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生蘭
摘要:家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深刻影響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基礎的心理品格,因此,在農村地區的子女教育中強化母親教育對學生的影響,能夠有效保障兒童的未來發展。現階段農村地區母親教育的作用受多種因素影響難以得到深層次發揮。本文從兩種教育的融合必要性出發,深度研究了融合發展途徑,旨在促進農村地區兒童的深層次發展。
關鍵詞:農村地區;母親教育;學校教育;融合發展
“母道”在我國具有十分悠遠的發展歷史,古代流傳下來的“孟母三遷”充分體現了母親教育在兒童成長發展中的重要價值。但在我國農村地區,母親教育逐漸出現缺失現象,隔代培養的現象十分明顯,很多母親在子女成長發展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據調查研究顯示,留守兒童在青少年甚至成年以后的犯罪占比率十分嚴重,而母親作為能夠給予心理關懷和關愛的角色,通過及時的教育和引導能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由此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母親作為教育主體的地位十分明顯,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視。
一、母親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融合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親子觀念,保障教育質量
母親教育中的親子觀念在教育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確的親子觀念對于家庭教育的發展十分重要。農村地區的學生在表達方式和交流方式上缺乏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在學校教育環境下反而能夠自主表達,因此將母親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能夠進一步促進家庭環境下親子觀念的有效提升,從而保障教育質量,為小學生的素質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有利于提升教育價值,促進科學教育
隨著社會發展程度不斷提升,很多農村家庭也越來越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很多母親教育理念上盡管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教育過程和教育體系方面存在一些不合規律的現象,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很多母親在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重男輕女和重女輕男的現象,這種教育會直接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將學校教育與母親教育相結合能夠有效提升教育價值,讓母親教育在學校教育的支撐下科學發展,既能夠促進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進一步強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認識程度,從而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母親教育在環境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保障小學生在教育階段得到充分的心理關懷和知識儲備,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有利于優化教學方式,改善教育體系
母親教育與學校教育進行有效融合和發展,教學方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農村地區母親教育方式具有多種類型,其中放養型和圈養型,兩種最主要的表現特征都有著不同的優勢和劣勢,放養型的教育方式下母親教育相對缺失,對孩子的教育過度依賴學校教育,將所有問題都交給學校,缺乏與孩子的溝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圈養型的教育方式盡管能保證孩子不誤人歧途,但卻直接包辦了孩子的生活,導致孩子缺乏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學校教育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教育。
二、促進農村地區母親教育與學校教育融合的路徑分析
(一)構建新型母親教育觀,促進教育價值提升
當前時代,尤其是農村地區,重視母親教育并且構建新型的母親教育觀十分必要,在母親教育的研究歷程中,對母親教育觀念、角色定位以及教育方式的研究十分全面,母親教育的價值和效果直接關系到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現實需要。因此,構建新型的母親教育觀對于提升教育價值,促進學校教育的母親教育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新型的母親教育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充分認識母親教育的重要性、切實提升母親主體的知識素養以及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則。母親教育在農村地區出現一定程度的缺失,主要是由于母親作為家庭主體的責任導致的,現階段的社會環境下,母親作為女性在社會關系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責任,在處理母親角色和工作角色兩種環境中很難平衡。因此,構建新時代下的母親教育觀,將其與學校教育進行融合,從不同程度提升母親教育的教育價值,從而保障農村地區子女在發展過程中的平衡性和主動性。
(二)創新農村學校教育體系,形成協調發展模式
農村地區的學校教育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來展開的,在課程安排與課程體系的構建方面缺乏多樣性和發展習慣,導致小學生在學習階段只關注基礎理論的學習,忽略了自身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在母親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融合發展中,進一步創新農村學校的教育發展體系,將母親教育逐漸融入學校教育中,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等促進母親在小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從而為母親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多種可能,這種雙向協調的教育發展模式既能夠提升母親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角色應用,也能夠強化母親教育中學校教育的知識應用,從而形成雙向協調的發展模式。
(三)優化教育形態的融合發展,構建子女培養模式
在農村地區,母親教育和學校教育都與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在融合發展的模式形成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教育形態,促進不同形態的教學在農村地區持續發展,優化教育資源在城鄉地區的平衡分配。具體來講,在教育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對農村地區子女的教育需要依托母親教育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讓小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優化,母親教育在農村地區是農村兒童不斷向上的重要條件,也是保障家庭幸福和推動農村地區整體發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在農村地區依托學校教育加強母親教育的維護和發展對于優化農村子女的素質發展和能力水平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為蘭州市家庭教育專項課題“小學階段農村子女母親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LZ2019-8815)研究成果。
(責編 張欣)
參考文獻:
[1]李旻.趙連閣,譚洪波.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因素分析——以河北省承德市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