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曉 石宏根
摘 要: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采用傳統的研究方法與步驟,通過文獻資料法及實驗法,從中檢驗濰坊學院在校學生是否可以從核心力量練習中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研究對象為濰坊學院體育學院的30名男同學,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客觀性,實驗前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均由15名男同學組成,實驗組采用核心力量訓練,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力量訓練。兩組分別測試了實驗前和實驗后的素質指標,在進行素質指標的分析過程中運用了T檢驗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得出結論,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的實驗組學生的身體素質要優于進行傳統力量訓練的對照組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核心力量訓練;大學生;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807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009-01
1研究對象
濰坊學院2013級自愿參加本實驗研究的30名男生作為實驗對象。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收集國內外具有權威性的期刊、書籍、雜志,從中搜索與核心力量訓練有關的學術論文與相關文獻,并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查閱有關核心力量訓練的理論知識與方法作為本課題研究需要的基礎資料。
2.2.實驗法
從濰坊學院體育學院2013級體育教育專業選取30名男生為實驗對象,把實驗對象通過一段時間的核心力量練習對其身體素質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將30名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對照組每組15名,通過對比兩組的數據,發現其各項指標沒有明顯的差異。,實驗選取的指標分別為身高、體重(身體形態)、肺活量(耐力)、1000米(耐力)、50米和立定跳遠(速度)、引體向上(力量)、坐位體前屈(柔韌)。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區別。訓練時長:8周,每周訓練頻率為3次,每次時間為90分鐘。實驗地點:濰坊學院體育學院健身房。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傳統力量訓練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對照組按照傳統力量訓練方案進行為期8周的訓練,結果顯示,各項身體素質指標發生了顯著性的變化(表1)。
對照組實驗前與實驗后對比情況,結果顯示:經過8周的傳統力量練習,各項指標的變化不相同,50米和1000米都有顯著的差異,而立定跳遠、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和引體向上沒有顯著地差異。
3.2核心力量訓練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實驗組按照核心力量訓練方案進行為期8周的訓練,結果顯示,各項身體素質指標發生了顯著性的變化(表2)。
實驗組實驗前與實驗后對比情況,結果顯示:經過8周的核心力量練習,各項指標的變化不相同,50米和1000米發生了非常顯著性的差異,立定跳遠和引體向上有顯著性的差異,而肺活量、坐位體前屈沒有顯著性差異(表3)。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比情況,結果顯示,經過8周的采用不同力量訓練方法之后,實驗組50米對比對照組的50米發生了非常顯著性差異,實驗組立定跳遠、1000米、引體向上對比對照組發生了顯著性差異,同時,兩種不同的力量訓練對于肺活量和坐位體前屈都沒有明顯的影響。
4結論
4.1核心力量訓練和傳統力量訓練都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在平常上課期間,兩組方法都可以使用。
4.2核心力量訓練方法比傳統的力量訓練對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效果要好,分別表現在50米、1000米、立定跳遠和引體向上這4種項目上。
4.3核心力量訓練比傳統力量訓練更適合于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因此,在訓練中,多采用核心力量訓練方式,對大學生身體素質有更大的好處。
參考文獻:
[1]羅旭,周鳳桐,韓鳳芝,張斌,劉昌玲.普通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及影響因素——以天津大學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04):81-83.
[2]王成,孫蔚,陳善平.大學生身體素質發展趨勢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0):1378-1379+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