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芳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教育的基礎,而漢字的特點奇特且豐富,因此小學識字教學應該以漢字本身豐富的文化作為出發點,讓學生認識“漢字文化”、根植“漢字文化”,這樣才能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住更多的漢字并提高其文化素養。
關鍵詞:漢字魅力;漢字規律;漢字文化
實際上,識字教學有許多的問題,總結這些出現的問題,有:識字數量多、識字難度大、識字方法少、識字效率低等等。這些問題導致的結果便是識字錯誤量越來越多,但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主要還是靠文字來實現的,識字教學做不好,不僅語文教學效率上不去,還會影響課程改革的推進,因此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并致力于探索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才是比較高效的識字教學策略呢?以下結合筆者的個人實踐,從“從圖形結構中感受漢字魅力”、“從意會變化中掌握漢字規律”、“從發現共鳴中傳承漢字文化”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從圖形結構中感受漢字魅力
漢字有其形體美,就像人的外貌體征有高矮胖瘦一樣,其符號表象含有特定的美感,且漢字獨特的結構構成了漢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意義,而學生應當在漢字的結構中感受到其巨大的魅力,以下分三類情況來表述漢字結構中的魅力:
(1)字型形狀
從字型形狀來看,有的漢字與最初的甲骨文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比如“大”字,很像一個高大的人正昂首闊步地走路;看到“山”時,就能聯想到峰巒起伏的山脈;看到“從”時,可以想到兩個人一前一后在走路,表達了順從的意思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并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字型的認識。
(2)字型輪廓
從字形輪廓來看,有的字十分方正,如“國”、“田”、“器”等;有的字看起來比較窄長,如“目”、“冒”、“有”等;有的字比較寬扁,如“皿”、“血”、“二”等。有的字看起來像是一個三角形,如“人”、“八”、“入”等。還有其他的多種字型輪廓,我都給學生一一列舉出來,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能力。
(3)字型組合
從字型組合來看,有的字左大右小,像是“和”、“副”等;有的字正好相反,是左小右大的,如“捕”“福”、“海”等;有的漢字上寬下窄,如“賀”、“肯”;有的字是上窄下寬,如“泉”、“森”等。通過這樣一講解,可以讓學生在書寫漢字的時候做到規范、工整。
總之,漢字有獨特且奇妙的結構,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幫助學生識記更多的漢字。
二、從意會變化中掌握漢字規律
漢字中大部分都是合體字,什么是合體字呢?就是我們所概括的“會意字”和“形聲字”,這些字都有其組合結構,我們也習慣地稱之為“偏旁”和“部首”。在小學識字教學中,這些字往往比較難,學生不僅記不住,甚至還會記混,這是因為中國漢字有太多的一部分是“近形字”,因此就需要我們從漢字的意會變化中讓學生了解漢字規律,提高其識字準確率。
比如在課本中看到“筆”這個字,我給學生們講到“這個‘筆’字上半部分實際上是一個‘竹’字,下半部分是一個‘毛’字,為什么要這么表示呢?原因就是我們所學習的‘筆’字在古代的時候就單指毛筆一種,而毛筆的樣子大家應該都見過,上半部分是一個竹管,下半部分是由特定種類的獸毛組成的,所以說,這個‘筆’字就代表了毛筆的制作過程。”通過這么一講解,學生便理解了關于“筆”字的由來。此外,遇到“秋”這個字的時候,也可以采取同樣的辦法給學生講:“在大篆中的寫法中左半部分是壓彎了腰的‘禾’,右半部分是‘火’字,表面意思是火燒秸稈,象征著成熟狀態,這也是‘秋’字的本意,即‘禾谷熟也’。”利用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組合規律,進而逐步掌握漢字規律。
三、從發現共鳴中傳承漢字文化
新課標指出:“學生要有獨自識字能力”,這個要求的前提就是教師要加強對于漢字的綜合性教學,要在教學中體現較強烈的民族文化特征。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漢字的學習中繼承中國的漢字文化。
比如教材中遇到的“北”字,雖然目前學生只知道是北方,與“南”相對的意思,但是“北”字的本意卻是“相反、相對”的意思,我跟學生講:“ ‘北’字是背對的兩個人,代表著相離、背離,在《史記》中就提到過‘連戰皆北’,意思就講的是戰斗很多次但都棄戰而逃的意思”,通過這種講解方式,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漢字背后豐富的意蘊。此外,在學習杜甫的《絕句》時,遇到“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于是我給他們引出來關于船的種類,包括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中“百舸爭流”的“舸”字,還有李清照詩句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中的舴艋舟,原意就是長得像“蚱蜢”的船等等,通過這些漢字、詞語來讓學生體會到我國關于船種類的叫法數不勝數,此舉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船舶文化,還讓學生對民族經典文化有一種自豪感。總之,教師要利用漢字的講解,讓學生能夠與漢字“對話”,讓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并致力于傳承中去。
綜上所述,漢字是文化之基,如何讓學生更容易、更快速、更深刻地記住漢字是教師所擔的“架子”,且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充分地挖掘識字的內涵及有效性,此外,教師要爭取讓識字教學走上高效性、趣味性、創造性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李靜.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甘肅教育,2019(18):118.
[2]高紀銀.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