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丹
摘要:目的 對呼吸內科出院患者護理不滿意因素及護理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方法 以我院近一年收治的呼吸內科病人380人為統計樣本,進行出院調查,分析患者對呼吸內科護理的不滿意原因。結果 目的呼吸內科出院患者護理不滿意因素 探究呼吸內科患者出院后對護理的不滿意因素。結果 病人對呼吸內科護理總滿意率較高(92%),對病房衛生、費用管理、陪檢服務等滿意率較低(80%-87%),對入院宣教、護理技術、護理態度等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 93%-97%%。結論 護理工作中,要對患者滿意程度較低的護理項目入手,提高護理工作的工作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呼吸內科;出院患者;護理;不滿意;因素
優質的護理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對醫院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價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接受者,能夠更加直觀的感覺到護理工作中的缺點和優點。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評價了解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從而對護理工作做出改進,讓呼吸內科的護理工作更加科學嚴謹。本次研究通過電話回訪的方式對 380 例出院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的不滿意因素,尋求提高護理內科護理質量的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數據。
以近一年在我院呼吸內科 380 例出院患者為實驗對象進行電話回訪。所有患者的精神正常,意識清醒,在呼吸內科治療后病情得到了一定的好轉,在這些患者出院的一個月之內對這些患者進行電話回訪。在這些患者中男 193 例,女 187 例,患者的年齡在 24-78 歲,患者的住院天數在 3-31 d,平均 13.4 d。
1.2 方法。在患者出院的一個月之內根據患者所留信息由患者的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根據呼吸內科的護理制度制作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對護理人員護理技術、護理態度、術前宣教、費用管理等護理工作的調查。每個題目設置很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在進行調查時,由護士提問患者回答。在對患者記性電話回訪時,有 12 名患者拒絕接受調查,有 4 名患者號碼為空號、有 16 名患者未接通電話,共 32 名患者未接受本次調查。
1.3 評價指標。根據調查問卷的反饋情況尋找患者對護理工作中的不滿意因素,并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 SPSS 21.0 的統計學方法進行數據分析,用 t 進行組間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 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的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以下幾項:①是否對護士進行的入院宣教的滿意?②當你需要,護理人員能否及時為你服務?③是否對護士的護理工作和專業素質滿意?④對陪檢服務是否滿意?⑤是否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滿意?⑥病房能否做到整潔衛生?⑦護理人員是否對您的治療情況關心,是否會提醒你吃藥?⑧護士能否對醫院的收費制度解釋清楚,在你有需要時護士是否能清楚解釋?⑨護士能否做到定時巡房?⑩對本次護理服務的總體評價是什么?通過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發現,患者對入院宣教、護理技術、護理態度等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 93%-97%;對費用管理、陪檢服務、病房衛生等護理工作的滿意率較低,滿意率為 80%-87%,患者對本科室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是 92%,滿意率較高。所以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我們要對患者不滿意的部分進行改進,在對患者進行陪檢時,護理人員要提前根據患者的需求提前為患者預約陪檢時間,防止出現檢查項沖突的情況,防止患者的等待時間過長,盡快完成檢查項目送患者回病房;要定時打掃病房,建立無菌病房;在對患者進行費用管理時,應該為患者解釋每項費用的收取制度,做到公開透明在對患者進行解釋時要有耐心,不能表現出急躁、不耐煩等不良態度,讓患者更加信任護理人員,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3 討論
在本次試驗中,我們調查了患者對護理工作中不滿意的因素,并根據不滿意因素積極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護理內科護理工作的工作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針對本次調查的調查結果,我們應該進行如下改進:①加強醫護人員的護理意識,讓醫護人員主動對患者進行護理,在護理時要保持熱情的態度,當患者有問題需要醫護人員解答時要耐心細致的進行回答,增加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溝通。②當護理人員需要帶領患者進行檢查時,應該提前做好規劃,不能出現遲到或檢查項目沖突的情況,如果該檢查需要空腹進行,應該提前提醒患者注意,讓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身體檢查,提高護理效率。③保持病房內的清潔衛生,定期開窗通風改善病房設施,及時更換患者的被褥,保持患者的床鋪干凈。呼吸內科的重癥患者種類較多,包括肺栓塞、重癥肺炎等,重癥肺炎患者病情嚴重,多數患者為老年人,患者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礎疾病種類較多,易并發膿毒血癥、全身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多種并發癥,可導致患者呼吸困難進一步加重,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并發癥的發生是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重癥患者住院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治療同時給予患者有效護理,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舒適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此外,還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效果顯著。 研究顯示,呼吸內科的重癥患者長期臥床,排痰不暢,且合并呼吸困難,咳嗽反射減弱,氣道內分泌物排除受限,殘留內分泌物增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窒息或血氧飽和度快速下降。此外,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恐懼、焦慮情緒,通過講解治療成功案例、耐心傾聽患者訴求、詳細解答患者疑問、囑家屬關注患者并配合疏導不良心理等,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讓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 環境護理可提高患者舒適度,定期病房消毒可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飲食護理可保證患者充足營養;藥物護理提高患者科學合理用藥率和規律服藥率,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本次調查以提高呼吸內科護理工作的護理效率和護理滿意率為目標,通過電話回訪的方式調查患者對護理內科護理的不滿意因素并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呼吸內科的護理效果,加強患者對呼吸內科護理的滿意程度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
參考文獻:
[1]吳安琪,姚飛娟 .呼吸內科住院病人護理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8):41-44.
[2]戴敏 .呼吸內科護理存在的風險因素分析 [J].健康導報:醫學版,2015(7):166-166.
[3]楊思文 .呼吸科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因素與管理對策 [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