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小花
摘要:小學是孩童們的重要時期,是奠定人生觀、價值觀的黃金時期。在小學的基礎教育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重要的一份子,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的培養上有十分關鍵的引導作用。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幼,思想方式相對比較幼稚,所以很容易因為對外界事物思考有所偏差,從而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為了預防意外的發生,班主任要時刻監督小學生的成長歷程,積極做準備工作,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本文旨在列舉小學生成長中容易遇到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式,為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班主任;小學生;健康成長;方式
現今社會,小學生的家長愈來愈重視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小學是塑造學生品德形象與心理健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重要的教育歷程中,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班主任既是小學生思想建設的領路人,也是對小學生人格塑造的奠基人。保護小學生以一個健康的人格成長,擁有積極向上的健康思想,是班主任的職責要求。所以,班主任要采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影響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幾個問題
(一)網絡影響
網絡信息時代,因特網交流不僅方便了大家,也影響到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小學生的分辨力弱,是非觀并未成型,對網絡上良莠不齊的信息難以辨明好壞,很容易受網絡教唆沉迷于不良影響的新奇感中。網絡具有成癮性,小學生的自制力相對來說不強,很容易沉迷于網絡中,對學習產生疏離感。所以,班主任要正確引導小學生去面對網絡,將網絡化為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工具[1]。
(二)家庭影響
現今社會,競爭激烈,工作繁忙,小學生的父母一般正處于事業上升期,難以兼顧工作和家庭。小學生往往由爺爺奶奶輩的家長撫養長大,而老一輩的家長在難免會用溺愛的方式教育孩子,使小學生出現一些驕縱的心理,這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小學生的父母也容易因為和孩子缺乏交流,從而產生隔閡,使小學生產生負面心理,這種家庭影響也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不利。
此外,家庭方面還有其他因素會對小學生產生不良影響,比如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期望導致小學生的壓力過大;家庭矛盾導致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等等。這都需要班主任的密切關注來把握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尋求解決的方法。
(三)學習成績的影響
小學生也是有好勝心的,而小學生之間的比拼往往都是對成績的比較。有些小學生礙于資質的限制,很難或者很慢才能掌握學到的知識,考試成績往往不佳。在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對比中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在家中也容易因為家長的責難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從而對學習有了恐懼感,對自身也會有不自信的感覺。班主任要正確疏導小學生對學習成績的觀念,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使小學生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小學的學習生活。
二、引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方法
(一)培養小學生對網絡的正確使用觀念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可以在引導小學生的健康教育上事半功倍。由于網絡受眾面廣,吸引性強。容易讓小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也可以鍛煉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班主任在小學生初次進行網絡實踐時要時刻監督,詳細闡明網絡中的善與惡,引導小學生在正規的網站中學習知識,分享交往經驗。班主任也要對小學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普及網絡使用安全常識,避免小學生受到負面網絡信息的不良誘導,從而影響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培養小學生的健康網絡觀,不僅可以加強小學生對不良網絡信息的抵抗能力,也可以借助網絡加強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學習能力,鍛煉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引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上一舉數得。
(二)經常家訪,與小學生的監護人保持溝通
單純的學校教育只是用一只腳走路,家庭教育同樣在對小學生的教育中占領重要的比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齊頭并進才能更有利的引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積極家訪,可以了解小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家長的交流也可以更方便更全面地了解小學生的性格優缺點,如此可以方便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多與家長交流也可以統一雙方對小學生的教育方式,防止雙方的教育手段發生偏差,使小學生產生負面情緒。
(三)建立班級內部交流群或者交流網站
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和家長建立微信群、QQ群等聯系方式。在班主任與小學生之間既能方便加強班級的管理,也能增強班級學生的凝聚力。班主任在關注小學生的成長歷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多一個途徑去發現問題,并及時利用交流群介入問題。此外,交流群可以幫助班主任在課余時間增加與小學生的互動,為班主任增加一個引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手段。
