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李繼才 焦佳琪
“小鮮肉”一次是近年來興起且比較火的一個詞,它主要是形容一些外貌白白嫩嫩,比較突出,年就紀又比較小,在各領域走紅,這類人我們稱之為“小鮮肉”。這一詞的出現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來娛樂圈涌入了很大一批新生力量,他們一般都具有白白嫩嫩外貌比較突出的特點,而且年齡相對又比較年輕。
當下這些小鮮肉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做練習生,在韓國學習唱歌跳舞和穿衣打扮,回國后以一種潮流小生的面貌參加選秀積攢一定人氣,然后簽約公司,在現在娛樂節目泛濫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獲得各種節目的上鏡機會以及一些商業演出的機會,逐漸爆紅;其次現在學生時代體裁的青春劇市場火爆,很多人通過出演一些青春劇瞬間爆紅,有人以前只是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或者是不知名的小模特,因為星探挖掘或者偶然試鏡獲得了青春劇的演出機會,陽光的形象和校服很容易俘獲人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比如胡一天、沈月等。最后就是近年來自媒體的興起,很多人通過各種平臺直播或者短視頻來表演自己不是很專業的唱歌跳舞而一夜爆紅成為小網紅,然后開始向娛樂圈逐步過渡。其實小鮮肉的詞性是一個中性詞,它沒有偏向于形容這類群體是好或者壞只是單純的用他們的特點來稱呼這一群體,但是隨著這一群體的不斷擴充,越來越多的“有臉低能”的人加入了小鮮肉這一群體,導致一段時間里一提起小鮮肉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靠臉吃飯”這四個字,所以人們對小鮮肉的印象也日漸低下。當下小鮮肉泛濫的現狀下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小鮮肉的出行標配就是粉絲和保鏢,蹲點拍照見怪不怪。很多人都難以理解這樣壯觀的情形竟然就是為了看一個小鮮肉一眼,可是這種情況就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這種非正常的狂熱狀態造成了社會治安問題,常有新聞說因為粉絲接機而造成機場內走動困難而引發乘客不滿情緒,甚至在商場逛街時遇到小鮮肉們應不應該讓路這種話題都成為微博熱搜引起討論,這不禁引發人們的擔憂,擔憂主要有二:
其一,小鮮肉們大都年紀輕輕,甚至有一部分并沒有很高的受教育水平,自身內涵和基本素養缺乏,甚至有的小鮮肉根本就沒有什么突出才能,唱歌跳舞也達不到專業歌手該有的水平,但是突出的樣貌和性格或者其他原因招攬和大批粉絲,那么這樣的人引領新的社會文化潮流真的合適嗎?而且小鮮肉們與粉絲的交流一般都是通過微博以及一些交流群和交流會,發布的消息一般都是一些廣告或者是一些日常瑣事,對于一些教育性的信息往往是比較少的,小鮮肉們做的事情一般都是引導人們消費沖業績而基本沒有發動大家樹立良好人生價值,奮發圖強的觀念,身處一個振臂高呼萬人追隨的地位卻只用來當做斂財出名的工具。
其二,我們看到的小鮮肉的狀態一般就是受人喜愛、收入豐厚、穿著個使用的東西皆是大牌,這特別容易給一個青少年造成一些不正確的職業認識,我曾經親耳聽到過一名小學生說,當明星就是好,有那么多人跟著,還開著好車。這種“名利雙收”的錯誤認知容易誤導孩子的選擇和追求,阻礙青少年的發展,我們經常可以在抖音和快手上看到一些小學初中的學生通過扮丑、化妝等各種方式博人眼球以求出名爆紅,更有學生學著開直播,矯揉造作的樣子已然失去了自己年紀該有的單純可愛,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在這種風尚的引導下會有更多的年輕人不思學習上進,只爭相模仿小鮮肉,想著如何一夜爆紅。
那人們的這種擔憂是否真的是完全有必要的?受眾是否是完全被動的接受這種信息受這種信息的牽制呢?
我們要知道小鮮肉的火爆其實是兩方面的促進,第一個方面就是小鮮肉本身,其實這也是最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方面,即要求小鮮肉要有一定的的能力抓住觀眾的眼球,首先是比較突出的能力,有的人說話的聲音也比較動人,唱歌會讓人感覺到溫暖,感覺到希望,就像抖音上有人只拍嘴巴通過唱歌就吸引了上萬粉絲,男星朱亞文說一句話就能引人尖叫,這都是一種吸引的能力,其次是性格人品,第二個就是公司的各種運營和操作,通過對小鮮肉的包裝使之外邊更加符合大眾審美,包裝人物賣人設等等,但是認真觀察這些小鮮肉的發展其實不難發現,小鮮肉們數量上確實很多,但是真的最后能成為明星、成為一個真的比較有名氣影響力大的人物實現轉型成功的其實還是比較少的,就像大多數人對小鮮肉的印象就是好像在哪見過,其實大部分人對小鮮肉一般都是懷著三分鐘熱度,覺得好看就關注一陣子,某一天可能因為他的一個視頻覺得他不好看了就不再關注了,所謂鐵打的觀眾流水的小鮮肉。
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對美的事物都有一種本能的喜愛和趨向性,這是一種正常的人性本能,而我們這個時代恰好又是一個科技進步網絡高速發展的狀態,所以說小鮮肉們憑借外貌和快速傳播的媒介引起人們的注意是一件很正常的情況,另外還有運營公司的包裝和刻意煽動造成一種某鮮肉很火的感覺,加深粉絲群體對某鮮肉的認可程度,延長人們的狂熱狀態,所以這種情況小鮮肉的火爆似乎是一種時代的必然,我們沒有辦法去關閉自媒體阻止小鮮肉們的出現,所以引導才是上上策。小鮮肉的火爆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爭議頗大,但是實際上,大部分人還是理智的,就像在解碼過程里,受眾并不是被動、消極的,并不是節目包裝人設就會讓水平一般的小鮮肉持續紅火,受眾對信息接受有一定的自主解讀能力,他們會根據小鮮肉的日常行為作風以及性格言談來判斷小鮮肉個人品行,來判斷這個小鮮肉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是否值得自己去喜歡追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夠持續保持熱度的小鮮肉大部分還是德才兼備的,其余的小鮮肉一般只是人們飯后的甜點而沒有成為人們的主食,大部分人還只是把小鮮肉作為一種休閑時的娛樂談資而已,沒有直接影響到大家正常的日常生活,所以我們可以對小鮮肉市場進行規范,將小鮮肉同先進正當的世界觀價值觀結合起來,當我們讓小鮮肉的火爆成為宣傳良好價值觀的媒介時,小鮮肉的火爆也就沒有讓人感到如此擔憂了。
最后小鮮肉也是一個知名影星從幼稚到成熟的必經階段,我們現在看到的小鮮肉也正是很久之前的周潤發和劉德華,只要我們能包容他們的成長,并且合理引導,多多發展內容性小鮮肉也不失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