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艷
我們的孩子是零音樂基礎,完成學校“一生兩技能”的教育目標首先要選好小樂器,選什么樂器,小而易學是原則,2003年開始豎笛、葫蘆絲列入了學生“一生兩技能”的培訓目標,那么培訓時隨之而來的問題解決策略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說起來做好兩件事,問題迎刃而解。
1、吹奏練習最關鍵的就是氣息
豎笛吹奏的氣息不同于葫蘆絲,吹豎笛只用能吹動一張薄薄的紙的氣息就好,氣息強了,音色就“噪”,音就不準,豎笛吹奏要求輕、揉、美,這樣吹出來的音色才好聽,才美妙。
2、吹奏練習還要多多練習指法
指法熟練了,音階熟悉了,才能更好地反映到實際的旋律吹奏中,以旋律才能譜到--手到--眼到--嘴到,四點一線,才能保質保量的吹奏出好的曲子。
要點記住了,依然有學生音階不會、手指靈活度不夠、指法不熟,針對這樣的示例,我的解決策略就是十加三訓練,十次指法示范、三次旋律范吹,學生在接觸豎笛時是因為要學會,但實際操作時一定還因為沒有音樂知識、指法再不熟、看別人都會吹,認為豎笛不好學,慢慢的沒了信心,我采用了十加三的策略,爭取不讓一個人掉隊,對于七月的教授,最行之郵箱的方法就是示范和技能指導,有了這十加三的基礎,學生很快的就能正確指法、正確節奏的吹奏了。
3、曲目吹奏過程中的問題解決額略
剛開始練習吹曲子時,八分音符放慢一倍的速度練習指法、把指法練熟,吹奏出來的音才準,例如:《螢火蟲》中的一樂句17 65 65 32 ,我們就是放慢一倍的速度練熟指法,在一點點的加速,達到正常速度,這樣練出來的指法學生記憶非常深刻,音準也好,音色美了,有旋律感,技能扎實了,學生有成就感,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濃了。
4、接龍策略培養合作精神
小樂句和小樂句分組進行、或者分男女生進行,或者鄰座之間、培養學生的專注和合作精神,需要注意的是吹的“出聲”,等的豎笛在嘴里,做指法動作,這樣輪到自己吹奏時才“聲連氣連”,這樣的接龍像一組人吹出來的一樣。
5、和聲技能的解決策略
(1)剛開始練習時一部分學生,學生只知道旋律,和聲是什么?并不知道,我就難的知識簡單化,先跟學生玩游戲,就是我吹旋律,大家根據我吹的旋律一小節吹奏一個和諧音程的音(根據旋律走向設計),然后調過來,學生吹旋律,我吹長音,還可以一部分吹旋律,一部分吹長音,例如:17 65 65 32,讓學生吹1- - - ,純八度,音色正,然后告訴他們這就是和聲的基礎,學生就不難接受“老大難”的和聲了,這樣后進生也能鍛煉自己,樹立了自信心。
(2)無聲練習
無聲練習的策略是讓學生精神更專注在指法練習上,此時的無聲也避免一些因為沒熟練給其他學生的練習訓練造成干擾,以及自己對曲子的信心度。
6、如何避免豎笛吹奏中的噪音
噪音產生的兩種情況:齊吹時個別學生要聽到自己的圣品造成,這種情況之下年年的培訓年年都有,如何避免就成了年年要求的重點,我跟他們講,咱們是一個集體,只有我們沒有我,你懂嗎?這個道理和合唱是一樣的,是我們在吹,而不是我在吹,所以和諧音色就能夠吹奏出來了。
氣息造成,強氣息吹不好豎笛、豎笛的氣息是輕、柔、美才能有沒得音色,如果氣息控制不好,噪音時常會出現,我就跟他們示范,強氣息下的吹奏和弱氣息吹的曲子,他們再也不強吹了,他們一下就被強氣息的音色給噪住了,然后我就說:你們就是這樣傷老師的耳朵的。
7、小器樂進課堂,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小樂器進課堂,學生參與教學、參與實踐、自然學生有一種主體作用的意識,這樣他們在知識中學知識,在實踐中感受獲得的快樂,欣賞波斯市場是“乞丐主題”一出現,學生忙著要譜子,要吹奏,要感受“乞丐變波斯貓,還是波斯貓變成乞丐”的時間和體驗中,所以小樂器進課堂不僅僅的是技能的提高,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音樂素養的提高都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8、小樂器進課堂,把合唱的難度降低了
小樂器進課堂,讓我們不再害怕不會唱和唱,第一步識譜,唱譜,唱譜的過程中學生有唱不準的的地方,那這個時候小樂器就能在這個時候發揮真正的作用:吹奏旋律,再學和聲,這樣我們的學生即把吹奏豎笛練熟、又把和聲練熟,和聲效果出來了,合唱就變得更簡單了。
9、小樂器吹奏出美妙的樂音的策略
小樂器也能吹奏出美妙的音樂,
(1)一要正確姿勢
正確的姿勢決定了氣息的順暢,所以,要想吹好音色,姿勢十分關鍵。
(2)二要正確的氣息
正確的氣息保證了正確的音色,所以:氣息是音色的保障。
(3)三要正確的節拍點
節拍點也就是要掌握節拍的強弱規律、皆可以裂解成為“氣口”,正確的氣口能讓旋律更流暢,更優美、更感人。
(4)四要投入情感吹奏
只有有情感的音樂才是真正的音樂,任何一個作品的吹奏都要遵循音樂創作者原有的創作意圖,加上自身對作品的理解,和二度創作,這樣的作品才更完善,美有韻味。
實踐證明:小樂器進課堂,不僅僅是音樂素養的提高,更多的是培養學子們的自主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更是提升自信心的作用,我愛小樂器,我們愛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