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德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創造了跨時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使知識的獲取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從而使O2O模式下的學習與我們的生活變得息息相關,地位也顯的越來越重要。本文主要探討O2O模式下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調查研究及自己所做的一些實踐。
◆關鍵詞:通用技術;課堂教學;O2O模式
一、O2O模式的研究意義
O2O直譯自英文“on-line to off-line”或者“off-line to on-line”,就是“線上到線下”或者“線下到線上”。最早這是一個電子商務名詞,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內容傳播和快速學習的方法,O2O模式影響了各行各業,也對教育行業產生了最具變革性的影響特征。
O2O教育模式就是指將互聯網思維應用于教育,將制作給學生使用的課程資源,利用現有信息技術平臺呈現給學生,將內容擺到線上讓學生自由獲取,改變以往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實現信息化教學前移或后移,將教師上課的資源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實現人機一對一的學習,讓學生能按自己的步驟學習,教師再給與不同學生個性化的指導,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績效。那么如何將傳統學校的線下教育與信息時代的線上教育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無界限,提高學生自動學習的積極性,就變得非常重要。
二、構建通用技術教學O2O模式的實踐
網絡時代,不上網就OUT了,傳統教育如果不從“線下”走到“線上”進行轉變,去占領網絡這個陣地的話,那么學生會被游戲、電影、聊天等網絡娛樂節目所吸引。鑒于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無法為每一個學生配套觀看視頻所需的移動終端,學校也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所以只能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的電腦、背投電視作為觀看視頻的終端,從而進行一些嘗試性的教學實踐。
1.利用中國教育云網站構建教育資源中心平臺
本人在中國教育云的網站中建立了臺州市通用技術學科名師工作站,網址為:http://chendae.zjer.cn,在水平橫列的“資源中心”中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模塊:教學課件及配套視頻、教學演示視頻、創意經典設計、歷年通用技術試卷庫、題庫,盡量做到每章節的多媒體課件都是精品,并放置了“相冊”水平橫列,“相冊”中的圖片包括教學中運到的實物模型、連接件、作業交流、學生經典設計等,可以和學生互動,緊貼學生的實際學習知識,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課程資源積累習慣,也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線下教學所需資源庫:學習任務單、學案、教學情景、試題庫、微課、課堂實錄等資源庫建設,積累并積極推廣了線上資源庫如電子版圖片、動畫、教學視頻、微課視頻、學習網站等方便教師和學生共享資源內容,同時也可以下載學習,使得教學資源的開發積累走向制度化、常態化。
2.利用校園自有設備構筑流動學習平臺
線上學習資源的優勢就在于隨時可學,可突破傳統時空地域的限制。學生在校期間,因學校管理的必然,學生接觸互聯網的可能降低,但我們依然可利用現有設備構筑線上學習平臺。隨著學校信息技術硬件的更新,我們學校的教室都有了seewo交互智能平板,它兼有電視、電腦、投影機、音響、電子白板、黑板等功能。我們將“微課”、課程實錄、優秀課例等教學視頻儲存于seewo交互智能平板中,也可以將聽力材料拷貝于MP3、MP4中,方便學生在課余時間有針對性的進行反復觀看,以達到鞏固的作用。
3.利用各類社交聊天工具構建網上交流平臺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一種社交的融合,各類社交聊天工具完全可以承擔起學生在周末和假期中學習交流的平臺。本人為自己任教的班級建立了專門用于學習交流的QQ群和微信群,如2019屆高三(5)學霸群、2019屆高三(6)考霸群、平中電子控制群等,交流和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本人也會發布一些形象經典的例圖,優秀的教學視頻、微課視頻、實驗視頻、解題思路方法等,這樣就實現了通用技術課堂在網上的自然延伸。這是老師和學生二位一體的互動管理平臺,搭建起一座師生溝通的橋梁。以更豐富的內容形式代替傳統的信息發送功能,增加了孩子自主學習的通道,開創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師生互聯的新模式。
4.推廣分享網絡通用技術游戲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
玩游戲是很多學生周末和假期的娛樂之一,那么是玩物喪志還是在玩中學則取決于所玩游戲是否有益?本人試著從網絡上查找了有關通用技術的游戲如:《3D打印的神奇操作》《激光切割機的生活實用》《家庭小木工》《水位控制應用》《通用技術家——可視通用技術實驗室》《通用技術高考直通車》等,然后將其推薦給學生,讓其在周末和假期中玩一玩。這既可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又可以理解通用技術的相關知識,最重要的是可以把學生的娛樂時間“搶”一些來學習,那么就會寓教于樂,一舉多得。
在教學的實踐應用研究過程中本人做了很多的努力,初步厘清了一些理論問題,明確了O2O模式下教學實踐中應該怎么做的方向和思路,但是由于本人是一線教師,限于自己的學術素養與理論水平所限,以及時間、精力等主客觀因素有許多不足,還有更多問題有待解決,更多的研究有待深入,更多的資源有待開發,之前的實踐和研究只能算是一個開始,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今后,本人將針對這些問題繼續研究,深入學習“互聯網+”時代O2O教育模式的相關理論,徹底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專業水準,完善自身的學科素養,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斌,徐波鋒.國際教育新理念[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托德·威特克爾.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教學11法[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3]薩樂曼·可汗.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黃發國,張福濤.翻轉課堂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M].山東友誼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