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當代陶瓷藝術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間進行有效的結合,才創造出現有的陶瓷文化。另外,它們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為陶瓷文化的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通過講述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當代陶瓷藝術設計的關系,進而對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當代陶瓷藝術設計之間進行相應的梳理。
關鍵詞:色彩;視覺美感;陶瓷藝術
色彩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能夠對人的情感、意識等方面進行表達,同時對藝術設計的功能性和審美裝飾性產生重要的影響。陶瓷藝術作為審美性和功能性結合的產物,對視覺美感有著深刻的追求。因此,通過對陶瓷材料色彩視覺美感的分析,能夠不斷挖掘“新材料色彩”,從而為陶瓷藝術的設計發展產生推動作用,有關陶瓷藝術設計者要予以足夠的重視。本章針對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當代陶瓷藝術設計的關系展開了具體的研究。
一、現代陶瓷藝術的涵義與分析
(一)陶瓷藝術的基本涵義
雖然現代陶瓷制作藝術已經深深烙印在現在的陶瓷制作方法上,但是作為傳統的陶瓷生產大國,中國的傳統陶瓷藝術可謂是巧奪天工,令人驚嘆其制作及產出精美瓷器的作品。所謂藝術,是具有靈魂的、思想的,陶瓷藝術家在進行陶瓷的制作時,主要是以陶瓷藝術與色彩的視覺美感來表達出陶瓷藝術家的思想主題,但色彩的視覺美感又不能決定陶瓷藝術本身,陶瓷藝術的文化、思想只有在色彩的視覺美感得到高效的運用,才能使陶瓷藝術的文化及思想得到很好的表達。例如,單種色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多種顏料,無法充分表達出具有任何意義的事物,但是,藝術家將這些顏料進行有效的組合,并對某種物象進行繪制,與陶瓷造型進行相結合,能夠表現出陶瓷的藝術。又比如,在陶瓷上隨意將青花料進行涂抹,雖然已然將陶瓷作品做得非常好,但是所繪制的圖案的思想主題沒有得到表現,同時也未與陶瓷造型進行結合,即便將陶瓷燒成后,也不能算是一件陶瓷藝術作品。
(二)陶瓷藝術的分析
陶瓷藝術是陶瓷藝術家在陶瓷的器體上進行相應的繪制而形成的陶瓷藝術作品,進而能夠達到某種目的。陶瓷藝術家通過在陶瓷器的坯體上展開藝術處理,從而使得陶瓷成品能夠實現其藝術價值,以及表現出陶瓷藝術家的藝術修養。陶瓷藝術與色彩的視覺美感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只有兩者兼和才能創造出藝術作品。陶瓷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主要是為了能夠充分將陶瓷制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表達的一種形式。藝術是陶瓷作品的核心,是根據人的藝術思想進行的陶瓷制作。
二、色彩的視覺美感與陶瓷藝術辯證關系
陶瓷藝術需要根據一定的科學性、規律性開展,人的技術水平以及科技條件制約著陶瓷藝術的發展,但藝術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是開放性的、自由性的,能夠進行隨意性的發揮。色彩的視覺美感與陶瓷藝術之間即具有相對獨立性,同時又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為陶瓷文化的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陶瓷藝術中工藝色彩的特殊性
工藝色彩是陶瓷藝術的基礎,這里的工藝色彩指的是瓷胎和瓷質的顏色、光澤、色彩的搭配與運用等。陶瓷藝術家需要對不同的工藝色彩體現在與其相符的地方,才能將其色彩的優點得到充分的發揮。如若陶瓷藝術家對工藝色彩的性能與運用不熟悉,將會難以創造出優秀的陶藝作品。因此,陶瓷藝術家需要對工藝色彩的運用與性能充分掌握,并且在展開藝術創作時,懂得如何善于利用工藝色彩,進而使色彩的視覺美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二)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現代陶瓷藝術設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陶瓷藝術與色彩的視覺美感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兩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陶瓷藝術與色彩的視覺美感之間能夠展開有效的結合,才能使陶藝設計得到提高。進行陶瓷作品的制作通常需要進行成型、修坯、裝飾、施釉、燒制等工藝步驟,每一個步驟的開展,都為藝術提供了技術“養料”和“條件”。例如,只有充分提高了修坯的技術,才能制作出薄如蟬翼的胎瓷;只有充分提高了雕塑的技術,才能使得陶瓷能夠更加逼真、更加精致;只有燒成技術得到有效的改進,才使得陶瓷的色彩得到更好的體現,美化陶瓷的整體效果;裝飾技術上得到了創新,才有了釉上的粉彩、新彩,釉中彩和釉下彩,裝飾手段的提高,為陶瓷作品帶來精美絕倫、精致美妙的藝術效果。由此可見,在進行陶瓷制作時,每一個步驟都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色彩的視覺美感與陶瓷藝術之間的開展,色彩的視覺美感能夠陶瓷藝術帶來另一番天地,而藝術則需要通過色彩的視覺美感來實現,所以說,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現代陶瓷藝術設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三、結論
綜上所述,藝術是屬于開放性的、自由的,陶瓷制作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思想進行陶瓷制作。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現代陶瓷藝術設計之間都具有一定的特點,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兩者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無法割舍的。陶瓷藝術主要是通過精神層面進行體現,而色彩的視覺美感則是通過陶瓷作品的色彩程度等方面來體現的。色彩的視覺美感是陶瓷藝術的重要途徑,同時,色彩的視覺美感又服務于陶瓷藝術,所以色彩的視覺美感與陶瓷藝術在陶瓷文化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岳星.色彩的視覺美感與陶瓷藝術設計[J].美與時代(上),2018,(01):76-78.
[2] 王赟.分析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當代陶瓷藝術設計[J].戲劇之家,2017,(03):182.
[3]劉寶靜,王丹.高職院校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問題與對策——以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5,(01):52-53.
作者簡介:顏慶林,男,出生1981年08月,籍貫:中國,單位:福建省德化縣富盛洪陶瓷廠,職稱: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技師,職務:藝術設計總監,學歷:大專,研究方向:陶瓷藝術設計、陶瓷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