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獨立學院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補充,與高等院校一樣,肩負著為國家培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責任。而獨立學院的科學發展,與其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息息相關。建立有自身特色的“雙創”教育機制,可以更好的發展獨立學院。
關鍵詞:獨立學院;雙創教育;行業背景;電子信息
一、引言
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于211和985等一流高校,獨立院校的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開展“雙創”教育,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提供更多的幫助。
二、“雙創”教育現狀
在很多發達國家中的高等院校中,創業課程是作為一門主課程開展的,并且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科學完備的的課程體系,在學生就業創業的過程中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縱觀發達國家高等院校的“雙創”教育,我們可以發現,國外的“雙創”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雙創”教育理念都被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確保“雙創”教育得以開展;其次,“雙創”教育不僅僅在高校開展,它貫穿于教育的每個階段,為整個國家的“雙創”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后,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國外的“雙創”教育已經形成完了完善的系統的體系,政府、學校、企業、家庭各方配合,不僅形成了很到的創新創業氛圍,而且,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我國的“雙創”教育理論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下,“雙創”思想深入人心,對“雙創”教育的研究也逐漸興起,并在此后的“雙創”浪潮中得到持續發展。2014年9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此后,李克強總理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到創新創業,并在與兩會記者的問答中積極鼓勵“大眾創業、萬種創新”,并進一步指出,“雙創”活動要與當前的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落實相應的政策,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雙創”的熱潮中。因此,通過高校的“雙創”教育,將國家政策與畢業生的就業創業需求緊密聯合起來,是推動和促進“雙創”教育發展的必然。
在我國,“雙創”教育還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科學完備的“雙創”教育模式尚未形成,專業的人才隊伍還沒建立,仍有很多困難需要我們解決。獨立學院的“雙創”教育,首先必須明確創新和創業的落腳點在何處。在獨立學院開展“雙創”教育,不僅有利于提升獨立學院的綜合實力,發揮自己在人才培養上的優勢和特色,同時,也使學生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三、獨立學院開展“雙創”教育存在的問題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和政府的號召,獨立學院也紛紛根據自身情況,開展了“雙創”教育課程。“雙創”教育是一個長期工程,在開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我們解決。
1、“雙創”教育課程單一。“大眾創業、萬種創新”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潮流,獨立學院也開始將“雙創”教育納入到日常工作中,紛紛開設相關課程。但在實際的教學管理中,“雙創”課程一般都作為選修課開設,并沒有被列入重點工作中,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視仍然不夠重視,“雙創”教育課程也比較單一。
2、“雙創”專業師資隊伍缺乏。我國“雙創”教育起步較晚,在獨立學院開展“雙創”教育更是在近幾年在國家的號召下才剛剛開始,因此,“雙創”專業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在獨立學院更是如此。目前從事“雙創”教育的教師多數來自于行政人員或者其他專業的教師,對“雙創”教育的理解并不統一,也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雙創”教育的開展往往根據教育者自身的感悟和經驗,因此,“雙創”教育這項教學活動多停留在表面或者純粹的理論層面。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的傳授,多采用講座的形式,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導體系,學生們很難從這種形式化的講座中獲得創新創業的熱情和信心。另外,在一些獨立學院,也存在著“實踐=雙創”的認識偏差,從而忽略了理論上的引導。這些情況就導致了“雙創”教育的事倍功半。
3、缺乏“雙創”教育相應平臺。自國家出臺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之后,高校開始普及創新創業教育,但是,與之相對應的“雙創”教育平臺,并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建立完備,軟硬件設施都很難與學生的需求相匹配,尤其是在技術上、實踐上和基金上的支持亟需加強。
4、學生素質還有待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僅僅與學校的教育息息相關,更與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緊密相連。目前,雖然學院開展了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但是,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并非一朝一夕之力,還需要家庭的支持、社會環境的熏陶、學校的教育和學生的自我成長。
四、解決獨立學院“雙創”教育問題的對策
“雙創”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水準的“雙創”人才,獨立學院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不斷推進學院教育改革,完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加強“雙創”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搭建“雙創”教育實踐平臺,實現“雙創”教育的良性發展。
首先,根據年級和專業,分別制定“雙創”教育方案。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理解不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側重于對“雙創”思想的培養,通過開展一些基礎性的理論課程以及創新創業講座等,讓學生對“雙創”產生正確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激情;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即將走入社會,則更需要側重于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參加一些創新創業大賽等實踐活動,加深對“雙創”的認識,并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提升“雙創”能力和綜合素質。
其次,加強“雙創”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是“雙創”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他們的素質決定著“雙創”教育的成敗,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對現有的教師隊伍加強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同時,邀請校外的一些專家以及成功人士,來校內擔任創業導師,充分利用各種平臺,讓校內的老師走出去,讓校外的專家走進來,加強校內外的交流和溝通,提升整個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此外,要注重整個“雙創”教育師資隊伍的配比,不僅要有懂理論的專業教師,也要有懂實踐的專業人才,才能更好的推進“雙創”教育。
第三,鼓勵大學生參加“雙創”賽事。良好的校園環境會對大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學院內開展“雙創”知識競賽、創業比賽等多種形式的比賽,使大學生了解更多的“雙創”信息,形成良好的“雙創”氛圍,并鼓勵他們參加“互聯網+”創業大賽等國家級的創新創業比賽,在參與的過程中,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
最后,加強校企共建,搭建“雙創”教育實踐平臺。“雙創”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更快的融入社會。因此,加強校園和企業的合作,搭建“雙創”教育實踐平臺、創業孵化基地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中去,從而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潛力和創業激情。
參考文獻:
[1]賀琳彥.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培訓,2016(02):47.
[2]楊開新.解讀李克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少不了一個“眾”字[J].中國職工教育,2015(09):31.
[3]朱慶娟. GQ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研究[D].南昌大學,2017.
[4]徐春霞.獨立學院應用型創業人才培養路徑探析——以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為例[J].大學教育,2019(09):159-161.
[5]王榮德,王培良,王智群,錢懿.應用型高校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高校科技,2019(10):59-62.
作者簡介:楊鵬,出生日期:1988.07.22,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西聞喜,最高學歷:碩士,職稱講師: 研究方向信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