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踐行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核心素養培養尤為關鍵,為了體現學科教育的本質作用及優勢,保障人才培養策略的有效落實,許多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結合學科教學的具體環境,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對此,本文以高中化學為分析對象,了解化學教學之中情境測評的相關要求,著眼于學科核心素養師與職校的教育教學背景,對情境測評的內涵及價值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及研究,以期為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及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視域;高中化學教學;情境測評
一、引言
化學是高中教育教學階段之中的核心學科,這一學科,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水平意義重大,老師除了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之外,還需要在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情境設置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保障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與其他教學板塊相比,教學情境測評所設計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老師在完成前期的教學環節之后需要要站在宏觀的角度抓住不同情境設置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對不同的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的測評,以此來為后期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指導及依據,保障教育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水平。
二、關注情境教學的貼切性
情境教學屬于一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備受好評,這一教學策略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大有弊。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堅持核心素養的培養原則,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析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中高中化學教學的新內容、新要求和新標準,站在學生的角度重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精心篩選教學形式,在鼓勵和引導學生的過程之中實現學生綜合學習動手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在設置情境之前,老師需要關注情境的貼切性,這一點也是情境測評的基礎及前提。為了保障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需要盡量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教學情境,通過這種形式來讓學生產生一定的熟悉感,從而鼓勵學生實現主動實踐以及自主思考,這一點對構建高效課堂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不同情境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在對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情境進行測評時老師需要了解細節要素的貼切性以及生活性,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進行有效的分析及判斷,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自主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指導作用及優勢,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個人核心素養的綜合提升。
三、關注情境的可操作性
要想促進后期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老師需要明確情境設計的可操作性以及實踐價值,任何教學實踐活動都必須要以這一點為原則和中心,了解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分析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剖析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內涵及核心要求。從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情境分析不難看出,大部分的情境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較為緊密,實質的體驗難度相對較高,對學生的理解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一部分學習經驗不足以及學習基礎相對較為薄弱的學生,難以在情境感知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突破以及活學活用,個人的化學學習成績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為了避免這一不足,高中化學老師出要重新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抓住情境教學的具體策略及要求,明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習能力,針對學生的學習條件來進行進一步的協調,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構建高效課堂,鼓勵學生實現自我調整和自我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促進不同教學環節的大力落實。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情境教學與學生的自主時間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因此在情境測評時老師可以結合可操作性的具體原則重新設計和調整后期的情境方案以及思路,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之間的價值以及背景,明確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偏好,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以此來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將課堂交給學生,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老師只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站在宏觀的角度給予學生恰當可行的輔導,讓學生能夠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對高中化學這門學科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在自主分析和小組合作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核心素養的綜合提升。
四、注重教學情境的應用性
我國素質教育對學科教學實踐活動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老師需要關注教學板塊之間的相關性以及教學難度,明確不同教學情境設置的具體內容,以應用性為依據,充分體現情境教學的指導作用及優勢,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調整。與其他學科相比,高中化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明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因為自身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因此出現了許多的困難和障礙,難以抓住高中化學學習的核心技巧,個人的學習能力也不容樂觀,與前期的教學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在于老師忽略了情境教學的應用性分析所設計的情境過于落后及傳統,無法實現與學生個人自主實踐之間的完美統一以及融合,學生出現了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以及逆反心理,沒有將個人的主體精力放在情境感知以及自主學習之中,有一部分教學資源以及學習資源被浪費。對此,在測評教學情境之前,老師需要注重細節要素的解讀,以情境的應用性為依據,著眼于這一重要的教學原則以及教學目標重新調整后期的教學策略和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有的放矢,保障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育背景有所區別,為了保障不同的學生獲得公平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老師需要踐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充分體現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指導作用及優勢,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對不同的化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主動利用所學習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相關問題,提高個人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五、結語
在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之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為了實現教學情境的有效建設,老師需要關注后期的具體評價以及分析,積極踐行情境測評工作,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成績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年, 王后雄, 王偉. 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情境測評[J]. 教育測量與評價, 2019(7).
[2]劉劍, 陳玉艷. 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 2018(19).
[3]杜娟. 試析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策略[J]. 新課程(下), 2019(4).
[4]趙敏. 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與實踐[D].重慶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趙明宇,出生年月日:1992.11.30,性別:女,籍貫:遼寧省鞍山市,最高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中教二級,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