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一.產生背景
楊家埠木版年畫是一種流傳于山東省濰坊市楊家埠的傳統民間版畫,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并稱中國木刻版畫三大產地,2006年5月20日,楊家埠木版年畫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楊家埠生產木版年畫,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對于它的起源大概有兩種說法,一是明朝末年一位料衣太監回楊家埠省親,從皇宮帶回一幅形象生動的彩繪門神,鄉親們非常喜愛。當時有個會畫善刻的人,巧妙地把這對門神刻版印刷,使鄉親們也貼上了皇宮的門神像,此后木版年畫便逐漸盛行。
還有一說,楊氏家族在明朝洪武年間從四川省梓潼縣遷來,定居楊家埠之后,仍操祖傳手藝,世代留傳,在漫長的生活過程中,順應山東的風土人情、生活需要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并且不斷改進、開拓和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年畫產地之一。
據史料記載,楊家埠木版年畫在明代嘉靖年間已有生產,到清代的乾隆年間已相當發達,當時“畫種過千、作坊百家”,“家家能點染、戶戶繪丹青”。在清咸豐年間,楊家埠年畫業達到空前興盛的地步。這時僅楊家埠一村一年就用幾百件紙,再加上楊家埠附近的外村,每年總計印刷用紙,要在一千件以上,楊家埠年畫此后越銷越遠,從膠東半島到沂蒙山區及山西、河北、蘇北、東北等地,后來又遠銷日本和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藝術特色及其作用
楊家埠木版年畫鄉土氣息濃厚,制作工藝別具特色,它有制作方法簡便,工藝精湛,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特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每年春節年畫題材都會更換一次,許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現之后,馬上就能夠在年畫中反映出來,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楊家埠木版年畫還間接地記錄下了中國民居和民間社會生活的情況,對于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楊家埠木版年畫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民族特色,主要內容包括6大類,即過新年、結婚、農忙等風俗類,年年發財、金魚滿堂等大吉大利類,門神、財神、壽星、灶王等招福辟邪類,包公上任、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傳說典故類,打拳賣藝、升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三陽開泰、開市大雞、四季花鳥等瑞獸祥禽花卉風景類。年畫造型夸張、形象樸實,構圖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艷明快,形式多樣、裝飾性強,突出了“年”的特點,作用之一就是表達人們除舊迎新、吉祥如意的心愿,通過年畫人們不用花幾個錢就能把農舍打扮的紅紅綠綠、鮮艷奪目,一進院門兒,就給人一種萬象更新、年味十足的感覺。作用之二則是加強了裝飾新年環境的作用。 楊家埠木版年畫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發展起來的大眾化的民間藝術,其題材內容極為廣泛,有勞動生產、美好的家庭生活、子孫昌盛、所以作用之三就是祈求好運、圖吉利。除此外還有一些四季花草和富有除暴安良意義的歷史故事,作用之四表示記錄歷史同時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說她“巧畫士農工商,妙繪財神菩薩,盡收天下大事,兼圖里巷所聞,不分南北風情,也畫古今逸事”一點也不過分。它的每一幅畫都是一則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它源于生活而又不照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創造《招財進寶》、《六路生財》等優秀作品是扎根于群眾之中的一朵農民藝術的奇葩。
三.現狀
其實楊家埠木板年畫的發展前景并不是很樂觀。記者曾采訪楊家埠木板年畫的傳承人之一楊勝軍,他表示現在年畫整個行業在走下坡路,市場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全國生產年畫的地方很多,但是有收益的不多。現在年畫已經改變了表現的形式,基本上不再張貼在門口以及墻面上,多數是將其裝訂成冊,或者進行裝裱,作為禮物饋贈給親戚朋友,實用性大大降低,從而轉變成為一種藝術品。這樣價格會上升,但使用數量在逐漸減少,所以流通狀況并不是很好。直到現在,木版年畫這個行業真正做起來的沒有幾家,先前做起來的就做起來了,因為當時投資少,現在投資已經很大,很難有收益。年畫看著很簡單,但就是這么一張紙,前期工作的造價非常大,通體都在三千元以上,所以成本非常高。隨著時代的發展,印刷技術的進步,機器印刷年畫開始成為年畫市場的重要力量,楊家埠木版年畫面臨著工業化的挑戰。楊勝軍對我們說,現在看到的年畫絕大多數都是機器生產的,辨別的方法就是拿起買的年畫,聞聞有沒有一股油墨味。“年畫雖是寶,但是無法養家糊口”。對于現狀,傳承人們顯得很無奈。有人憑著一腔熱愛從事年畫行業,但直到現在也收益無幾,這里面的現實因素很多。
四.保護措施
(一)創設“楊家埠木版年畫版權保護協會”。把楊家埠木版年畫民間藝人、生產經營者、專家學者及研究人員、版權維權人生、司法工作者共同組織起來,交流信息、創新技藝、維護權益、繁榮發展。
(二)申請設立木版年畫出版社。由于沒有出版發行權,楊家埠木版年畫大多以低檔次自制的合訂本形式,擺在畫店銷售,不能擺進正規書店。所以積極爭取上級文管部門支持,申請設立楊家埠木版年畫出版社很重要,這有利于推楊家埠木版年畫走出畫店,擺進書店,走向世界。
(三)創建楊家埠木版年畫綜合網站。互聯網是傳統媒體可望不可及的。作為木版年畫,在互聯網建立網站,讓更多人了解木版年畫,了解木版年畫的創作,能夠使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公眾知名度進一步的提升。
(四)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建議設立專項基金,進而增效創收,帶動農村文化產業發展,以多種方式進行木版年畫傳統技藝的交流、研究、傳授、傳承和培訓。
(五)定期舉辦木版年畫設計創作大賽。舉辦年畫設計創作大賽, 發掘更多的民間智慧和調動更大的社會力量, 給木版年畫注入新鮮血液,讓木版年畫推陳出新。
(六)加強版權保護,促進楊家埠木版年畫的發展。加大版權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提高木版年畫保護的版權意識。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提高木版年畫創作者的版權法律意識,建立誠信年畫創作、提高年畫創新競爭力,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七)加強版權行政管理隊伍建設,促進木版年畫版權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