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斯詠
【摘要】本文在對高職院校未就業畢業生調研的基礎上,以做好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的職業指導工作為目標,闡述了做好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職業指導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畢業生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特點,合理有效地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幫扶和指導,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與穩定率。
【關鍵詞】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就業指導
引言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隨著我國近幾年來高校不斷擴招,高校離校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就業問題成了我國目前一段時期內面臨的重要問題。
1做好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意義
1.1有助于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根據十八提出的:“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的目標,面對我國目前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不斷增多的現象,高校作為畢業生的就業服務部門,必須采取積極措施,深人調查了解學生的需要,加強職業指導和就業援助服務,多渠道幫助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實現就業,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作用,對促進社會和諧和經濟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
1.2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通過對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進行職業方面的指導與溝通,能夠有效地了解這些學生所具有的就業能力、就業需求以及就業的愿望等情況,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求職能力,向企業輸送符合企業需求的,而又能夠兼顧學生求職意向的工作崗位。同時,對企業招聘到合適的員工,新員工離職率低,促使單位減少對新員工的培訓成本等方面有很大幫助,也有利于全社會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開發。
1.3符合學生與家長的切實利益
每一個家庭都希望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實現自身的價值,并在離校之時找到滿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關乎整個家庭的期望與命運。國外已有研究表明,職業指導能幫助大學生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合理進行職業選擇并提高其職業滿意度等有重要意義。
2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特點
2.1求職就業準備不足,目標不明確
部分學生在校期間不清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也從未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思考畢業后的去向,抱著隨波逐
流的心態直到大學畢業, 缺乏強烈的就業意識,從主觀上表現出逃避就業壓力,回避責任,就業求職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特點。面臨離校就業問題,由于前期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和技能儲備,喪失了最佳就業時機,落入“待就業”隊伍。
2.2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欠佳,有崗位不能勝任
相關專業技能的知識扎實,在就業選擇時能成為一塊有效的敲門磚。但部分學生在校時學習態度不端正,玩心較重,忽視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扎實掌握,導致了由于專業知識不扎實以及相關技能證書的缺席成了就業選擇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企業找不到合適的員工;另一方面,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2.3 對自己缺乏準確定位,薪金待遇要求高
高職學生剛畢業時,盡管在校期間已經掌握了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較好適應要從事的工作,但要為企業帶來較大的效益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崗位歷練和能力提升,這個時期企業給出的薪金待遇一般不會太高,畢業生由于自身條件限制無法對就業形勢進行準確的分析,對自己的定位、評價也不準確,一味地強調薪酬待遇,在就業時必然碰壁。
2.4求職意愿脫離實際,吃苦精神不強
經調研發現,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中的絕大多數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覺得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不是自己喜歡或滿意的。目前,隨著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企業能夠提供的不少工作崗位或者是工作時間不固定,需要倒班或加班;或者是工作緊張程度較高,強度較大;或者是工作紀律嚴,約束多,缺少一些自由支配時間。對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只要不挑不揀,都能找到一份立足社會的工作,但因為怕苦怕累,缺乏勞動鍛煉和吃苦精神,抗挫折能力不強,在就業目標上期望過高,求職意愿脫離實際,就業難度加大,部分畢業生不能順利就業。
3離校未就業高職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優化措施
3.1強化畢業生基本信息數據庫建設
要想順利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并有效促進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現就業,就必須確保畢業生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為此,相關高校就業管理部門應在每年的招聘季來臨之前,就系統全面的做好畢業生資料統計工作,其中不僅要系統包括學生的專業、身份證號、學號、生源地信息等,同時還與高校的教務處等部分實現聯動,有效構建能夠全面覆蓋學生所獲資格證書、在校獎懲情況、政治面貌以及主要求職意向等關鍵信息的數據庫。學校在組織就業推薦以及校園招聘時,就能以此數據為依據,從而有效提高未就業學生與具有招聘意向單位雙方之間的意向匹配度,并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來幫助離校畢業生就業。
3.2加強對特殊群體的就業指導幫扶工作
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性格內向、自卑心理、身體缺陷等學生在就業時面臨的障礙較多,并容易造成其出現離校未就業的現象。因此,如何有效幫助特殊畢業生群體解決就業中所面對的困難,是高校就業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部門需解決的主要問題。高校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施行優先推薦以及安排實習崗位等方法來幫助特殊群體達成保底就業。同時,應重視特殊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心理壓力,同時,相關人員在對其進行就業幫扶時還要充分重視其中在求職過程中出現的認可度較低、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情況。
3.3優化創新畢業生就業觀、擇業觀教育
實踐中,部分離校畢業生待業的主要原因不僅是在于專業知識技能或求職技巧不夠,而是其就業觀、擇業觀出現了偏差,導致求職方向不準確、就業定位不合理,主動放棄了很多相對較為適合的就業機會。學??赏ㄟ^對其進行就業觀教育,來合理轉變其擇業觀、就業觀。為此,學校需引導學生在系統分析自身綜合因素,如專業、興趣、技能、性格以及經驗等,為自己做一個合理的就業規劃。而針對部分在薪資待遇以及單位性質上要求較高的學生,學校要合理、客觀的引導他們認識到理想職業和待遇與自己當前實力的差距,并在此基礎上,激發他們為理想工作而奮斗的熱情,從而有效幫助其實現自我發展。
3.4拓寬信息渠道,加強與離校未就業學生的聯系
高校主動加強與離校未就業學生的聯系,積極提供就業咨詢和幫助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前提??衫脤W院網站、QQ 群、微信群,建立院、系、班三級就業指導雙向跟蹤機制,打破因空間問題帶來的職業指導困難,成立線上就業咨詢服務中心,做到專人專項專管。 離校未就業學生就業指導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作。除了國家相關部門需要從宏觀層面進行引導和布控外,同時 也需要社會的關注和家庭的支持。各高校還需積極調動全院教職工的參與度,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路徑和新方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指導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整個職業生涯,除了指導個人職業的發展方向之外,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努力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根據面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能有效緩解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單丹丹. 高校畢業生不就業現象分析及教育引導對策[J]. 繼續教育研究,2017.04。
[2]王丹,陳曉斌.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指導策略[J]. 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02。
[3]石城.試析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指導[J].新課程研究,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