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軍
◆摘 要:應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是許多學者和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小學生對抽象事物的認知還不全面,由此導致許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一直具有一種畏懼心理,而高年級學生又面臨小升初考試的壓力,所以本文旨在通過提高學生數學課堂的參與度來增強學生的數學技能。
◆關鍵詞:教育改革;數學;參與度
一、引言
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學術數學課堂的參與程度和教師教學質量水平的高低都或多或少影響著學生的數學成績,素質教育理念提倡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一方面貫徹了現行的教學理念,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技能。小學數學課堂中促進學生“參與性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還能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有效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要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轉變教學方式,為學生參與創造有利條件
通常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對教師就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嚴肅刻板,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優秀的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一定是讓學生感到愉快的同時讓學生學習到相應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師的生動表情以及幽默的教學語言都會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要有容錯能力,鼓勵學生,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信心。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中第六節課”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生例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比如有學生指出教師衣服上的花紋是平行四邊形,教師可以幽默的回答學生:“你看你真聰明一下就把老師的道具都指出來了。”讓數學課堂氛圍不再嚴肅,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平行四邊形的圖案,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來當小老師,上臺向同學們講述自己計算面積的方法,如果學生的計算方法正確,要要予以表揚;如果存在失誤,教師在及時指出的同時也要用適當的語言藝術區鼓勵學生,比如:你做的很棒,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小問題。這樣的話術去鼓勵學生,要避免當著班級眾人的面批評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三、開設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數學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是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真實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通過情境教學,教師向學生傳授一些理論知識,有了之前情境的鋪墊,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和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要讓學生自己去進行實際操作,通過實例操作,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因數與倍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一次課堂小游戲,游戲規則如下:學生圍坐成一圈,第一個學生報上一個十以內的自然數,然后學生輪流報數,但是當遇到“3”與“7”的倍數時,要喊過,輸了的學生要向班級眾人表演節目。教師先通過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到了3和7的倍數,為之后的教學打好基礎。如在學習體積計算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一些教學工具,如量筒、圓柱體等,以詢問的方式拋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線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進而展開教學。
四、獎勵式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不同學生因為接受能力或天賦差異導致數學成績偏低,教師對待這類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以數學成績高低論英雄。雖然有的學生資質普通,但是一直保持著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有的學生上課非常積極;也有的學生課堂上非常沉默。基于此,數學教師應該開展獎勵式教學,提高全班學生的數學課堂參與度。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獎勵卡,在課堂上積極發言達到10次的學生,教師可以發放小紅花和作業本進行鼓勵;數學作業連續10次得優的學生可以發放免作業卡一張,鼓勵學生繼續保持良好的水平;在課堂上大膽提出創意想法和思路的學生教師可以送給學生一個筆記本。然后每個月對獲得獎勵的學生人數進行統計,在班級群眾評選數學之星,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五、小組式學習,共同解決數學難題
有研究數據表明,小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在數學課堂中也是一樣的,數學學習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當一個人的智慧無法解決時,需要小組集思廣益共同解決。
比如,人教版五年級的“探索圖形”學習中,學生單獨肯定無法快速計算出堆積正方體的表面積,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互幫互助,比如讓一位同學計算第一張圖中的面積,其余同學計算②、③圖中的面積,然后小組成員一起找尋其中的規律,最后總結規律,然后舉一反三,將規律應運與同類型題目的中以檢驗其正確性。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協作能力,也解決了數學難題,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有效改善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教師不斷的去探索實踐,但無論借助什么樣的方式,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的數學技能有所提升,為今后初、高中的學習打好數學基礎。這里,教師不僅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而且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只有這樣,學生的數學成績才能有所改觀。
參考文獻
[1]朱方廷.淺談小學生數學課堂有效參與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No.1044(08):51.
[2]張玉.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8(11):104-104.
[3]劉文利.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C].2018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