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為大學輔導員之初,我與易班結緣,有幸成為我校易班學生工作站二級分站國際學院易班工作站的指導老師。同時我也與我的團隊一起成長,一起收獲,一起守望。然而與其說我作為一名老師對工作有所思考總結,我更愿意說是我作為一名新晉媒體人在關于產品運營、團隊建設、資源互享上的成長與發聲。在接管國際學院易班工作的期間,我對這款在學校黨委同一領導大力倡導下,網絡思政教育陣地發揮主導作用,以教育與服務為宗旨的綜合性應用軟件從有所耳聞到知之甚少再到駕輕就熟直至今日的樂此不彼。易班建設立足常規工作,矢志追求卓越,實現了我院師生注冊全覆蓋,運營使用高頻率,資金平臺有保障,活動開展有成效,做到了從一項教育任務的履行到一個宣傳平臺的成熟再到新媒體潛能的開發與深挖,每一項以教育為出發點、以宣傳為助推手、以創新為競爭力的破冰之旅,都是一路追尋創作靈感升華,一路實現思政教育初心。
在易班建設期間,當走過學院大樓駐足引首,為高懸于墻的標志院徽觀望彌留,回憶起成辦國際學院易班工作站之初的首項任務、與我院宣傳部聯名發起、面向全校征集佳作、開展國際學院院徽設計大賽的往事點滴。從全民參與易班投選到最終方案落成、從含義細節斟酌精修到巨作即成溫情留傳。易班告訴我們:我們為國際之家打造了將長存于每一代國際人記憶深處的印跡與標識;當提及敬業模范教師總能在“易師易友”版塊瀏覽中尋索到實名或匿名的學生們留言區里對老師玩笑的表達、深沉的敬慕。易班告訴我們:我有話兒想對你說,想聽你說; 當我們通過易班發起、層層選拔群投群薦過五關斬六將脫穎而出的“年級長”協助輔導員展開層級管理,下得了寢室、入得了班級、磨得了細活、挑得起大梁,不斷體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當畢業生身材瘦小的干部同學臨近畢業返校泡在學工辦辦公室,在黃白交錯的成沓檔案文表里埋頭苦干,扶扶眼鏡一句“因為我是年級長啊”。易班告訴我們:我們把信任交給彼此,把美好留在校園里; 當我們經過數月研發精心打磨推出主打產品第一期國際學院易班工作站“知時事,曉天下”時政知識競賽決賽于昨日新鮮出爐、完美面世,在時政新聞搶答環節五支團隊響鈴片刻不曾遲疑、爭先恐后又胸有成竹的自信搶答,為為期數月堅持不懈翟選每日國內國際時政新聞推送、組織各年級班級閱讀學習、分小組打卡匯報逐見成效尤感欣慰。易班告訴我們: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我們有義務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時事,青年之志、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當我們品牌升級、全新推出“湖南文理學院外語角”語言交流項目加之新穎的媒體包裝,當“十佳學子”投票上線榜樣的力量與團隊的精神彰顯至極,當我院的學生出現在易班鏡頭下的每一顰一笑、每舉手投足,亦或是西裝革履飽含深情誦讀著紅色經典、亦或是綠色軍服回眸一笑的最美瞬間、亦或是聲入人心感動你我的校園好聲音——我院學子突出重圍、亮聲湖南,亦或是微視頻里的那人那地那個故事。易班告訴我們:我們不是簡單的完成,不是機械的效仿,走出色彩是我們的靈魂,走進生活是我們的歸屬。在這短暫的工作期間,我院易班工作分站就獲得了校最佳優秀易班工作分站、優秀易班指導老師等5類獎項全覆蓋。并通過對特色活動湖南文理學院“外語角”語言交流項目進行宣傳與跟蹤報道、開設投票渠道投選相關獎項、“易班熊”也活躍在每期活動中,紅網時刻、校易班平臺、校新媒體公眾號和校廣播站等多個媒體平臺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并被作為易班建設典型案列向省里進行推薦。
此刻,我堅信我相信的初心。我認為,易班是顆種子,它是有生命有溫度的。它是我們媒體人的生命。是我們易站學生站長大三學生一句義不容辭、我來我去我可以、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最后一班崗;它是我們副站長同學一聲干了這套深夜的賽卷、盤了這沓百份的圈圈圓圓;它是我們的干事同學與推送稿文再戰無數個回合又愛又恨的十萬個為什么“老師,今天你審稿了嘛?審核通過了嗎?還有一篇你接收了嗎?”;它是我不相信傳聞、不相信刻板邏輯、不相信時代在召喚卻止步于初期的動搖與放棄。相比于市場開發的其他應用軟件或程序,易班在思想引領上能避開宣傳內容的盲目性與自發性,它集聚教育資源、網羅各類軟件功能的多樣性、為強國富國背景下新時代的中國教育發聲、又何嘗不是開教育新模式的先河?又何嘗不是新媒體界給教育必添的一席之位。
一個合格媒體人就應該具備經過嚴謹縝密的市場觀察與分類比對的產品研調后有意識有結構有層次有內涵地搭建自己的推廣平臺、開發自己的客戶群體;一個優秀媒體人就可能在大眾言語導向趨于不看好或質疑的情況下,冷靜地洞察時代的需求,敏銳地捕捉質變的契機、快速地組建應機的團隊,耐得住孤軍奮戰的寂寞、經得住守云見月的等待、當機立斷地認定這就是新市場的誕生。如果說“微信”是時代的剛需,“抖音”是時代的寵兒,“學習強國”是時代的巨擘,那“易班”也是時代的新星、是青年的心聲、是教育的寄托。因為,我們的客戶群體是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產生新思想的廣大師生,我們的運行主體也是將蘊涵著的智慧潛能無限再生流向大眾、流向社會、流向未來的的廣大師生。作為這個項目品牌的運營者,我們首當其沖就要改變使用和建模的思維,締造除了日常宣傳還能另辟蹊徑的思路,將我們的易班易站打磨成以豐富新潮的內容為支撐,以領域寬闊的技術開發為支持的新一代弄潮兒。
信息時代下新媒體的能量其實是巨大的,它結合了傳統的傳媒根基、精辟的中華漢字文化、日新月異的高能科技技術、科學的團隊管理模式、營銷策劃的經濟學學問,以及由人類需求產生的新供給碰撞。因此,我相信我們的眼光獨到,我相信我們的易班智造,我相信我們的團隊不懼風暴,我相信我們的教育又新又噪、又紅又專,我們的易班不一般。
師生廣泛參與到外語角活動中
作者簡介:任揚(1993-09-18),女,漢族,湖南省長沙市人,碩士學歷,湖南文理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