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煒


摘要:戶外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認知和發展;可以幫助幼兒養成積極的情緒和情感;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它是發展幼兒健康心理、培養幼兒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徑;也是幼兒身體發育的重要保證;對于幼兒園的幼兒來說,戶外游戲無疑是貼近大自然的一個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將課程融入到戶外游戲中去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從教室走向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戶外活動;體能區
(一)對戰與對智
一、活動的由來
最近班上的孩子迷上了對抗類游戲,尤其是在自主游戲時間內很多男兒會相互著追趕嬉鬧,并不時用手指比劃成“手槍”相互射擊。可是苦于沒有真正的CS場地讓大家來“一展身手”。“老師,我們想玩打仗的游戲可以嗎?”“可以的呀,不過你們要注意安全”“嗯,可是我們在哪里玩呢?”我把孩子們帶到了戶外的環保玩樂區。“看,這就是你們的陣地,你們看這些小箱子、輪胎、塑料管、小麻袋.....其實都可以利用起來對不對?”。聽了我的提示,孩子們好像眼前一亮,紛紛行動起來進行“備戰”。一場激烈又有趣CS對戰拉開了帷幕。
二、活動脈絡
三、活動過程
CS對戰第一步:場景準備
教師將幼兒平均分成兩組,并指定陣地、麻袋數量和PVC武器種類,陣地的造型設計由幼兒自己決定。
凱凱:我要把陣地設計的很高、很結實,我們可以站著在邊上觀察敵人,這樣不容易累,也舒服。
吉吉:我要在麻袋墻上設計一個小窗戶,如果敵人來偷襲我們,我可以早早知道,早做準備。
飛飛:PVC管就是我們的槍,可惜不能打子彈,我們可以用嘴發聲,這樣好玩!噠噠噠噠噠噠噠,這是我的超人機槍。
CS對戰第二步:模擬戰斗
幼兒角色分類:觀察員、指揮員、投擲手、彈藥運輸員
觀察員:敵人在前方10米處,報告完畢!
指揮員:準備彈藥,進行投擲!
投擲手:我已經準備好泡沫手榴彈,等候命令,隨時投擲!
CS對戰第三步:戰后總結
CS對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無法直接射擊、音響效果也沒有等。因此,如何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改善CS對戰游戲、提升趣味性就成為當務之急。
吉吉:我看到那邊有一根粗粗的管子,我們可以把它改裝成大炮,把炮彈直接打到敵人陣地,就不用投擲手費勁扔了。
凱凱:那炮彈怎樣才能夠打出去啊?又不是真的。怎么打啊,又沒有火藥?
四、收獲感悟
在對材料和場地的運用中,幼兒運用了比較豐富的材料,也充分利用了場地、空間的環境,布置了比較豐富的內容,幼兒自由選擇玩什么,自己決定怎么玩,自由設計玩法,體驗成功的快樂與自信。一張竹梯,有的孩子當成了獨木橋,有的孩子鉆成了“連環山洞”,也有的孩子與輪胎組合變成了蹺蹺板。一堆沙袋,可以砌成戰壕。教師可以利用當天拍攝的照片與幼兒一起分享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學會探究,進一步了解幼兒的興趣點,豐富游戲情節。
可以說每一次游戲,孩子們的體會和收獲都各不相同。游戲結束時,有的幼兒滿足、有的幼兒盡興,有的幼兒遺憾,有的幼兒意猶未盡等等,這些都可以是幼兒分享的內容。那游戲結束后的評價活動,就可以成為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分享快樂的過程。此時,老師蹲下來,做個認真的“聽眾”是最明智的選擇。在觀察傾聽的基礎上,觀察和捕捉孩子們“七嘴八舌”中有價值的經驗,適時進行引導和提升,在賞識鼓勵的同時,為孩子的進一步高質量、高水平的游戲指明方向。最后在整理的環節,請孩子們和教師共同進行物品的整理,也體現出了很好的互相合作。
(二)面棍的“七十二變”
一、活動的由來
春天悄悄來臨,在溫暖的日子里,孩子們越來越喜歡玩一些戶外游戲。可是司空見過的戶外游戲器材讓孩子的游戲熱情有所“消磨”。一天上午,孩子們驚喜地發現,戶外活動區域中來了新成員“面棍” ——他們身材柔軟、質量輕盈,顏色鮮艷。“它們是做什么用的?”孩子們好奇地問我。“嗯,它們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會七十二變哦,小朋友,你們看” 說著我就示范起了面棍的使用方法,孩子們們看得入神。“小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利用這些面棍,讓它為你們的游戲幫忙吧”。孩子們聽完躍躍欲試,于是別開生面的面棍游戲開始了。
二、活動脈絡
三、活動過程
面棍游戲第一步:游戲準備階段
在教師的引領下,師生一起動手用游戲材料設計自己喜愛的造型。
萌萌:老師,我喜歡圓圈,我就負責做圓圈吧!我做的圓圈有單個的、雙的,還有三個連在一起的,在這樣的圓圈上跳來跳去很好玩!
豆豆:老師,我也喜歡圓圈,不過我經常讓圓圈在地上滾來滾去,有時候圓圈能夠滾出去好幾十米,特別遠!也特別好玩!
面棍游戲第二步:游戲實施階段
教師組織幼兒按照具有一定造型的面棍材料設計游戲場景,如連環跳圈、時光隧道、叢林冒險、車輪滾滾、定點投擲等,讓幼兒按照個人喜好自主游戲。
凱凱:老師,我喜歡連環跳圈,我能像小猴子一樣蹦來蹦去,特別好玩!
萌萌:我喜歡時光隧道,尤其是小隧道,我可以在里面向前爬,能夠爬得像小松鼠一樣快,他們誰也追不上我!
面棍游戲第三步:游戲創新階段
教師提前準備好的,不一定就是幼兒最喜愛的。因此,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傾聽幼兒的切身體驗和個人暢想,才能夠在將來設計出最有創造力的面棍游戲,滿足幼兒個性化的娛樂需求。
豆豆:我喜歡連環跳,要是將圓圈拼成一個特別大的熊二造型或鋼鐵俠圖案,我會更喜歡在上面跳的。
萌萌:我要拿著圓圈去滑梯那里玩,在滑梯上向下滾圓圈,一定會滾出老遠老遠的。
四、收獲感悟
幼兒與大自然有著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讓幼兒的游戲走向大自然,乃是順應他們的天性。體能區的設置,有效利用園內的環境與自然的元素,與幼兒日常生活的環境有效互動,活動區域開闊、活動空間寬敞,讓幼兒置身于自然真實的情境中,從而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從室內走向室外,與自然對話,與幼兒的生活接軌,真正體現了“幼兒的學習不在成人主宰的課堂里進行,而是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展開”的理念。
以體能區為例,面棍游戲具有材料簡單、造型多變、自由搭配而且造價低廉、經濟耐用、安全性高等優點,我們請幼兒參與游戲的準備、設計和創新,通過實踐,我們感受到從室內走向室外、從小空間走向大自然、從封閉走向更開放的戶外游戲,幼兒的游戲水平和綜合能力不斷提高。我們堅持給予幼兒“最少的干預,最多的觀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點撥”,努力讓戶外游戲真正為幼兒的成長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讓幼兒個性和創造力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面棍游戲中得以展現,真正實現幼兒的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