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煤炭行業趨向市場化發展,在煤炭企業發展進程中,只有逐漸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方可在煤炭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詳細闡述成本管理在煤礦企業中的關鍵作用,并提出強化管理的相關措施,以幫助煤礦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重新找回自己生存的利器。
關鍵詞:煤礦企業;成本管理;必要性
能源結構逐漸多樣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呈現環保趨勢、國外其他能源不斷涌入我國資源市場,這是我國煤礦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形勢。由于技術、設備等方面的提升,煤炭價格不得已下調,煤礦企業漸漸失去昔日獲利豐厚的“黃金時代”。因此,只有做好成本管理,降低各項成本開支,不僅要做到開源節流,而且要確保收益的穩定性,才能促進我國煤礦企業的發展。
1 煤礦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相關問題
目前,我國煤礦企業雖然已經實現了從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型和蛻變,但受傳統管理理論的慣性影響和束縛,在成本管理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著成本管理意識不強,成本過程管理的力度不足、對企業戰略發展的指導性不強等問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1.1成本管理的意識不強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目前,我國煤礦企業的成本管理意識普遍不強,尤其是在一些生產技術較為落后的煤礦企業,即便已經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仍是走在依靠“擴大成本投入,獲取經濟受益”的粗放型發展的“老路”上。無論是企業經營管理者還是企業職工,都嚴重忽視成本管理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成本管理”更多地只停留在管理理論、管理制度、生產計劃層面,“大會上說說”、“計劃中提提”,僅此而已。成本管理理論體系不完善、成本管理機制不健全,這使得成本管理無法得到真正地貫徹和實施,最終也就只能成為“看起來很美”的圖畫,“聽起來很好”的口號。
1.2成本管理的過程性不足
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是一個過程,只有重視并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控制,才能真正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尤其是對于煤礦企業而言,重視對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性管理,企業的安全生產才會得到切實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才算真正提上去。傳統成本管理對經營管理過程的整體把握不強,對生產經營的前期準備工作和中間環節管理控制力度不足,使得使煤礦企業的生產運營安全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生產成本始終居高不下,成本管理也就無從談起。
1.3成本管理的指導性不足
步入資本時代,財務管理在企業戰略發展中占據了更為重要的地位。企業可對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所掌握的各種經濟信息進行有效分析,使之成為下一階段企業決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目前,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擁有完全的經營自主權的煤礦企業經營者,通過對成本管理各項數據背后的業務進行研究與分析,并根據研究結果對煤礦企業下一步的經營政策進行相應調整,使企業生產經營策略更加科學合理。但受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多數煤礦企業仍只關注對現時、現階段內企業經營管理方向的調控,忽視對財務信息的綜合處理,也就降低了成本管理對下一階段煤礦生產管理的指導價值,更間接影響了煤礦企業的生存及發展。
2 強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措施
新經濟時期,企業必須要通過籌集資金、合理分配和使用資金來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成本管理在企業發展中將給予更大的推動力。因此,企業在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地、不遺余力地強化成本管理。針對上述煤礦企業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煤礦企業經營者可以嘗試采取引導企業全員參與成本管理的全過程、切實提高企業資本盈利率、加強對企業成本管理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等策略,使煤礦企業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優化管理,最終實現提高企業經營利潤的目標。
2.1 優化成本管理構成體系
2.1.1 對成本各環節、層次、因素有效控制
層次、環節、過程較為繁瑣是整個成本管理的突出特征,而強化煤礦企業成本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完成對成本各環節、層次、因素的有效控制,不僅著手于部門與機構的優化,而且還可以將實名責任管理制度應用其中,同時輔以必要的評估與考核。
2.1.2 以成本指標作為考核的參照依據
從總經理出發,完善成本管理體系,逐漸細化各個考核任務并分解至相應的部門與個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指定相關副總專門管理此事,借助考核不同層級、環節、人員職責等,發揮成本管理中的最大功效,從而將成本管理的費用降到最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極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1.3 優化企業管理流程
近年來,政府逐步接入煤礦企業的資源整合管理中。盡管如此,企業自身也要針對其內部的業務運作流程做出相應的規范措施:首先,必須做好事前工作的管理。其次,加強事中管理。此時,可以采用一般與特殊重點控制相結合的方式加以管理;最后,控制事后工作。做好核算成本管理,作為后期核算工作參考依據。
2.2 做好基層工作
企業業務生產的整個流程均體現成本管理,而企業要擴大生產規模、占據市場份額,必須加大投資,這就引導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狀況與政府的相關政策,合理確定投資額度,并謹慎科學地加以控制,以降低投資風險。
2.3 重視預算控制工作
煤礦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效果直接影響成本管理,預算工作應從業務生產的第一環節布置,使其貫穿于企業生產的整個過程,這樣有利于明確各個部門與工作人員的職責,即預算管理必須賦予一定的職責。同理,審計、監督部門也要承擔責任。
2.4 借助信息手段,加強技術創新
從某種程度上講,創新屬于生產力的一部分。當人們把一種從未應用與生產過程的新型要素與新型技術相結合的時候,很難保證此項活動一定會帶來收益。當然,我們只能估計該項活動的收益范圍,除非企業有足夠的綜合實力,才能夠克服此項業務所帶來的風險。
2.5 提高資源利用率
優化煤炭資源利用率的首要目標是減少資源的浪費,降低所用成本,維持較高的經濟收益。
3 結語
成本管理是企業獲得長期、可持續、穩定發展的核心要素,這不僅需要企業領導層的重視與指導,還需要全體員工均具有成本意識與資源整合意識。在成本管理體系逐步完善的情況下,要求企業各項業務均以成本管理目標為奮斗宗旨,做好定期的衡量、評估與考核工作,只有成本管理達到一定水平,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獲得較大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水澎,陳漢文,邵賢弟.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會計研究,2000(6).
[2]魏萍.現在企業制度下的成本控制[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報,2006(11).
作者簡介:
譚夫美,女,1974年8月出生,1997年9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會計師,徐礦集團旗山煤礦財務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