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道攀
摘 要:筆者曾在山南三高援藏,三年來學校教學教研工作有了很大提升。作為發展中的學校,還需在教學教研實踐中,根據問題的癥結和自己的實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教學教研 困境 對策
山南三高作為一所新學校,在教學教研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和管理體系。由于教師組成復雜、教學設施設備不全、學生生源比較差,教學上還有很多亟待提高之處,教研工作還有待加強。
一、教學教研工作面臨的困境
1.學生漢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差。由于漢語文是藏族孩子的第二語言,從小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以及小學教學課程的設置,很多孩子漢語文功底比較淺,漢語言交流溝通能力比較差,理解能力不是很強,因而影響到孩子們的理科成績。
2.學生學習統編教材課程舉步維艱。藏區學生大多使用全國統一編寫的人教版教材,涵蓋內容偏多,知識點比較全,理解難度大。如不按照教材進行教學,高考必定會錯失很多考點。如若按部就班進行講解,學生根本無法理解,無法接受知識信息。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師生主觀能動性調動不夠。由于藏區特殊環境,績效考核未能全面鋪開,績效工資等也未能單獨劃分,雖然老師們都是積極工作,但也不排除極個別老師有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心理。因而在教育教學上難免有個別老師不能主動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積極參與教學教研活動。
4.師生主動學習研究不夠。山南三高學生基礎比較薄,學習習慣相應比較差。教師每天布置作業學生不能獨立自覺完成,課后知識鞏固不夠,學生總是在被動中學習,總是在被動中接受。教學相長,正是學生的滯后,教師也僅局限于作業的督促檢查、基礎知識的過關驗收,未能進行知識的拓展,導致教師沒有精力深入進行課堂的研究與設計。
二、教學教研的對策探討
1.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學生底子薄弱,對山南三高學生來說最大的鼓勵和鞭策莫過于相信學生,教師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走進學生的心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自卑感,讓學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和信任。只有前期的思想疏通工作到位后,教師才能再施以適當的教法開展高效學科教學。
2.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程的理念和思想是適合學生學習規律的好方法,但新理念怎么樣才能與山南三高的教學實際接軌,怎樣才能使新課程的效能最大化,怎樣才能用新課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都需要我們研究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教師的主觀努力,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總結,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3.加強課外輔導,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內容。只靠課堂教學遠遠是不夠的,因為漢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對三高的學生,他們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踐,所以就必須突破以教師、教材和 40分鐘課堂為中心,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多組織實驗教學,多組織學科競賽,多開展閱讀、朗誦、寫作比賽等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理解能力和理科的實踐能力,逐步提高學生自身的知識素質。
4.因年級而異,有針對性開展教學。對于高一新生,可以利用一個月甚至兩個月的時間有計劃有重點的復習初中所學知識,并巧妙和高中教材銜接起來,讓學生逐漸適應高中學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對于高一、高二學生,教師可以編寫適合學生學情的資料,嘗試學案教學,降低難度,抓好基礎,適當提升,通過“反復抓、抓反復”,達到夯實基礎、提高能力的目的;對于高三學生,有些難點知識或專題板塊,教師要根據歷年來的高考答題、得分情況大膽進行取舍,抓牢基礎,突出重點,該得的基礎分絕不丟掉,能得的能力分爭取更多。
5.健全教研體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一是教研室要積極爭取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要通過學校教職工代表的決策功能,力爭在全校中形成教研興校的良好氛圍;二是要引導和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開展學科教改實驗,定期舉行教學比賽,認真開展集體備課、聽評課活動,扯扯袖子、紅紅臉有時也是很有必要的;三是教研活動力爭多樣性,開闊教師的視野,激發和調動教學積極性,使教師的教研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教研活動的水平和層次,并將高層次的教研活動引導成為教改實驗,推動學科教學工作。
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認真研究學校、教師、學生的現狀,認真研究教學,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筆者堅信山南三高教學教研工作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劉耀明;反思性教學與教師的專業發展[J];北京教育;2003年10期
[2]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3]繆建平;引領教師進入“反思性教學”狀態[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