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紹生


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博士生導師王尚志教授在“關于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的專題報告中指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培養好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數學學習并不是為了解題,而是通過對數學問題的解決來展示學習者的能力與水平,進而通過數學學習來幫助學習者提高數學素養水平.教師該如何實踐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呢?任子朝先生在《從能力立意到素養導向》一書中明確指出,中國高考正在實現從能力立意到素養導向的歷史性轉變.值得一提的是素養導向不但要求基本知識的理解與基本方法的熟練掌握,更加注重知識的遷移和與應用的能力.本文以為,關鍵還是把控好課堂的教學關,只有把數學課堂教學真正提高效率,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才能得到體現.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是以專題復習為主,其過程中還穿插各種模擬檢測,此時對學生來說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教師應以課堂為主提高效率.
1.細講易錯題,提高糾錯水平
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學生在知識探索和積累過程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因此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確地對待學生的“錯誤”,更重要的是要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不斷地嘗試與探究,形成具有自己教學特色的糾錯策略,從而實現高效糾錯的目標.
比如,在一次講評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時,遇到這樣試題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一方面從知識的源頭出發,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學生易錯易漏的知識不斷地重復,從而提高學生的得分,同時也能樹立學習的信心.
2.抓好規范性,提高得分率
規范性訓練一方面要訓練:要側重訓練重點、訓練能力、訓練速度、訓練技巧.在訓練中教師要把好質量關,讓學生練習到位,力爭做到一題一法,觸類旁通.這類規范訓練又分課上限時訓練和課下分散練習。
3.精選微專題,提升綜合素養
在高三二輪復習中,要立足提升學生知識的橫向整合能力,兼顧知識應用的綜合性與創新性.既要與一輪復習緊密聯系接軌,又要把一輪復習繼續深化提升,不僅要在不同知識的聯系上做文章,更要突出方法意識與問題意識.在學習中一些知識與方法學生可能可以做到輕車熟路,而相反的有些內容由于知識本身比較散或解題的方法比較多樣,然而絕大多數同學還沒有辨別、分析題目好壞的能力,這就需要老師精選好專題,特別是針對本班級的微專題,從而有效提高復習效率.
在復習《解析幾何》部分時,我發現自己所任教的班級學生對如何合理的求解曲線的軌跡(方程)比較怕,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就作了一個相關的微專題.
通過對一個問題的不斷變式引申,我們在講解此類問題把相關的知識及方法有機的組織起來,這樣的復習具有針對性又具有系統化,學生聽課效率自然也就不低.
弗里德曼在分析學生解決了大量的題目但還是“不開竅”這一現象時指出:這些學生不能從平時的解題中總結出一般的方法,解題就只追求答案,未能形成方法知識系統和方法系統.同時,他還提出提高學習能力的一個方法:通過問題的分析和題后的反思來積累數學題型與解題經驗.由此,本文認為教師在高三的解題教學中應更加關注學生的解題思維,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本質.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數學課標研制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周遠方,高保中.2016年高考“選考內容”專題命題分析[D].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