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秋 吳淑媛 李愛京

露水更重,浸染寒霜。然而記者初見張靜秋老師之時,卻如沐春風。這是怎樣一種別樣的體驗與情感,親切的微笑和問候,讓人不自覺放慢了腳步。
也有人會詢問張老師,你怎么總能保持微笑呢?那么瘦小的身軀哪里來得那么大的能量?為啥你的字典里看不到“困難”?諸如此類的問題,張老師的回答仍是微笑。在她的心中,始終有愛。因為“愛”,困難自動讓了路,因為“愛”,問題也迎刃而解,萬事離不開她對學生濃濃的“愛”。
施以春之愛 收獲別樣芳
張靜秋從踏上講臺那一天,至今已經度過了25個春秋,這漫漫的25年,她對教師這一職業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教師的工作要講究良心,單純以時間去度量這份工作難免會有失公允,學生在教師心中意味著責任和希望,而非時間與金錢。關注一個學生不能僅僅針對單獨個體,還要從其成長的家庭和環境入手;提高成績也不能僅僅考慮學習情況,更要關心身心和精神狀況等。由此,一個將學生放進心里,時刻為學生思慮周全的張靜秋躍然生動,她不僅將愛給予了每個學生,更在教育崗位上時刻勤勉。
張老師有次執教了一個問題班級,一個姓湯的同學不僅成績差,還不合群,其他老師都不愿和他相處。張老師并沒有排斥,先在私下里對他的家庭進行暗訪。后來得知,他自小就沒有母親的陪伴,唯一的父親也剛剛離世。不幸的身世使得張老師倍感心疼,她用自己的關愛溫暖了小湯。寒冬時節,張老師為他織一副暖心的手套;生日時,為他手寫飽含祝愿的卡片;勞動時,送上甜甜的糖果……潤物細無聲中,小湯走出了陰影,成績一路拔高,人也更加開朗陽光。張老師擔心他過去學習底子薄,每周末都給他單獨補課,還給他做些好吃的。慢慢地,小湯不僅成績提高一大截,也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張老師的付出也收獲了滿滿的感恩,小湯在畢業卡片中向張老師表達了最崇高的敬意。付出和回報是相對應的。張老師對每位學生真摯的情感也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孩子們也如老師一般,能夠發現他人的閃光點,以愛心與人相處。
有一次張老師不小心腳掌骨折了,她擔心學生學習受到影響,三個月時間堅持用拐杖輔助上課,甚至因為上洗手間不方便而一天都寧可口渴也堅持不喝水。學生們對她的這種做法十分感動,幾個女同學主動負責幫助張老師上洗手間,張老師也因此向她們表達感動和愧疚,她們卻認為對比老師的付出,她們的努力微不足道。之后每每提起這件事,張老師都十分感動,眼睛飽含淚水,她對學生的幫助深深震撼了,也欣喜于學生們長大懂事了。在人生的旅程中,小學是最初始的時期,要讓這些學生們懂得如何去愛,心中有大我,有他人,這樣才無愧于成長。
張老師有個可愛的女兒,但很少能關照到。女兒幼兒園三年時間,張靜秋缺席了所有的開放日活動。女兒甚至懷疑媽媽更愛自己的學生,而不是自己。為此,張靜秋內心尤為愧疚,她覺得女兒和學生們如同自己的十個手指頭,十指連心,每個都同樣重要。在張靜秋的心里,她覺得自己尤其愧對女兒,然而想到自己全身心熱愛的教育事業,她的心是充實而飽滿的。
杏壇花枝俏 天心月正圓
張靜秋執教多年,也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和獎勵,現如今她不僅是天津市數學學科的帶頭人、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學員,還榮獲全國小學數學觀摩課的一等獎、天津市數學創新教育展示課的一等獎、雙優課一等獎等等,她的課堂不管新課亦或者復習課,不管試卷解析或者作業點評,甚至休息時對學生的叮囑,都吸引了眾多青年教師駐足來學習從教經驗。張靜秋也來者不拒,對他們的求教真誠給予款待。長此以往,張靜秋執教的岳陽道小學里,隨時都有人去旁聽她的課。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張靜秋不僅重視個人素質的提升,還很關注數學教師團隊的建設,幫助更多青年教師得以發展,將更多教師自我價值的發揮當做自己的責任。
2014年,張靜秋在上海進修,恰逢本校教師要到區里進行教研大比武,她立刻與學校取得聯系并參與比賽。白天才加培訓,晚上返回住處就立刻和其他比賽教師共同攻克難題。她甚至9小時投入備戰狀態,不吃不喝,以電話來溝通,以微信來共享課件設計。盡管兩地相隔1400公里,這場教研比賽卻溫暖感人,甚至青年教師將這段經歷改編成漫畫在朋友圈傳遞,一度受到廣泛認可。
