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楠楨
【劇本正文】
(放學了,同學們三三兩兩回家,小龍認真地抱著弟子歸品讀)
同學甲:小龍,還不回家呢?跟我們一起玩跳格子去吧!
小龍:不了,我想早點把弟子規都背下來。
同學乙:哈哈!難怪老師評你當學習弟子規的標兵呢!我真不明白你的記憶力怎么那么好,隨便背著就是一大段。
同學甲:對啊對啊!傳授一下秘籍唄!我總敘背了好久了也被不下幾句來: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泛……
小龍:應該是: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老師:背得真好!(走到他們身邊)小龍之所以背得這么熟,是因為他真正執行了《弟子規》里“有余力,則學文”。
同學乙:啊?老師,這幾句我們還沒學到呢!跟我們解釋一下吧。
同學甲:是啊是啊!老師快說說吧!
老師: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貧苦,整天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人們很佩服他。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他是如何學習的。董遇告訴他們說: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學習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種空余時間。
小龍:老師我知道,他說的是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時間,晚上是的一天的空余時間,雨天是的空余時間。想提高自己的水平,就要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學習。
老師:對了!小龍理解得很對。
同學甲:哦!這樣啊!難怪我背不下詞呢,哈哈哈,我的空余時間都被我玩兒掉了。
同學乙:呀!(同學甲)那我們趕快回家做作業吧,對了!還得趕緊去圖書館把書還了。
老師:還書的時候要記得放回原位哦!
小龍:對,《弟子規》告訴我們“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同學甲:哦!這個好記,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哈哈哈!我也會背了!
同學乙:哇!弟子規里什么都有,那我們快走吧,老師再見!小龍再見!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邊背邊走)。
老師:小龍,你還不回去嗎?
小龍:老師,我想從《弟子規》里多學些知識,有些地方不太理解,您能跟我說說嗎?
老師:好啊!你想問哪些?
小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我知道,但后面的冬則溫、夏則凊我就有些不明白了。
老師:哦!那是說東漢孝子黃香的故事的,他自幼喪母,非常心疼早出晚歸的父親。冬天,他在父親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為父親把冰冷的被窩先捂暖;夏天,他又為父親用扇子把涼席扇冷;都是為了讓辛苦勞作的父親能夠睡得好。
小龍:(聽著,聽著,埋頭擦眼淚)。
老師:怎么了?小龍。
小龍:老師,你說的這些,讓我想起奶奶,以前我夏天做作業的時候滿頭大汗,奶奶就會給我搖著扇子,給我倒冰水;冬天,奶奶都會記得把暖水袋塞進我的被窩。可現在她中風了,行動不方便,有一次我給她捏腳的時候,發現她的腳在被子里裹了好久還是涼涼的,而我們家都沒人記得給她放個暖水袋。
老師:那你放學就早些回家照顧奶奶呀!她一定每天都盼望著你這個貼心的乖孫女兒回家跟她說說話呢。
小龍:可是!我爸爸說我學習要緊,一回家就把我進房間做功課;媽媽還說老人的身體會發臭,不讓我多接近奶奶;我哥哥整天只知道玩兒手機,都不怎么理奶奶的。我以前因為這個跟他們吵架發脾氣都沒有用。后來我讀了《弟子規》的“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以后,我改變了態度,用很好的語氣跟他們講道理,媽媽也開始有些聽我的了,所以我想在學校多看看《弟子規》,好回去再教育教育他們。
老師:真不錯,知道活學活用書本知識了。老師今天正想去你家家訪呢,順便去看看你奶奶,我們現在出發怎樣?一路上再給你說說《弟子規》里的故事。
小龍:好啊好啊!老師,我這就整理書包。
同學甲:老師老師……
老師:誒?你怎么又回來了?
同學甲:老師,那個看門的老頭又在門口考我們《弟子規》了,好多同學都被他考倒了,他又不是老師,憑什么考我們呀!
老師:小兵,你管老人家叫老頭是非常不禮貌的哦!“稱尊長,勿呼名”,可見直呼老人名字都不行了,你還叫人老頭,怎么可以!
