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
“離離朱實綠叢中,似火燒山處處紅。”用唐代詩人周元范的這兩句詩來形容深秋時節的定塘再合適不過。走在小鎮里,遠山近田、水岸鄉間、屋后房前,到處都是一株株掛滿了小燈籠的橘樹,哪里都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橘香,讓人不禁感嘆,這里不愧是“中國柑橘之鄉”象山縣的主產鄉鎮。
柑橘產業是定塘鎮的主導產業,全鎮柑橘種植面積2.5萬畝,產業總產值達4.42億元,其中加工業產值是農業產值的2倍多。近幾年,定塘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產品結構,以打造“橘光小鎮”為目標,大力推進柑橘產業全產業鏈建設,現代農業高速高效發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3.47萬元。今年7月,定塘鎮被國家列入全國第二批298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也是寧波市唯一入圍的鄉鎮。

/厚實基礎奠定產業底色///
定塘鎮氣候溫暖濕潤,雨量豐沛,晝夜溫差較大,土壤偏堿性,在柑橘種植上“天賦異稟”。自唐始,江浙已有柑橘種植。到了清朝中期,定塘一帶種植柑橘在民間已較為普遍。
定塘規模化種植柑橘從1958年開始。當時定塘鎮引種了大葉尾張,從1961年開始在岙底林場等進行規模化種植。到2007年,定塘鎮柑橘種植面積已達1.3萬余畝,其中鎮農業服務總公司建成的萬畝無公害水果(柑橘)基地成為象山優質柑橘主產地。定塘鎮的柑橘之所以好吃,“三個太陽”是公認的原因:來自太陽的直射、附近海水的反射和設施大棚的散射讓定塘的柑橘享受到充分的光照,因而味道更甜。
悠久的種植歷史孕育了濃厚的商業氛圍。“丹城和石浦自古是象山最為繁華的‘流量高地’,而在從前,定塘又是來往丹城和石浦的必經之路。于是,定塘形成了天然的、遠近聞名的集市,其中以橘苗市場最為興盛。每逢市日,交易商販絡繹不絕,至今定塘還流傳著‘定山市日,抲豬買橘’的說法。”定塘鎮農業副鎮長江峰告訴記者。由于柑橘產量較大,本地難以全部消化,很大一部分鮮果要銷往東北市場,因此定塘也形成了龐大的販銷隊伍,甚至有些村子成了柑橘販銷的專業村,一到年末,大型貨運車就像長龍一樣停在道路一側。
正因為氣候適宜、種植歷史悠久、商業氛圍濃厚、銷售隊伍穩定,柑橘產業逐漸成為定塘的支柱產業之一。“定塘支柱產業可以概括為兩把刀,一把是泥刀,一把是剪橘刀。泥刀指的是建筑業,剪橘刀則指的是柑橘產業。”江峰說。目前全鎮柑橘種植面積達2.5萬畝,占象山縣柑橘種植總量的1/5以上,基本家家戶戶都有柑橘種植,產量在3萬噸左右。目前,全鎮擁有國家級柑橘農業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各1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家、柑橘類農業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94家。
/發揮“橘光小鎮”硬核優勢///
這幾天,定塘柑橘博覽園的負責人韓東道忙得腳不沾地,接待了一撥又一撥來自四川、云南、廣西、湖北等地的客人。“他們都是來‘取經’的。”韓東道告訴記者,定塘作為全國柑橘產業的“網紅”小鎮,引領著柑橘產業發展的風尚,因此不斷吸引外地的橘農、橘商來打聽下一階段柑橘業該種什么、怎么種,以及品牌如何打造。
柑橘博覽園是定塘鎮打造的一個柑橘全產業鏈農業示范基地。這個頗具鄉村風情的博覽園占地8萬平方米,設有專業的柑橘社會化服務中心、研究中心、品牌銷售中心、沼液資源化利用中心等,集聚了數百種國內上好的柑橘品種以及頂尖的種植技術。
柑橘博覽園所代表的正是定塘柑橘產業的強項。“定塘的柑橘品種研發和新品種生產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比較領先的。因此,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柑橘品種培育源地、柑橘銷售熱地和柑橘技術培訓高地。”江峰說。
為此,定塘依托各級科研單位及人才資源,做好柑橘雜交選育工作,出臺人才配套政策推動項目落地,制定標準化種植體系,建立精品柑橘種植示范園區,不斷推廣優質雜柑品種更新換代。
定塘打造了“一中心雙體系”專家合作服務平臺,這是一個以全省首家鄉鎮級柑橘產業學校——象山柑橘學院為中心建立的涵蓋國家到市農科院系統、柑橘研究所和縣級技術部門人才的農業垂直體系。該體系廣納柑橘文創、營銷、新媒體等領域的高校及企業人才,擁有農業專家25名、行業專家32名、鄉土專家11名,2018年以來,累計開展專業技術和商業培訓138課時,現場指導17場次,制定設施栽培、病蟲害防治等解決方案174個。
在提升產業地位和深化區域品牌建設上,定塘也不遺余力。自2016年開始,該鎮推出“田園定塘”區域公用品牌打造計劃,以最具特色的柑橘產業為突破口,打造“橘光小鎮”。通過參加各類農展活動,承辦象山柑橘文化節,拍攝微電影、MV等影視作品,聯合企業開展“子母品牌”建設,推出“橘博園”“定塘一號”“象香”“靜橘”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柑橘品牌,定塘走出了一條從政府搭臺唱戲到行業尖端峰會、品牌故事宣講的品牌營銷路徑。

/大力推進全產業鏈建設///
充分發揮產業優勢的同時,近幾年來,定塘還圍繞柑橘大力推進從種苗育苗、有機肥研發、柑橘銷售到組織服務的全產業鏈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深化農旅融合。
在有機肥研發上,定塘探索浙江省首個柑橘肥料研發生產、測土配方施肥按需定制的“加肥站”服務模式,根據柑橘種類、生產階段研制有機肥;在種苗育苗上,定塘與中國柑橘研究所合作,引進無病毒柑橘種苗,建成了象山首家1500平方米的紅美人原種圃以及7000平方米的甘平、明日見等新品種無病毒接穗圃;在柑橘銷售上,定塘在盛平山村打造電商村,通過共享設施、資源、技術、資金等有效方式,打造社會參與、創業輔導、空間開放的電商村;在組織服務上,定塘常態化開展技術培訓、基地托管、農殘檢測等服務……
今年9月,定塘農業綜合開發三期項目通過驗收,這意味著定塘柑橘濕地公園已初具雛形。這片沿著蜿蜒的中婁河綿延10公里的柑橘濕地公園是定塘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旅融合的產物,也是定塘柑橘主題農旅融合發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沿著中婁河修建了10個游船碼頭,游客可以一邊乘船欣賞詩畫水鄉的景象,一邊體驗農家采摘的快樂。”江峰說,這里將成為一個集生態旅游、鄉村休閑、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據了解,除了發展觀光、采摘業態,定塘還重點打造了柑橘文化節、“二月二龍抬頭”、五月廿七大塘廟會等品牌民俗文化節慶,充分發揮旅游業拉動消費作用。2019年1—6月份,定塘接待游客人數近20萬,同比增長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