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
◆摘 要: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主要通過色彩、造型、空間布局的營造等隨時隨地對幼兒進行美術領域審美、創造性以及興趣的培養。美術區角是孩子們很愛玩的活動,在這里,每個孩子都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美術區角的創設是否具有幼兒主體功能,是否富有兒童情趣,能否引起幼兒的參于意識,能否有效的將課堂延伸到幼兒的自主學習當中,都將對其身心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美術視角區域活動;創造能力
一、多功能的美術區角環境,讓幼兒主動地尋找創作契機
多功能的區角環境是把活動區劃分成具有各種不同創造功能的活動角,使活動角的活動功能具有多樣化、廣泛化的特點,“包羅萬象”的活動角,給予了幼兒多種選擇的機會和條件。如:既可畫畫、又可創作,既可游戲、又可裝飾。激發幼兒參與環境的興趣和積極性、獲得各方面的美感、經驗和情緒的體驗。
1.裝飾角:提供給幼兒各種各樣的彩色紙張、雙面膠、剪刀、收集來的各種畫冊和圖片、廢舊紙盒和瓶子。讓幼兒根據的自己的興趣或是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對這些廢舊紙盒等物品進行“改頭換面”,讓其重新具有生命力。
2.繪畫角:提供給幼兒紙、記號筆和蠟筆、顏料和毛筆,讓幼兒進行命題或自由創作。
3.手工角:幼兒在這里可以進行一些折紙和泥塑的活動,鼓勵幼兒根據老師提供的范例和步驟示意圖,自主探索的完成作品。
4.合作角:鼓勵幼兒合作畫一幅畫,如“快樂六一兒童節”,幼兒開始在紙上自由的你畫一人、我畫一人,畫完以后一看發現,紙上有許許多多的小朋友,甚至還有外國小朋友。在一邊畫、一邊欣賞、一邊評價中完成畫的構思。在合作中,幼兒欣賞美、評價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了,培養了幼兒團隊合作精神。
二、豐富多樣的材料投放,促使幼兒主動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亙古不變的規律:動畫片永遠是幼兒的最愛;玩具永遠是幼兒愿意拿在手上時間最長的物品;游樂場永遠是幼兒開懷大笑、樂此不疲的場所……是一種什么樣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幼兒?我覺得,主要是源于這些事物都賦予了幼兒明快可愛的色彩,稚拙和夸張的卡通、動物、擬人形態以及便捷、可塑性強等三個方面的特點,讓幼兒開心的被吸引著。那么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們也可以融合借鑒以上的特點將美工區成為幼兒想玩、愛玩的小天地。
三、主題性美術活動,發展幼兒美術各方面的能力
在主題性美術活動中,我們要認真學習并領會綱要精神,樹立正確的教學目的,通過繪畫、裝飾和制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在動手的過程當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精神。從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求異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著手,在美術中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去體會、思考、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四、滲透印染藝術,感受當地民族的傳統文化
印染是受絲綢印染的啟發而設計進行的。通過我們美術區角中“印染坊”的活動,可以使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壯錦,體會家鄉的美,從中也能更好的對幼兒進行人文精神培養。
1.折紙染色折疊:根據制作的需要,可將紙裁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三角形、梯形或將紙折剪成生活用品的形狀等。由于折疊的方式不同,最后染出的效果也是多種多樣的。染色:用拇指和食指將折好的三角形或方形、扇形的紙捏住,將中指放在食指后面,將一個角蘸到盛有顏色的碟內。由于所用的紙吸水性強,顏色就自然地滲透到里面去,這樣會出現暈染的藝術效果。蘸顏色時要注意色彩的調配,適當留出空白,如果色彩水分過多,暈染很厲害,可及時在碟邊擋一擋,或用手指用力捏住壓緊,適當控制顏色的面積。由于色彩的冷暖、深淺、明暗、強弱的不同,暈染面積大小、形狀的不同,打開后,就會出現形狀各異具有對稱感的花紋圖案。為了使花紋圖案具有變化,還可以引導幼兒在蘸染的基礎上,用手指、棉簽、毛筆等蘸染顏色在紙上點點、畫畫。打開:將染好的紙,按紙的折縫一層一層地輕輕打開鋪平待干。
2.藍印花布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創造出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藍白藝術世界,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是中國極富特色的民族藝術之花。“小小印染坊”通過欣賞和制作藍印花布,增加了幼兒對線條、圖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力;也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受其圖案(中心、邊緣圖案;花草、動物、還可以是圖形、變化的線條)設計的趣味性及獨特的形式美。
3.印章印染引導幼兒嘗試自己設計圖形印章或利用各種蔬菜橫截面和現有的印章,在紙的中心和周圍印畫對稱和有規律的圖案。激發幼兒對印染活動的興趣,啟迪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的靈感。發展幼兒的操作、探索、表達能力。
4.拓印染色引導幼兒自己設計各種各樣的圖案,將其剪下后對稱或有規律的擺放在紙的中心和周圍,并在其和紙上刷上一種或多種顏料后,將圖案取下。利用其拓印的紙張制作各種手工作品(鏡框、紙球等等),幫助幼兒體驗美術操作活動中成功的愉悅感和美感。
5.生活化和趣味性強的活動素材,讓幼兒敏感地樂于參與選擇生活化,趣味性強,且幼兒很敏感的活動素材。教師要將美術活動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和鼓勵幼兒發現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將自己掌握或經歷過的知識和事情帶到活動中來,“活”化美術活動的素材。
五、多元化的作品展示,激發幼兒持續不斷的繪制興趣
每一次當孩子看到他們的作品都神奇般的化身成不同的裝飾品后,心里非常的自豪,教室里到處可見他們繪制的作品,“這個是我做的,我下次做多多的,拿回家掛!”這就是孩子,他們喜聞樂見的事物離不開自己熟悉的事物,作品的呈現讓他們覺得教室是屬于自己的,屬于大家一起的,也激發了幼兒更加濃郁的創作欲望和興趣,創作的目的也許很簡單:讓老師為我把它變成有趣的裝飾!
美術區角不僅僅是一個區角,更多的是,我們透過區角活動,向幼兒有效學習、自主學習、傳遞情感,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粱志燊.學前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
[2]育兒網.http://www.ci123.com.
[3]山東教育網.http://www.sdchi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