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敏
摘 要:現代教育全面推行德智體美勞均衡全面發展,德育一直以來是我國教育重心教育工作,正如儒家經典名著《大學》的開篇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可見,前人強調學習過程中要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弘揚正確高尚的德行,端正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職高班主任肩負起學生的德育教學活動,進入新時期后,德育工作必須進一步提升,要求職高班主任加強德育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課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提供精神保障。
關鍵詞:職高德育 班主任工作 教育方法 德育提升
現代人對職業道德素養有明確的高標準要求,例如作為員工必須以保障公司利益為出發點,具備足夠的責任意識,嚴格保障公司的機密。據了解,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道德素質是重要的考慮依據,通過審查學生在校時的教師評價判斷學生的德育素質,衡量畢業生未來的發展潛力。可見,職高班主任加強對學生德育培養,符合現代教育的要求,同時是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
一.職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提升的阻礙
(1)職業技能培訓成重點,德育教學被弱化
職業技能培訓是職高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學生對職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成為衡量學生學習習慣和、教師教學質量和學校教學環境水平的唯一指標,因此,職業技能培訓成為社會、職高學校、班主任和學生默認的最主要教學內容,任何其他教學活動均需要對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讓步。現實中經常出現教師占用學生學習思想道德理論的時間,學生也減少德育學習時間和精力上的投入。德育工作被弱化決定著德育工作在職高教學活動中開展效率低,獲取效益少。
(2)職高學生理論知識水平低,不良習慣多
一般而言,職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低,而大部分的德育工作包含思想道德理論,例如利用傳統的名言警句、書籍典故幫助吸取前人經驗營養,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但學生理論水平低導致德育工作缺乏開展的基礎。職高學生的文化課理論水平低,主要由于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例如文化課堂經常開小差等。學生初中時期文化課成績低,長久以來產生對理論教學的抵觸心理,抗拒職高班主任開展的德育教學課程。
(3)德育工作沉悶,職高教學資源緊張
傳統的德育教學工作采用講座式的模式開展,大量的理論灌輸形式沉悶乏味,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感低必然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德育工作效率難以提升。相比普通高中而言,社會對職高的關注度普遍較低,社會對職高的重視程度和資源投入程度不足,嚴重影響德育工作的開展,班主任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對職高學生進行形形式式的針對性訓練。
二.職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提升的措施
(1)善于利用多媒體進行德育教學,以互聯網素材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職高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輔助德育教學,例如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減少板書和口述的時間,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開展更多內容的教學活動,提升職高德育教學效益。多媒體課件中可以融入不同的元素和豐富教學形式,例如利用網絡圖片、動畫和視頻開展教學,播放關于職業德育的紀錄片,讓學生感受德育對未來職業工作發展的意義,觀看《十大感動中國》視頻,讓學生了解到德育對人生的價值。同時,教師可以挖掘社會上熱點德育問題,例如老人碰瓷行為,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端正人生觀和價值觀,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解決碰瓷問題的方法,提升基本的社會常識和生活技巧。
開展小組合作德育活動,讓學生相互交流監督
以德育為核心開展小組德育合作活動,讓學生圍繞德育開展小組自學,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端正自身的德育問題和個人行為習慣,同時,在小組集體中學生可以互相監督,推動學生不斷進行自我提升,約束自身的不良行為。
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在實踐中提升德育水平
理論能夠幫助實踐,而實踐能夠對理論進行豐富和創新。在開展德育教學后,教師可以開展社會公益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學生進行義賣、對老人院和孤兒院進行慰問幫扶,讓學生在奉獻的過程中感受品德的意義,在實踐的活動里體驗德育工作的高貴。在公益活動的鍛煉中,學生會形成良好的德育習慣,并以更高的德育標準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在學生良好開展公益實踐活動后,教師要重視總結和表揚工作,通過總結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德育的意義,在表揚過程中讓學生樹立提升思想品德修為的自信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德育教學活動的參與度與積極性。
職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提升是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制定長遠的教學方案,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端正道德思想。
參考文獻:
[1]學校德育不能承受之重——論“德育實效”研究的負效應[J]. 吳燈,易連云.? 上海教育科研. 2009(05):26-28.
[2]從“道德人”到“經濟人”——關于德育實效問題的根源探討與視角轉換分析[J]. 許鋒華,杜時忠.?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6(11):54-57.
[3] 梁柳,班祥東. 中職德育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 職業,2011,(2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