小龍:而且,“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在古時候,我們見到長輩要趕緊鞠躬行禮的,長輩不說話的時候,我們也要乖乖地站在一邊兒。這都是告訴我們要尊重長輩。
老師:有一些行為準則,到現在的社會也是適用的。比如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長輩站著,小輩就不要坐著;長輩坐下了,讓你坐下才好坐下呢。小兵,你背不出弟子規沒關系,你只要按照弟子規里說的做,就能成為一個德學兼備的人呢。弟子規里“張良拾履”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張良就是因為尊敬老人,而得到了一本天下奇書,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大官呢。
小龍:老師,張良可真有耐心,還很尊老,我要好好向他學習。(整理書包離開教室)“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應該彼此相親相愛,和平共處。
(小龍家,奶奶臥床,爸爸打電腦,媽媽看iPad,哥哥玩手機)
奶奶:水,水,我想喝水……
爸爸:哦!媽,你等下哦,老婆,快去,給媽倒水去。
媽媽:別吵,別吵,我正看到關鍵時刻呢。小明,給奶奶倒水去。
哥哥:干嘛呀!人家正闖關呢!好不容易打到這里,錯過了還得從頭打!等等!
奶奶:(嘆氣)唉,我已經渴了一下午了……
爸爸:誒,媽,你面前不是還有水嗎?
奶奶:我想喝口熱的,這么冷的水喝了會胃疼的!
媽媽:媽,你含在嘴里等會兒再吞,那不就不涼了嗎?誰讓您一次喝好幾口啊!真是的,喝多了又要上廁所,還不得麻煩別人嗎?
(奶奶嘆氣搖頭不語時,小明和老師進入)
小明:爸爸媽媽,我老師來家訪了。
爸爸、媽媽:(起身迎接老師)啊老師,您快請坐,不好意思,家里有個病人啊,亂七八糟的,您別見笑啊。
小龍:(跑到奶奶身邊)奶奶,奶奶,您今天身體怎么樣?呀,水都涼了,我給您倒杯熱水去。
媽媽:哎呦我的小祖宗,你還小,怎么敢自己拿熱水壺!媽媽來倒。
老師:我今天來呢,是因為小龍在全校學習《弟子規》的活動中,被同學們評為學校標兵。我給你們送獎狀來,(拿出獎狀)順便了解一下你們家的情況,采集一些他的在家表現,好刊登在校報上。聽說奶奶生病了,也來關心一下。(走向奶奶)老人家,您今天身體感覺還好嗎?小龍經常跟我說您呢!說您好的時候,對家里人都照顧得無微不至呢。
奶奶:小龍這孩子最乖了,知冷知熱的。唉,我現在不中用了,拖累他們了,我恨不得早點兒走了清凈!
小龍:奶奶,別這樣說,我要你長命百歲,爸爸工作忙,媽媽干家務也很辛苦,我來照顧您。您需要什么就跟我說,我來當您的小護士。
奶奶:這孩子,說話就是暖心,家里三個大的,還不如一個小孩呢。
媽媽:媽,您這話說的,你在床上拉屎撒尿的不都是我來做的嗎?今天我是實在做怕了,剛罷工了一會兒,就被您告了狀了!
爸爸:是啊是啊,孩子媽確實辛苦,我整天在電腦上忙,對媽媽照顧不到,都扔給老婆了,是我不對。小明,你怎么還在玩兒手機,快去給奶奶捏捏腿去。
小龍:(邊給奶奶捏腳邊說)爸爸,您在家工作的時候,也可以盡量照顧奶奶。媽媽每天上班回家還要煮飯做菜,已經很辛苦了,您也別把照顧奶奶的事都推給她,你也要心疼心疼老婆呀。
爸爸:是是是,爸爸堅決改正。
媽媽:寶貝兒,就你疼媽媽,本來今天不打算做飯了,想隨便到外面吃去。
小龍:那奶奶走不動,她吃什么呀。
媽媽:現在,媽媽又有力量啦!這就買菜,做飯去!(小龍鼓掌雀躍)
哥哥:媽媽,我跟你去吧。
媽媽:你去干嘛?
哥哥:你每次買菜回來都大包小包的,我力氣大,給你當搬運工去!
爸爸:哈哈哈看來最近小龍天天給我們背《弟子規》,還是很有作用嘛!
哥哥:可不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聽著都會背,只是背著容易,做起來難。剛才奶奶要喝水,我們推來推去,是很不對的。(走向奶奶)奶奶,我錯了。以后我們全家一起照顧您,媽媽也就不會急得罷工了。
媽媽、爸爸:(攏向奶奶床邊)媽,我們錯了,你要吃什么?馬上給您做?
奶奶:媳婦啊!我也不好,剛才說話傷你心了。有你們這句話,我心里比喝蜜都甜啊!(感動得抹眼淚)
老師:看到你們一家這溫暖的場面,我都被感動了!看來《弟子規》真是立了大功啊!
小龍:我感謝《弟子規》給我們的力量,希望全中國的孩子都能得到《弟子規》的正能量!(向邊走邊背誦)“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老師:(小兵和同學甲加入,還可加上小朗誦隊)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眾高聲復讀一遍結束,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