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琴
摘要:自新課程標準提出以來,我國對初中的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規定,特別是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以知識灌輸和講授為主的教學,已經落后,不能滿足當前教學形勢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感受文章故事情節和作者思想情感的教學方式。初中階段的語文知識大多都是通過文章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語言知識和方法都蘊含在字里行間中。教師唯有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教學中。但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文章情境、故事情節的展現還存在不足,很多教師仍然注重面對面講授法,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不利。本次我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缺陷展開研究。
一、情境展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要思考如何培養學生對文本的興趣,如何讓學生融入課文當中。在當今信息化社會時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和課文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從情境當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例如,在講授《濟南的冬天》這一篇課文時,講的是關于北方冬天的情境,雪景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感興趣的景色,甚至有的地方的學生還沒有親身感受過雪景的美麗之處。所以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一段下雪時的動畫,同時還從微觀上為學生展示精美的雪的結構圖,一段段銀裝素裹的視頻,以及精致細膩的圖片,瞬間激發了學生對雪景的期盼和向往。將學生的興趣作為起點,引發學生主動的通過文章來探索北方濟南的雪景,進而展開閱讀教學。
本階段的研究我是從多媒體信息技術情境創設出發,利用網絡中豐富的信息資源作為閱讀教學的導入素材,在導入的過程中,滲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讓學生在導入的環節中立刻感受到閱讀教學的樂趣,從而主動地投入閱讀學習。
二、小組合作情境培養學生閱讀思維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展開文本的閱讀,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從每一個字里行間,每一句話中仔細地揣摩其中的含義,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文本展開思考。特別是講授文言文的過程中,不能只讓學生去翻譯,更加需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懂得文章背后的含義。
例如,我在講授《賣油翁》這一節課時,這是一則文言文,講述的是一位賣油的老翁和陳堯咨二人,在圍繞熟能生巧這四個字展開論述的過程。在導入的環節中要求學生小組討論,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行業,是否能夠準確的印證行行出狀元這句話;在講授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時,教師帶領學生分析了文中主要的字詞句含義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文中的賣油老翁和陳堯咨二人在對話的過程中,主要是圍繞什么話題展開爭論,他們二人的性格特征如何,在同學們心中的印象如何。隨后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歸納文章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看看哪一組的同學歸納的又多又準確。最后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復述本文的故事情節、人物特征,以及所需要表達的思想特點。
本階段的研究我主要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教學,在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和學生共同分析文章揣摩文章,同時還應該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帶動學生思維,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方式突破閱讀的每一個難點。
三、聯系生活展開閱讀,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課文都是和實際生活密切聯系,這些文章的情境對學生來說非常的熟悉,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后,可以根據向學生展示生活素材,將生活和文章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例如,在講授《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時,學生學習完本文后,知道本文講述的是在抗戰時期,白求恩身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為反法西斯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主動的來到中國,投身于戰地醫生這份職業。在工作的過程中,不顧環境的惡劣以及敵人的兇猛,毅然堅持在戰地醫療工作第一線,展現出了大無畏、敢于拼搏的精神。在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例,體現了人物的敢于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隨后我讓學生回顧生活中的點滴,在生活中是否見過這一類人物,他們為了大局無私奉獻,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很多學生列舉了邊防緝毒民警、守衛海疆的海軍戰士,以及永遠奮斗在醫療工作第一線的醫療工作者。最后我利用PPT向學生展示相關的人物形象,讓學生更進一步將文章和生活相聯系。
本階段我將文章和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促進學生將生活素材主動和教學內容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遷移應用,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教育目的,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四、結語
本次研究我以初中閱讀教學為主,探索了初中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結合新課程對初中閱讀教學的要求,主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閱讀思維、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分析可以得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改善傳統課堂中存在的弊端,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掌握閱讀技巧,發散學生的閱讀思維,逐步建立對閱讀的興趣。在課堂閱讀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挖掘文章的主旨。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做好日積月累,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 楊菲)
參考文獻:
[1]張銀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1(31).
[2]陳然.有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9(18).
[3]柴立娟.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