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燕
摘要:《指南》指出:“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工具,語言的發展關系著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幼兒的語言學習與發展非常重要。幼兒語言的發展更是貫穿于各個領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期是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語言的關鍵時期,我們老師要抓住這一關鍵期,多措并舉,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語言;助推;發展;幼兒;優化
《指南》指出:“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工具,語言的發展關系著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兒的語言學習與發展非常重要。幼兒期是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語言的關鍵時期,我們老師要抓住這一關鍵期,多措并舉,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一、創設適宜的物質環境,營造幼兒主動對話交流的氛圍
環境是孩子一日活動中親密的伙伴,我們要合理開發利用好幼兒園的每一處地方,創設適宜的物質環境,營造幼兒主動對話交流的氛圍,從而助推幼兒語言的發展。
1.創設適宜的廊道環境,助推幼兒語言的發展
幼兒園的走廊,根基幼兒的年齡段特點區設計樓層的墻壁,在墻面上可以設計色彩鮮艷且畫面感強的童話作品或繪本圖片,孩子看到那么精彩的好看的圖片,就會留意觀看,就會有想說的欲望,他們會自己的父母說一說這些圖片所表達的意思,也會和小伙伴一起談論圖片內容,慢慢的從一個字兩個字到一句話再到一段話,相信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不知不覺得到發展。
2.教室是幼兒每天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我們必須著重利用好教室里的每一個空間,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如,《我媽媽》的故事,在主題墻上粘貼出媽媽的各種各樣的形象,媽媽的職業,媽媽的外形,媽媽的愛好,媽媽的性格等等。根據圖片提供,孩子就可以更加現象的說出媽媽的樣子,在墻面上還可以呈現孩子和媽媽的不同場景,及提供角色游戲室的道具,幼兒就結合生活經驗及圖片提示講述或表演故事。到了中班的孩子就可以更加生動的去一起策劃表演內容了,這樣,幼兒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二、創設適宜的區域空間,助推幼兒語言的發展
1.社會性區域活動的創設。"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處于隱性地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都需運用語言。所以我們注重為幼兒提供較好的、對幼兒有較大吸引力的區域材料,讓幼兒在自主選擇、自主操作、自由探索中獲得發展,區域活動的開放性和自主性給了幼兒提供了一個沒有壓力的、輕松愉快的語言運用和語言創造的空間,彌補了正規性語言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打破了各領域的界限,、在合作、交流、操作過程相應的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從而也助推了語言的發展。社會性區域活動中的幼兒在一個虛擬的小型“社會”里進行買賣、看病、理發等游戲,幼兒就要運用語言的交流,和同伴溝通、交流。到了大班幼兒和幼兒之間就有了更多的表達機會,他們會一起商量、一起制定玩法、規則等,幼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去完善自己的表達能力。
2.創設閱讀區,提供講述空間。可以區域布置在午睡室比較安靜的地方,同時提供適合幼兒年齡特征和興趣的書籍,再投入復讀機,耳麥等,幼兒可以將看過的故事書、繪本等進行講述,并錄下來,增加幼兒的興趣。在墻面上可以呈現故事內容,這樣,不止幼兒對故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語言能力也得到有效發展。
三、抓住一日活動中的教育契機,助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1.重視個別兒童,利用好個別談話時間。都說世界上永遠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而孩子也是一樣。《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由此,我們就可以通過個別談話,老師耐心的去引導、鼓勵幼兒,讓他們放松心情,慢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利用早上的晨間接待,這時幼兒來的不多,教師可以和幼兒進行個別談話,聊一聊自己喜歡的動畫片,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玩具等,在午餐結束后,詢問孩子是否喜歡今天的菜,說說今天的菜有什么營養?你知道菜是怎么哪里來的?利用多種方式去鼓勵幼兒多說。
2.利用集體教學活動。在集體教學活動環節中,幼兒與教師互動最多的環節,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盡量讓幼兒多說,鼓勵幼兒針對一個問題可以多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如語言活動課《如果我能飛》教師利先出示一對翅膀,引導幼兒說一說這對翅膀你們覺得是誰的?如果你擁有了這對翅膀你會怎么樣?如果你能飛,你想飛到哪里去?并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鼓勵幼兒能夠大膽想象,積極表述“如果我能飛,我要飛到那里去,變成什么”的美好愿望。大班幼兒就會比較完整的進行講述。而對于表達能力弱的幼兒,教師更要關注,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對于表達不是很完整或很清晰的,我們老師不要急于去糾正,而是給幼兒一定的時間;在創編環節,教師更是關注低層次的幼兒,鼓勵他們能說,雖然用簡單的句子說,但能夠大膽的表達出來就是一種進步。如在科學課上,老師可以通過集體或個人或小組形式讓幼兒先觀察實踐,再請幼兒分享自己的實驗步驟方法等,幼兒就會對自己的成果樂意去分享。這樣的集體教學,幼兒有思維的參與,不僅教學目標高效達成,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四、家園互動助推幼兒語言發展進步的水平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是孩子溫暖的、最安心的、最放的開的、最親近的港灣。家長的表達能力及說話水平是直接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作為家長與孩子相處時;應盡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利用親子互動時間,激發幼兒說的愿望。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家長帶孩子去圖書館、帶上幾本書去安靜的室外,一起和孩子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公園、大街、超市、餐飲店等等,充分利用孩子對周圍感興趣的一切事物,在玩耍交流的過程中讓幼兒認識事物,并鼓勵幼兒勇于交談。這樣的親子互動時間,不僅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而且孩子與家長的輕松交流中表現出想說的欲望。
2.耐心傾聽。首先在于孩子交流過程中,家長要放下手頭工作,放慢腳步跟著孩子的思維,耐心的聽孩子說,在孩子說話的過程中,我們就是一個傾聽者,不輕易打斷他們的講話。在孩子的與我們交談的過程中,我也要表現出我們很愿意傾聽、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你說的很棒等語言或動作的鼓勵,孩子接收到家長的回應后,會更加的自信。
總之,學前階段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也是語言表能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我們要牢牢抓住幼兒發展的關鍵期,多措并舉,不斷的引導幼兒去說,鼓勵幼兒大膽的去表達,不放棄,相信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
[2]學前教育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3]《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兢
[4]沈心燕.幼兒教育——讓幼兒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和發展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