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仙
摘 要: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中的財務管理一直都是非常重點的一個問題,也是群眾所關注的焦點和重點。該項管理工作開展的好壞,將直接對干群關系、經濟發展、黨群關系產生直接的影響,是應該大力關注的。所以,在新時期下,應該不斷地追求農村財務管理的加強和規范,使得原本的管理不足得到改善?;诖?,本文將以此為話題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和加強
前言:財務管理是農村經濟發展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與群眾利益是息息相關的。從最近幾年來,對于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地加強,成為農村發展中的關鍵的問題。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一些問題是依舊存在的,如人員素質不高、管理制度缺少嚴密性、缺失規范的監管體系等,是相關管理人員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應該不斷改善的。
一、農村財務管理的現存不足分析
(一)人員素質有待加強
農村地區在開展財務管理這項工作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工作內容是比較復雜的,對于人力資源的要求相對比較高[1]。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部分人員在開展該項工作時在工作方法和思路上依舊是比較陳舊的,在發展意識和開拓精神上是比較缺失的。此外,部分人員的專業能力是比較低的,在日常的崗位中常常會出現不結賬、漏賬混亂、記賬不夠規范等情況,這些都是在人員方面的問題,是應該在管理當中不斷進行改善的。
(二)管理制度不夠嚴密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部分農村地區在開展財務管理這項工作時,在管理制度方面是不夠嚴密的,在方方面面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和漏洞[2]。如,在資金方面都是由某些村干部進行自行管理的,在資金支配的過程中比較隨意,將村賬務逐漸地轉變成了家賬務。每年的結算次數比較低,平均一年中只有3—4次結算,這樣就會逐漸的出現一些理不清對應關系、長期積壓、收支交錯的情況。在這樣的模式下,財務管理這項工作在實際的開展中是非常混亂的,在制度建設上嚴重的缺少嚴密性,應該積極地進行改進。
(三)監管體制的缺乏
在最近幾年來,國家對于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這項工作也變得更加注重,并在此基礎上頒布了一些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等,這是在該項工作開展中應該積極落實和響應的。在這些法律法規當中,能使得監管體系在構建中變得更加健全。如,資金結算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民主理財制度等。但是,在當前,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在財務管理當中都很難落實好,在監管體制方面比較缺乏,應該不斷進行改善。
二、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和加強對策
(一)優化管理環境,清理債權債務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要想使得財務管理這項工作得到不斷地加強和規范,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環境的優化,使得一些債權和債務得到清理,讓財務管理這項工作朝著一個良好的方向上進行開展。例如,首先,應該不斷地完善好管理流程。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該不斷加強報賬的規范性、使用正確的票據、在入賬時應該及時、收據應該使用正確。其次,應該不斷地加強宣傳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讓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引起重視,使得農村整體的法律意識和觀念得到不斷地加強。最后,應該為財務管理的優化創造良好的前提。如對于一些滯留已久的壞賬、呆賬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處理和清理,避免在管理的過程中出現債務沉重的情況。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對賬目進行有效的分類等,讓一些債務得到合理性的化解,使得管理的環境得到不斷的完善和優化。
(二)完善規章制度,實現規范管理
在農村地區當中,要想保障財務管理這項工作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就一定要不斷地完善好規章制度,這樣才能使得管理在開展中變得更加有的放矢,讓管理成效得到顯著性的提升。例如,第一、應該對村級的制度進行完善,主要包含預算制度、決算制度、審批制度、審計制度、資金管理制度、固定管理制度等,并大力的運用崗位責任制和財務公開制,讓管理工作朝著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上不斷的發展。第二、應該對村級的財務管理進行完善。應該對賬簿、憑證、記賬、報表等進行統一。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做到人人專責,將責任落實在人頭上,使得管理在開展中變得更加透明化,保障責任得到落實。第三、應該不斷加大檢查力度。也就是在工作的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相關的人員應該對既定的規章制度進行遵守,應該落實好先收后支的相關策略等,對一些不良的現象進行堅決的抵制,使得一些不良的現象得到堅決的規避。
(三)強化人員素質,構建穩定隊伍
在開展財務管理這項工作的過程中,人資力量的加強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決定最終管理效果非常關鍵的因素[3]。所以,也應該不斷地對人員素質進行加強,讓管理工作在開展中更加具備保障性。例如,1.應該借助考試和培訓的方式在管理工作中加入新生的力量,應該真正的培養出有能力、年輕的人員參與到工作中,不斷地加強管理理念和方法、方式的創新。2.對于在職人員,也應該不斷地加強繼續教育、加大考核力度、實施好輪崗交流相關制度等。這些都能使得財會人員以及相關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得到不斷的加強,讓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更好地落實新的政策和法律,使得良好的成效得到不斷的展現。
(四)加強審計監督,及時解決問題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外,在審計制度這一方面上也應該不斷地進行完善,使得完善的審計制度得到構建,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保障。例如,應該加強制度建設,對各項工作起到約束性,將審計工作所具有的業務性和政策性不斷地展現出來。也應保障好審計人員在政策能力、業務水平、職業道德方面的提升,對投資情況、土地征占管理、資產增減進行審計,保障問題得到及時和有效的解決和改善。
結論:總之,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不斷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和規范財務管理這項工作是非常關鍵的,能使得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真正的改善。所以,在這其中,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不斷地展現自己的效用,應該優化管理環境、完善規章制度、強化人員素質、加強審計監督等,使得財務管理這項工作得到真正的加強和規范。
參考文獻:
[1]李新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36):29-30.
[2]胡一玲.關于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36):36-37.
[3]李振城.淺談財務管理實施的現狀問題與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9(36):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