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玲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推進,德育逐漸成為教學活動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構成要素。在德育中,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語文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自然也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渠道。為此,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愛國主義教育
從學科特點來看,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所以除了知識傳授之外,初中語文教學還十分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同時,初中階段也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初中語文新課標的具體內容中,明確指出要把培養學生愛國主義觀念作為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以及語文學科的特點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并以此為基礎將愛國主義教學滲透于各個教學環節中,同時要不斷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與改進。這樣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從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
自古以來,愛國主義都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而且隨著歷史進程的不斷發展,愛國主義也注入了新的內涵,從而煥發出新的活力。所謂愛國主義教育,主要就是指引導學生樹立熱愛祖國,并為之獻身思想的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的諸多要素中,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與核心,是推動歷史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從具體意義來看,愛國主義教育是廣大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而在教育領域,愛國主義教育是培養“四有新人”的重要要求,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思想信念、人生理想的重要工作。因此,愛國主義教育的合理開展對于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愛國主義教育的措施
(一)轉變教學手段,促進感性認知
語文學科是一門十分重要的人文學科,而人文性的特點主要是蘊含于文本當中的。審視初中語文教材內容,引入了很多與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相關的文章。為此,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教師應以教材文本作為立足點,對文章中蘊含的愛國主義要素進行深入的挖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避免單一的文本內容呈現方式,而是應該改進教學手段,利用更加形象和生動的方式進行文本內容的呈現。使學生對文章中講述的名勝古跡、祖國物產、人文風貌、英雄人物等內容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感性認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
以《蘇州園林》為例,作者在這篇課文中以游覽者的角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各具匠心、數量眾多的特點,并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說明。蘇州園林是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代表,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曾影響了江南甚至一些國外城市的建筑格調。其審美、布局、構思、設計以及施工技術均體現了當時世界城市建設的最高科學技術與藝術成就。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沒有采用常規的教學引導方式,而是利用多媒體視頻進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這是一段關于蘇州園林的旅游視頻,在這段視頻中,以拙政園、留園、獅子林、退思園、網師園等著名景點為例,對蘇州園林的文化意味、藝術思想、藝術特色等方面的建筑特色進行了比較直觀的呈現,從而使學生充分領略了蘇州園林的魅力。最終,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祖國傳統建筑文化的認同感。
(二)組織寫作活動,促進思維發散
在長期以來的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寫作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文字表達的活動,更是一種思想感情表達的活動,是一種思想匯聚的過程。基于這一特點,應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寫作教學中。為此,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與愛國主義有關的寫作主題,并利用恰當的方式向學生出示一些愛國主義的寫作素材。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并結合自己的思考進行寫作活動。
(三)拓寬學習范圍,強化學生素養
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愛國主義素養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不斷地學習中實現的。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材的文本容量是比較有限的,而且課堂時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此,教師應盡量避免將教學活動局限于課堂中,而是要拓寬學習的范圍,以此來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延伸。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組織本班的教學活動時,在引導學生體會了課內文本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之后,我通常會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拓展性的閱讀活動。同時,完成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之后,我有時會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實踐活動。例如,我有時會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學生到本地的革命紀念館、博物館等一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聽取了管理人員的專業講解,然后,我讓學生圍繞一些愛國事件展開了論述。最終,通過這種方式,從更加多樣化的角度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的滲透,從而提升了實際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是一項十分必要的教學活動。為此,教師應更加準確地理解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并利用更加恰當的方式將其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此外,教師應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整,以促進愛國主義教育質量的提升。
(責編 吳娟)
參考文獻:
[1]洪丁.新課標視域下的初中語文愛國主義教育[J].課堂內外·教研論壇,2019(4).
[2]陳秋紅.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2年6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