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玲
摘 要:目前,我國各地區住宿制學校的模式還不夠完善,在一些管理的規范制度上還不夠健全,特別是農村慣,由于農村住宿條件較差,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生活能力較為薄弱,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要高度關注慣的生活情況,同時加強對住宿學生的生活管理,培養慣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需要學校和教師高度重視并加強建設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根據班主任對農村慣生活管理,做出了專門性的探討。
關鍵詞:住宿生;農村;一年級;班主任;生活管理
人與環境是相互影響的,一年級住宿生的生活習慣能夠經過后天的鍛煉和學習養成。小學階段正是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只有把每一名一年級住宿生的良好生活習慣養成,才能使得班級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學校管理工作是教育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從教師到學生,從德育到紀律,從安全到文明,都需要學校進行管理與指導。住宿制學校為學生提供飲食與居住條件,主要是為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或者是想要盡快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家長提供了便利,解除了以上家長的后顧之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住宿制學校的管理質量,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成績。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大部分住宿制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學校應在管理制度與生活指導方面進行改進與提高,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與生活能力。
一、住宿制學校學生管理現狀
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學校不斷地調整布局,以提高綜合辦學能力水平,住宿制學校應運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長的負擔,拓寬了素質教育的發展。但是就目前住宿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其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在剛開始進入學校的時候,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意識以及責任意識,出現了內務整理差,生活打掃不及時等現象。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學生離開家庭進入集體生活中,還沒有完全適應,或者是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家庭中比較自我,沒有謙讓與合作的意識。除此之外,宿舍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不足,也影響了學生生活習慣的提高,總之,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生活習慣不科學,不能合理地安排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很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為了培養農村一年級住宿生在學校的健康發展,學校需要對此進行嚴格規范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特別是班主任,必須要不斷加強對一年級住宿生的生活管理,及時關心與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樹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增強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與條件,讓學生能夠在學校的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以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二、住宿制學校學生管理及生活指導的有效措施
(一)抓住教育的關鍵時期
大量的實踐表明,在學生的關鍵時期對其進行生活習慣的教育,可以取得非常大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對一年級住宿生生活習慣的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否則,錯過時期再對其進行教育不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作為小學教師,要在學生的關鍵時期內把生活習慣的養成工作做到精細化,還要抓緊和抓牢生活習慣的養成工作,要常抓不懈。在日常的生活學習過程中,就要讓學生進行一定的體驗,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慢慢地培養起一定的生活行為習慣。
(二)建立良好的安全、生活以及管理制度
在住宿制學校的管理中,安全管理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f=1。學校應結合教學特點與人員分布情況,制訂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在進出學校的人員管理中,要求門衛必須24小時值班,真正意義上做到嚴格管理進出學校的全體人員;學生進出學校需要展示學生證等在校證件,管理人員通過證件的識別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校人員隨意進入學校,保障了整個學校環境的安全;住宿人員居住環境的安全也要得到保障,學校要求學生在10點之前進入宿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定期進行宿舍人員檢查,發現有學生不在宿舍的情況,應及時與教師、家長進行溝通,可以有效了解學生的狀況,避免一些意外的發生。除此之外,學校要安排樓長定期對宿舍進行生活檢查,對于表現較好的宿舍進行表揚,而對于生活較差的宿舍要進行指導與批評,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能力,提高宿舍生活質量??偠灾?,建立門崗、宿舍的相關管理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學生的安全,而生活制度的建立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三)培養一年級住宿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首先,應該對學生付出關切與愛護,受到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入城市務工,導致農村地區形成大量的留守兒童群體,這一群體也是構成農村一年級住宿生的主要部分。此外,學生正處于成長的旺盛時期,普遍活潑好動,有著強烈的個性化意識,在學習上不太愿意投入,再加上進入到了住宿生活,生活中遠離父母和家人,缺少了父母日常的關心,都會使得一年級住宿生不踏實學習。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很多一年級住宿生出現了打架斗毆的情況。所以,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師和宿舍管制人員在日常的生活中對學生要積極付出關切,用真情去呵護學生,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學校的溫暖。
其次,付出關愛的同時還要有嚴厲的態度。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約束,是學校一直不變的目標。因為一年級住宿生在住宿階段,日常接觸最多的是學校的教師,所以教師對學生生活習慣的養成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想要提高一年級住宿生生活習慣,就必須讓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教師要教導學生在學校期間遇到老師要積極問好,學會使用禮貌性用語。教師要緊緊把握學生這些最基木的行為,如果出現住宿生發生了違規事件之后,作為教師一定要不厭其煩地對住宿生進行思想教育,只有這樣,才可以逐漸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再次,要嚴格規范學校紀律制度,對學生行為進行約束。學生的宿舍除了平時為學生提供休息,還是培養學生生活習慣的場所。學生對宿舍生活的整理一定要嚴格按照學校的規定要求去做。在宿舍管理人員在對學生內務生活進行檢查的環節中,如果有發現個別住宿學生對生活沒有整理到位,就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行為指導,告訴學生如何進行內務的整理。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多住宿學生都能夠聽取宿舍管理人員的教導,逐漸形成了整理宿舍生活的好習慣,對于宿舍生活的整理工作需要學生、宿舍管理人員還有教師的共同協作,使得住宿生的宿舍生活能夠向軍事化生活標準發展。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地生活,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克服獨生子女過于自我的意識,因此,越來越多的住宿制學校就產生了。住宿學校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家長與學生的需求,同時也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與挑戰。學校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執行力,提高班主任和管理人員的強化對農村一年級住宿生的生活管理,使其承擔起生活與學習的責任,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秀英,葉成香.如何抓好低年級住宿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J].新校園(下旬刊),2017,(1):175.
[2]石玉雯.小學住宿生管理問題研究——以淶源縣實驗小學為案例[D].河北:河北大學,2016.
[3]劉繁榮.為住宿生撐起一片心靈的藍天--住宿生心理健康及對策[J].黑河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