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 何秋里 孫登鳳
摘 要:本文結合作者上課情況以及查閱有關合作學習的資料,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分別是合作學習的人員選定、組長選定、合作時機的把握、合作學習任務分配要求和合作學習評價等幾個方面。
關鍵詞:小組合作;體育課
一、合作小組人數及成員的選定
人數的確定非常重要。成員過多,不利于組長管理,造成合作效率低下;過少,造成小組太多,不利于集思廣益,發揮不出集體的力量。經查資料及自己課堂實驗觀察,得出4—5人較為合適,一名組長組織其余3—4人進行有效合作。小組合作學習一般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即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個性的學生分在一組內,組成學習小組。好的合作學習小組應力求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經研究發現,一年級1分鐘跳繩學習中,好中差在一起,平均提高77.8%;中等生在一起,平均提高55.5%;差生在一起,平均提高13.3%。
二、組長的選定
組長是一個小組合作成功的基礎,需由認真負責,眼里有活的學生擔任。組長的選定要男女生的區別,有的女生更擅長領導男生;更要打破文化課學習的好壞,不能因為學生學習不好,而磨滅學生的領導才能。有以下幾個標準:一不分男女生;二喜歡本門課,且體育成績突出;三認真負責,眼里有活;四有一定的號召力。
組長的選定,需要經過上課的磨練,即需要老師的培養。給組長創造成功的的機會,建立自信心,樹立他(她)在全班學生面前的威信,進而組員能聽從組長的領導和安排,在組織教學中提升效率,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管理能力。
三、小組合作的選用時機
小組合作能提升學習效率,也能減輕教師負擔,能讓老師幫助學困生。但是,小組合作不是萬能的。根據課堂的調研和查閱資料得知,小組合作的運用時機有:(一)復習已學內容時用,如,廣播體操的復習,熟練者幫助較差的學生;(二)新動作剛學完鞏固提高時用,如,投擲沙包學習,教師領做并組織集體練習后,部分學生不熟練,這時可以分組強化,以熟帶生;(三)分組討論時用,跳單雙圈學習,在跳的技術學習后,有學生創造圖形練習,可以發揮小組的優勢,拼組有新意的圖形,提高練習的積極性;(四)分組比賽時用,體育課中游戲和比賽較多,為了提升趣味性和競技性,需要分組訓練,需要小組合作布置戰術,發揮出小組的最大優勢,取得競技的勝利。
四、教師對合作學習任務的分配要明確具體
教師要把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告訴小組長以及全班學生(幫什么),還要把要達到的目標告訴大家(幫到哪兒),讓組長和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還要教給組長幫助學生的方法(如何幫)。如,一年級跳繩學習中的小組合作,組內解決的問題有:好中差生分別跳到80個以上,50個以上,25個以上(不會跳的單獨輔導)(幫到什么程度);組長可以用組內比賽的方法,對于差生要帶著他(她)邊跳繩邊數數,建立節奏感,也可以采用一次不間斷跳10個、15個或20個的方法,穩固學生的技術動作(如何幫助);中等以上學生需要1分鐘跳的次數盡可能多,差生需要完成邊跳邊數數的動作,進而穩定跳繩技能。
五、對合作小組的評價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小組進步的“強化劑”。小組合作評價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對小組內單個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
教師對單個人的評價不能脫離小組,評價要有激勵性,多進行正向評價和引導,如,可評價在小組內的參與情況,可評價對小組進步的貢獻,還可評價在小組內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揚,更要做一個合格的騙子,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明知沒有進步,還可能倒退,但是我們不妨做一個騙子,對學生說,“孩子你今天在小組內又進步了”,“孩子你今天在小組的幫助下完成了目標”,“孩子你真棒”……要不斷激發學生,給他們成功的信念,更要給成功的舞臺,這就是自信心的建立。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被肯定、被尊重、被賞識的需要。我們的學困生更需要。
(二)對小組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注重學生體育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參與體育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意識。”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讓學生動起來,合作起來,互動起來,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小組互助合作。可以從以下幾點關注小組的合作情況:關注小組長的組織帶頭情況,關注小組內的人際情況,關注小組成員的合作態度,關注小組的進步情況等。
(三)對小組合作效果進行評價
小組合作不是目的,只是教學組織的一種形式。目的只有一個,“學生的發展”。小組合作很熱鬧,氣氛也很火爆,但要著力于學生的不斷進步,對于進步包括:知識的提升;動作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互助能力的提升;熱情的合作;小組競爭力的提升。
(四)教師外的其他評價
除了教師的評價,還要充分運用組內同伴評價、組間互評、學生自我評價等多元評價進行有效的激勵,使合作學習更具有生命力。教師要將激勵性評價指標公布給學生,并定期引導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無論采用怎樣的評價方式,都要以促進個體發展為重要原則,要以促進心理素質全面、健康發展為宗旨。在評價中,要以人為中心,要從合作活動中發掘一切因素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和成熟。
參考文獻:
[1]王獻英.提高體育課小組合作學習時效性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
[2]李欣麗,匡翠艷.體育課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我見[J].天津教育報,2013—6—28(8).
[3]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