青春期初中生的好勝心理合理的制定學習目標。初中生競爭意識比較強烈,愛表現,并樂于獲得他人的認可,這種心理實則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利用好可以對數學起到積極作用,利用不好,可能就會演變成另外一種極端。因此,數學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目標,學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首先,學習目標的制定需要考慮階段性、整體性以及可行性,保證所制定的目標具有具體性以及明確性,且學生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一種目標,設置這種階梯性的目標,可以激發學生們進取的動力。同時,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不斷的去完善改造,以此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增強內在的動力[2]。
比如,在學習到《二次函數復習》這一節課時,可以根據二次函數自身的結構以及難易程度確定三個層次的學習目標,最終通過“自我檢測、同伴檢測、教師檢測”來對學生的目標進行評估。所有的學生都需要掌握二次函數基本圖象的信息,了解學習二次函數的基礎。第二層次就是對二次函數代數計算的簡單運用,這一批需要大概70%的學生必須掌握。第三層次則是對于二次函數的綜合運用,這要求班級一半的學生會靈活運用。每個學生對自己都有定位,確定好了學習的目標之后,學生也有了方向和動力。這種目標的設定尊重了初中生的差異性,也將數學學習和應用數學完全結合,難度屬于層層遞進。學生們只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好學習目標,當目標完成之后,學生的心理就會有一種自豪感,這種積極的情緒也會引導學生攻克下一個層次的學習目標,學生以此產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學習數學時會變得更加上進。在傳統數學意義上的目標都是用分數來定義的,但是因為每次考試試卷難度不一,所以,無法用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水平。而這種學習目標的制定對于學生而言具有可行性,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 給予合適的評價,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心靈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教師經常的嚴厲責備學生,會在教育的過程中起到反作用。有一些學生比較叛逆,也會因此直接拒絕學習數學,在數學方面喪失自信,甚至自暴自棄。因此,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無論學生在數學方面有沒有天賦,也要積極鼓勵學生,以此來培養這類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鼓勵和引導學生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在課堂對學生提問的時候,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學生來回答,當學生回答正確時一定要給予表揚,來增強這類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自信心。如果學生并沒有順利的回答出來,那也不能批評,可以鼓勵學生下次繼續努力,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期待。難度較大的題目,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小組內討論,然后舉手發言,充分鼓勵在課上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不管正確與否,都要對這種積極發言的行為表示肯定,以此培養學生在課堂的踴躍思考,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時,不僅要遵循數學學科的規律,還要根據初中學生成長的特殊性,利用積極心理學來調動初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主動性,將老師教變成學生自發的學習、探究,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陶順英.淺談積極心理學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 2017(08):112.
[2] 馬昌錦.積極心理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