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榮

一、設計理念
本課程的設計力求突出“勇敢嘗試、爭取勝利”的特奧精神和參與、融合、生存的殘疾人觀。在教學設計中以“目標統領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圍繞“智障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個中心,通過直接方式實現知識及技能傳遞和康復目標達成,以示范引領,語言調動,游戲等方式調動和引導學生參與融入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趣味性強的學習環境進行探索。在練習時,學生以“自主、引導、對比”的學習方式為主,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完成本課程的任務。通過教學,使學生加深對直線跑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短距離跑的理解,提高學生短跑能力。在學練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并因此進一步培養運動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本年級有14名同學參加集體教學,1人為中度智力障礙,13人為重度智力障礙、低能力的學生,其中自閉癥3人,唐氏綜合癥3人(無心臟病),腦癱1人(可以行走)。具體表現為協調、靈敏、柔韌性差,課堂常規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起跑反應慢,容易串道,沒有沖刺意識。聽到哨聲能跑出,可以無意識擺臂,能夠自然站立起跑但不能完全達到要求,快速邁出第一步沒有突破。2人有直線跑的意識,其它都會串道。
三、教材分析
田徑是體育運動的基礎,而直線跑是一個起點上的內容,它要求智障學生具備手臂擺動、跑動中前腳掌著地,能夠沿著正前方跑動而不會串道的能力。任何運動類的教材均有直線跑的要求。達到掌握直線跑的要求,學生才可能進入其它田徑賽類項目的學習。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A層:知道直線跑的要求并且積極達到要求;B層:具有跑得快的意識; C層和個別生:有參與鍛煉、康復意識,聽從教師指令。
2.技能目標:A層:不串道、前腳掌著地,有擺臂動作;B層:聽到指令能跑出,能夠折返;C層:在教師的協助下達到B層目標。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自信、勇敢以及勇于實踐、遵守紀律的精神。
五、康復目標
1.下肢肌力有一定增加,手臂擺動頻率逐漸加快。
2.學生步幅逐漸加大,能以直線的方式跑完50米。
六、重難點
A層:跑直線
B、C層:聽到指令快速邁出第一步
七、教學過程(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