到了其他青年教師到上海進修,為了攻克全國電子白板課大賽,他們又隔空向張老師求教,張靜秋再次發揮所長,幫助4位教師獲得了一、二等獎。
最近幾年時間,張靜秋帶領的數學組成為和平區的優秀學科組,全國的教學比賽中多位青年教師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天津市雙優課比賽連續四年的冠軍,另有多位教師獲得全國微課和電子白板比賽的獎項,張令強作為“90后”教師代表更是在全國信息化教學比賽中連續五年奪冠。
2017年4月,每年一度的天津市雙優課評比又將到來,7位岳陽道小學教師獲得第九屆比賽的決賽資質。張靜秋此時以教學副校長的身份對決賽隊員進行督戰、鼓勵,同時也兼職數學學科帶頭人的職責。為了取得好成績,她日以繼夜地與每位參賽隊員共同討論最佳教學方案、反復試講,積極協助隊友們交流意見,克服難題。其中一位教師擔心自己的年齡給隊伍拖后腿,心理壓力特別大,唯恐自己無法為學校取得榮譽。張老師得知后,積極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幫助他重拾勇氣。之后的活動中還一起研討、交流意見,給予他鼓勵和援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位教師在雙優課的決賽中一舉奪冠。他在獲獎后第一個給張老師發微信表示感謝,并決心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第九屆的雙優課活動中,張靜秋所在的岳陽道小學也取得了令全市矚目的佳績,六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張靜秋任勞任怨的努力和不懈的奉獻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
大業精于勤 大道始于真
張靜秋在2013年被評選為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學員之一。經過3年的歷練,她的教學視閾更為寬闊,也有了更多的責任與擔子,教師的視閾與學生的視閾有著直接關聯,作為學生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教師要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從未來著手去探討改進當前的教學。她在教學中不斷積累領悟,并在數學教學中首開“學案導學”的思維模式;她和其他教師共同開展翻轉課堂、微課授課、Pad一對一等多種教學實踐,并以全新的“最大化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為教學備課任務,使學生掌握自己學習的主動權。
張靜秋積極幫助學校課程建設步入快速發展之路,她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關注全國其他地區收效良好的公眾號,查閱各類教育專著和文獻,將其和本校的具體教學進行互動交流,構建了全新的課程體系。張老師還利用暑假時間幾十次修改課程架構圖,最終完成了學校課程體系歷史性的變革。
她還在假期放棄休息,各地進行調研學習,努力豐富學校原有的課程內容,并為學生們引進了多門深受歡迎的教學內容。現在的岳陽道小學已經有了70多門的特色課程,學生們在這里既能得到傳統文化的浸染,領悟藝術的內涵,還能感知親自動手的樂趣、享受體育的熱忱,更能在手機APP中遠程智能掌控植物生長的奧秘,享受高科技帶來的無窮快樂。
張靜秋的教育腳步始終在前行,砥礪前進的過程中她的生命之花也更為燦爛而奪目。多年來,全國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天津市“德業雙馨”十佳教師、五一勞動獎章等都成為她的身份標簽,但不管怎樣,她都以一顆質樸之心,熱愛自己的教學,熱愛自己的學生,以燭火般的溫暖感動著每位學生,無愧于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
(責任編輯 楊學剛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