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慶
摘 要:在現代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教育改革不斷掀起新高潮。中學教育要大力開展以創新為主的素質教育,必然要落實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上,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能夠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改革。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化學教學;應用
引言
隨著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學校對教師在教學中有效使用多媒體也給予了格外重視。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將多媒體與化學教學有效融合,促進化學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
1多媒體技術應用原則
1.1與學科有機整合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一種輔助可談教學的工具,其本質是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將一些抽象知識具體形象化,從而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但如果我們一味地研究多媒體信息技術,而忽略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本質,那么就會導致本末倒置。所以,在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開實驗教學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多媒體課件資源于實驗教學內容的整合,認真研讀實驗內容,合理地開發實驗過程,設計實驗方法,保證多媒體教學與學科的有機整合。
1.2應以輔助為原則
多媒體是輔助教學的重要設備,在教學中的地位應該是輔助,其優勢眾多,但卻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我們不能以電子交互白板展示實驗來替代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操作等實驗,必須銘記:學生是主體,實驗操作應該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內容,不能以信息技術操作替代學生主體操作。換而言之,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起促進作用,而非主導作用。同時,我們也應該正確衡量多媒體信息技術,其也有致命缺陷:缺乏人文性、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2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利用白板交互功能加強師生互動
多媒體信息技術除了能夠豐富實驗教學資源,將抽象知識形象具體化之外,其還能夠促進師生有效互動。以“氫氣的實驗室制法”這一實驗教學為例,我們首先可以用電子白板調出相關的實驗儀器圖,然后讓學生從眾多實驗器材中選取制取O2與CO2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接著設置問題:“從同學們選取的實驗裝置來看,你們認為制取氫氣我們可以采用同樣的實驗裝置嗎?為什么?如果不能,你們是否有更好的改進方法?如何做到控制化學反應的發生和化學反應的停止?”通過問題引導,師生良性互動的同時學生思維也被激活。待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并設計出帶有孔的塑料板制氣裝置之后,我們再利用電子白板拖動需要的實驗儀器,組裝好實驗裝置,整個過程中,學生發現任何問題都可以進行“后退”“撤銷”等動作,保證組裝的實驗裝置符合實驗要求。
2.2利用模擬動畫功能實現動態學習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教學帶來最大的“活力”就是將原本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讓枯燥乏味的知識變成形象有趣的動畫,一方面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例如“運動的水分子”這一知識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用模擬動畫的形式來展示氫氣燃燒生產水這一個實驗過程。首先可以播放氫氣燃燒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形象的觀察燃燒的具體現象;其次可以利用模擬動作將氫分子與氧分子分裂成氫原子與氧原子的過程動態化。原本我們在講解這一實驗時,只能通過實驗演示來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只能通過抽象的講授讓學生大致了解氫原子與氧原子這些抽象概念。模擬動畫則將這些抽象知識形象化、動態化了,能夠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分子運動過程所需的條件,有利于學生理性判斷能力的提升。
2.3應用多媒體模擬化學實驗,增強化學課堂教學效果
初中化學教學既要讓學生從物質的性質上進行知識了解,又要從物質的微觀形式上觀察物質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變化。針對部分微觀知識的講解,如果沒有多媒體的協助,教師很難讓學生形成清晰直觀的認識,而且在初中階段化學學習中學生處在基礎階段,并沒有化學學習的基礎,所以在理解上難度很大。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進行知識講解,通過多媒體的優勢,播放化學實驗實際模擬情況,讓學生通過視頻反復觀看化學實驗過程,避免部分化學實驗反應過快,學生無法認真仔細觀察實驗過程,由此可知,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比如,在教學“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概念及它們的組成,分子在化學反應中的變化”等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等變化過程的視頻或圖片,使學生能夠通過直觀的觀察更加深層次地了解相關內容,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物質的結構,也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極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4應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化學實驗應用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的任務量很大,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都是通過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很容易產生反感情緒,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通過播放與化學有關的魔術、與化學有關的自然景觀等,豐富化學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一些化學現象時,教師單一地口述,會讓學生理解不夠深刻,這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跟化學有關的魔術,如“點水成冰”,即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加無水碳酸鈉,這樣溶液內會析出針狀結晶,并迅速遍及整個燒杯底部,就可以達到“冰塊”的狀態,這樣學生對于這些元素的特性及化合物特性的記憶會更加深刻。通過多媒體的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應用能力。
結語
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有效輔助化學教學,向學生展示微觀世界,模擬危險化學實驗,突破了學生對化學教學的傳統認識,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感知各種信息,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激發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教師要樹立多媒體教學的正確思維,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在與學生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司馬曉華.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教育理論研究(第一輯).重慶: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2]曾秀華.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6):72.
[3]王旭明.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7(06).
[4]劉勁松.談多媒體輔助手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寧夏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