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摘要:現階段國內小學高年級語文的課外閱讀情況令人堪憂,導致學生視野狹窄。所以,強化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工作很有必要,借此推動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指導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閱讀興趣培養上尚不成熟,他們求知欲望強,喜歡閱讀富有冒險性質的書籍。審視當前不難發現,小學高年級學生受動畫片及電視劇的影響比較大,而傳統文學優秀作品的影響則相對較少,所以,有必要探究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
1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小學高年級學生缺少課外閱讀的時間,即便有一些閱讀時間,但針對性的指導卻不足。當前市面上的書籍較多,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其中比較能調動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書籍有《老夫子》及《蠟筆小新》等,小學高年級學生花費較多的時間來閱讀這部分書籍。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給孩子買了眾多的小學生優秀作品選集及課本練習等,聘請家教輔導孩子學習,以期提高子女成績。家長將目光集中在孩子對課本知識的吸收及考試成績的提升上。當學生做完作業后,留下閱讀的時間就非常少,在不自覺當中閱讀課外優秀作文選,極少有時間閱讀文學經典作品。部分教師為期望學生作文水平有所提升,片面注重課本知識教授,對跟課本知識以外的書籍不提倡甚至反對學生進行閱讀。受教師及家長的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很自然地選擇閱讀比較優秀的作文書,但教師和家長在閱讀指導方面又不夠充分。互聯網普及下,許多小學高年級學生學會上網,年齡趨向年輕化。網上信息眾多,有有用的知識,也有沒用的知識。由于小學高年級學生比較好奇,是非判斷能力不足,很多深受不良讀物影響,為此,有必要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興趣及習慣,讓他們養成時間意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思想素養,這對他們的發展十分有益。
2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措施
2.1走進文學世界
小學高年級學生認識的字比較多,理解力逐步增強,能夠閱讀眾多的課外書籍,同時認識及思維方面的能力得到長足進步,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且選擇欲望較高,能靈活選取課外閱讀書籍。而老師并不任由學生隨意選擇,現代信息參差不齊,書籍質量高低不一,小學高年級學生仍然不具有較高的辨識能力,易受不良信息侵襲,此外,一些學生更喜愛閱讀經典名著,而部分書籍在小學高年級學生里解放力之外,其中像《麥田守望者》與《罪與罰》等,學生不容易理解其中內容,繼而喪失閱讀興趣。
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時,一定要密切聯系課本內容,將課內外知識有效銜接起來,如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了與《猴王出世》、《景陽岡》,教師則可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與《水滸傳》,事實上,四大名著篇幅過長,教師可將其中部分內容推薦給學生,當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則可繼續閱讀;另外,教師需考慮學生認知水平,為學生推薦景點的課外讀物讓他們閱讀,而需要留意其中蘊含的背景意義[1]。并且針對性推薦古典詩詞,我國文化歷史悠久,由“在河之洲”至“灼灼其華”,不但有風雅頌,而且還涉及到賦比興,愛國故事及思想情感均涵蓋其中,這需要小學高年級學生去探究,以時空視角審視從前芬芳或枯葉,于無形中培養起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文學素養。
2.2掌握閱讀方法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快速閱讀,同時帶來更大的閱讀興趣。而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在實踐當中得到見證。為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考慮不同文章題材的閱讀方法不一樣,其側重點也有所偏重,古代詩詞側重背誦,而當前散文更傾向于朗讀,而小說則可以借助復讀的形式來閱讀。閱讀中必然會遇到不易理解句子,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一定不要慌張,需要認真細致地去研讀,師生間可進行相互間的探討,從交流當中獲知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閱讀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縱然一個東西比較深刻,而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也容易忘卻,為此,做好筆記,以強化閱讀理解,獲得較好的閱讀效果,對筆記內容及形式無明確限定,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決定,心得或摘抄均可。優美的詩詞歌賦可進行借鑒,有助于在后續創作中產生良好的創作靈感。閱讀不斷深入的同時,可以強化閱讀書籍的選取,試著讀一些更深入的作品,開始閱讀向往美好生活的作品及諷刺社會現實的作品,從中吸取到更多的社會經驗。剛開始時不容易閱讀,而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堅持,慢慢會發現自身閱讀能力有所提升。
3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著重是拓寬課外閱讀。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起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改變小學高年級學生“讓我讀”,變為向“我要讀”與“我愛讀”,讓他們從多彩的課外閱讀中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及由此產生閱讀興趣[2]。另外,教師要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注重小學生閱讀教學的指導工作,借助有效的教學模式,充分健全語文教育,促使其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同煉.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1):67-68.
[2]李鋮.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初探[J].小作家選刊,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