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不少國際航空公司到中國選拔人才,國際用人單位需求我們培養能夠在國際航空公司就業的人才,雙語教學在空中乘務專業逐漸開展起來。那么關于雙語教學的課程應該如何開發,本人從課程目標的設計、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考核方式的確定,還有對任課教師的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思考。
關鍵字:國際;空中乘務專業;課程開發
近年來,本人所在的學院空中乘務專業開設了基于雙語教學的客艙服務系列課程,該課程是建立在國際視野下,進行高職教學模式的改革。其中,以“國際航班服務”和“機上設備操作”課程為雙語教學的試點,希望能夠探索開發在空中乘務專業進行雙語教學的模式。
但是,由于課程的特殊性,在國內相同專業中開展同等類型的課程尚屬首例,并且相比較國內國外也較難找到可以參考的大學或者高職的專業能夠進行模仿、對比學習。以職業教育鼻祖德國教育為例,根據筆者對于德國職業教育的考察學習,了解該專業大多是在非學歷教育的培訓機構下開展,而且其課程沒有放在我國這種學歷教育的體系下。所以,如何在學歷教育的體系下進行課程開發,這就是我比較困惑的地方。
關于該課程的開發,筆者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思考:
一、課程的總目標設計
參考德國職業教育的模式,摒棄過去傳統以知識目標為主的課程目標,強調和側重學生能力目標和學生行業職業綜合素養目標,更多地要求學生在能力目標的達成和掌握上。改變學生傳統學習的觀念,改變學生將所有的精力傾注在期末考試,認為期末考試考好就可以了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對能力目標的達成的高度關注度,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建議設置階段性過程目標,對階段性過程目標的達成進行階段的考核,把該階段性的考核作為考查學生是否掌握該學科的主要依據,而非參考依據。而在階段性目標的設置上,主要以能力和綜合素養目標的考查為主,知識目標的達成是輔助能力目標和綜合素養目標。
二、課程的授課教師要求
除了要求能夠擔當該科任的教師從一線工作的崗位中來,還要要求教師能夠回到一線崗位中去,能夠幫助企業,和企業一起完成項目的開發設計和運行各個環節,從而能夠帶動學生進入企業一線工作崗位,通過幫助教師解決問題等方式,參與企業的項目。在工學結合的背景下,課任教師不僅能完成課程的授課,還能夠給學生創造更生動和形象的具體的工作環境,也能夠幫助企業完成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幫助學生找到工作崗位,創造就業的機會,保障學校的就業率。這是職業教育教師的總體要求。但是,空乘專業的教師比較特殊,具有局限性,一般不可能重新回到原有的工作體系中去,那么如何能夠保障學生能夠參與一線工作崗位?這個問題非常現實,目前看來只能通過建設航空服務模擬實訓基地。所以該課程在空中乘務課程體系下,必須要保證有健全的航空模擬實訓基地,能夠在教學中使用和模擬工作環境,通過教師在中原有的崗位中累計的經典案例和典型事例來進行教學,如果教師的經驗累計不夠豐富,或者脫離崗位太過久遠,無法與時俱進的話,也很難進行課程的授課。所以,對授課教師的選拔上,不僅要求從崗位中來,還要在崗位中有豐富的經驗累積,能夠將崗位中的案例和經驗轉化為課堂中的案例和情景的能力。
三、課程的內容選擇
學習德國職業教育中經典的模塊式的教學方法,搭建學生知識能力體系,在課程的內容上,選擇學生能夠直接上崗操作的內容為主要學習內容,那些不能直接參與直接對崗工作的內容應該不選擇或者少選擇。課程內容遵循工作流程模式,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工作“流程圖”。另外,在教學內容中可以適當的超前思維,除了選擇現有的崗位應用的主要解決的問題,還應該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設想,做出工作預案,最好能夠提出具體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使得學生在思想上保證走在企業工作崗位的前端,而不是跟隨企業的腳步,或者滯后于企業的腳步,使得“職業教育走在行業的前端”,保障企業學生能夠在企業選拔競爭中有比較強的優勢。
四、課程的考核方式上
可以學習國外通過項目報告、項目論文的方式來完成課程考核,而不是通過考試試題來完成對課程的掌握。課程考核上需要考核學生的整合資源的能力。雷鋒說過:“一滴水只有在大海里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和集體融合在一起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團隊合作和資源的整合。所以,該課程考核甚至可以聯合其他相互關聯的課程,聯合考核,綜合評價,比如本門課程可以和專業英語、設備操作等學科聯合考核。逐步引導學生不是通過死記硬背來完成學習,而是通過實際運用來完成任務,通過考核。慢慢地提高學生的整合資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資源整合觀念,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其他思考
“雙語”課程的開設前提是學生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外語能力,這種外語能力最好是能夠可以衡量的統一的標準。比如至少能夠通過大學生英語等級考試3級,至少能夠累計基本的英語單詞詞匯量和語法。不然的話,很難想象,在專業課程的中還要對其英語基本語法和詞匯進行糾正,完全失去了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的意義。
綜上所述,開展雙語課程是提升專業質量,拓展學生就業渠道,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但是,在開發課程上,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在課程的目標設置和達成上,對任課教師的選擇和要求上,課程的內容涉及上,在課程考核方式以及學生的實際學情有很大的聯系。若是盲目開展雙語課程,可能會失去其原有的課程效果,無法達成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
作者簡介:
陸虹杏(1985.10-)女,四川成都人,教育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