在于家長的交流群中,班主任可以和家長交流小學生的學校表現和家庭表現,向家長傳授正確的教育方法,若有家庭矛盾,班主任也可以及時疏導,增進小學生與監護人之間的感情。如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齊頭并進,落實“家校共育”的理念[2],共同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四)和小學生要有良好的溝通態度
小學生的求知欲旺盛,但沒有明確是非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在接觸社會的期間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小學生雖然年齡幼小,卻往往心思比較細膩敏感,不適當的溝通態度很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抵觸心理,影響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班主任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和小學生的交流要耐心,肯定小學生的進步,指正小學生的不足之處,讓小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與小學生的溝通除了耐心以外,還需要細心。小學生的成長不限于學習一個方面,而是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的進步。所以班主任對小學生的溝通不應該局限于成績的好壞,而是要對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家庭情況、未來夢想、交友情況做一個綜合的了解,做到事無巨細的關心。這樣,才能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做一個全方位的備案。
(五)建立健康民主的班級環境
在小學生的學校生活中,一個積極向上、健康民主的班級環境是至關重要的[3]。班級的風氣優良,可以促使小學生之間良性競爭。對此,班主任可以建立學習小組,使小學生之間相互監督學習,以優良的學習風氣帶動小學生們互相進步,讓小學生在積極向上的健康氛圍中成長。班主任也可以引導小學生們制定學習目標,從小訂立奮斗的方向。小學生有了向往和追求的目標,在健康成長的道路上便不容易迷失方向。
一個優秀的班級環境需要的是民主和秩序,讓小學生從小就明白公平和自制的重要性。在民主方面,班主任需要在管理班級時多聽取學生的意見,不做“一言主義”,遇到問題時多引導小學生發言,為班級的管理出謀劃策。這樣可以調動起小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生去積極思考,了解團結進步的道理。在秩序方面,班主任可以和小學生共同訂立班級制度,規范班級的行為,培養小學生的自制能力,班主任也可以選擇德育出色的學生作為班級代表,讓其他小學生有正確的競爭對象。
古有孟母三遷,古人也明白一個好的環境對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重要影響,如果建立起一個積極向上的健康班級環境,在良好風氣的熏陶下,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會進一步得到保障。
(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建立優秀的自身形象
小學生有著很強的模仿性,會主動向身邊的人學習,班主任就是小學生主動模仿學習的對象之一。所以班主任要規范師德,建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培養優秀的個人魅力[4]。對自身高要求、嚴格標準。班主任只要做到為人師表,就可以在無形之間影響小學生的一舉一動,讓小學生在學習、能力、品德、人格等方面不自覺地向班主任靠攏,從而在潛移默化下擁有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此外,班主任也應努力向家長號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生活惡習,多以身作則,宣揚正面形象,以此幫助小學生健康的成長。
(七)建立獎勵制度,刺激小學生共同進步
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在全班進行口頭嘉獎,頒發獎狀、勛章、小紅花等用作小學生的榮譽獎勵,這樣既鼓勵表現良好的小學生再接再厲,也刺激其他的小學生共同努力進步。建立獎勵制度可以讓小學生擁有健康的競爭意識,宣揚鼓勵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奮斗目標,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讓小學生在良性的學習競爭氛圍中不斷健康進步。
(八)宣揚正面的名人名事,引導小學生改善自身的不足
小學生在成長期間,難免會有些過錯。如果小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不要一昧的列舉小學生所做的不足之處,可以嘗試宣揚一些名人名事,比如耳熟能詳的名人是否也犯過這種錯誤,他們是如何改正自身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小學生從古人的事跡中借鑒經驗,去理解自身的過錯并加以改正。
宣揚正面的名人名事,也可以拓寬小學生的視野,為小學生建立道德規范目標,刺激小學生在健康成長的道路上朝著道德目標不斷努力。
(九)發自內心的關愛小學生
愛護是一種深邃的情感表現,是不需要語言表達的真摯感情。班主任要將小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愛護,培養師生之間純真的感情。當小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心關懷,就會發自內心的信任老師、喜愛老師,愿意同班主任聊天,宣泄自身的苦惱。所以,班主任要用關愛的方式呵護小學生,這樣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結語
在小學的低齡教育中,班主任要事無巨細,全面思考,科學地管理班級,做好領導的表率。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與家長緊密配合,讓小學生可以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黃想明.互聯網對當前小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名師在線,2018(25):89-90.
[2]姜文英.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促健康成長[J].學周刊,2018(32):115-116.
[3]王寶玲.有關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51.
[4]馬登霞.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