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英
摘要:小說是初中語文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小說閱讀教學的水平也關系著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作者根據已有教學經驗,探究提升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影響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限制了學生語文思維的發散。教師應當認識到這一弊端,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小說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注重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挖掘小說的整體架構和寫作技巧。使學生在閱讀小說情節的同時,也能總結概括小說所表達的主旨含義,做好閱讀積累。
一、厘清小說線索,感知人物形象
入選初中語文教材的小說作品,均為經典作品。經典小說作品要么情節曲折,結局出人意料;要么人物形象鮮明,留給讀者深刻印象;要么小說環境描寫逼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初中學生來說,最易吸引他們的則是小說的故事情節。但是,教學中常常發現,讓學生來講述故事情節,往往不能流暢表達,或者逮不住要點,講述丟三落四。分析以上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小說的線索掌握不清,故事講述缺少一條串聯的主線。小說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首先找出小說線索,以此串聯出故事情節,順便感知和分析人物形象。以教學《變色龍》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文中的“一條狗”和主人公反復穿脫大衣的這個細節,串聯起小說的故事情節,初步感知小說中主人公的形象特點,給學生留下一個清晰的阿諛奉承、趨炎附勢的投機者形象。
二、關注入物命運,理解小說主題
其實小說中最能打動讀者的是小說中人物的命運,人物最終的結局,也是所有閱讀小說的人都關注的對象。學生也常常為小說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而感染。我們常常見到學生讀小說讀到流淚,甚至放聲痛哭,這其實是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和小說中人物的喜悲結合起來;學生常常為小說中人物的不幸遭遇而嘆息,為小說中人物的快樂幸福而高興;有的學生為小說人物的冤屈鳴不平,為小說人物的好運氣好結局而拍手叫好;學生會崇拜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厭惡和鄙棄卑劣人物行徑。由此可見,小說具有較強的感染性,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當著重這一特點,利用小說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帶領學生分析人物命運,概括全文主旨,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總之,學生將自己完全融入小說之中,將自己的情感和小說人物之間產生共鳴,學生自然感知到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
三、嘗試對比閱讀,激發探究熱情
初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在由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的時期,這時候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問題思考能力還不夠成熟,不夠全面。小說有故事情節的起因、發展和高潮,故事的高潮往往是各種矛盾激化的結果,這是相對比較復雜的過程。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夠填密,不一定能充分關注小說中的各種矛盾,這對學生來說,對整篇文章的理解還是個問題。因此,小說閱讀教學中,需要創設閱讀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對比,對比小說人物前后的變化,小說故事情節的變化與發展,探究人物的發展變化,總結小說的矛盾的引發起因,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對矛盾沖突的整體把握。以教學《故鄉》為例,可以給學生播放《少年閏土》影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少年閏土的勇敢與單純可愛,然后將中年閏土的遲鈍、麻木的特點進行比較。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明顯的區別,不禁讓人頓生憐憫之情,也讓學生忍不住會探究閏土因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從而激發閱讀熱情。
四、嘗試角色換位,走進小說之中
小說中所寫的故事常常超越時代范圍,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脫離學生生活環境,這種不屬于當下時代特點的作品,要引導學生走進作品當中,嘗試變換角色,感受小說主人公的情感,理解小說的主題。在小說閱讀中進行角色換位后,學生會走進小說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中,深入理解小說主題,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增加學生對生活理解的廣度。還是以《變色龍》為例,因為小說主人公奧楚蔑洛夫是沙皇專制制度下的一個奴顏婢膝的警察形象,他以媚上欺下而取得生存。不過,我們的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學生只能僅僅從課本中獲得認識和體會,對奧楚蔑洛夫所生活的時代和這種制度下的人物缺少深層次的認識,不能準確理解這個人物形象。只有走進小說之中,才能對小說人物形象和主題有深刻理解。因此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組織學生排練小說的情節,深入分析小說所塑造的角色,感受角色內心的變化,明確臺詞的合理性。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入角色,獲得情感體驗。而觀看的學生也能走進小說之中進行角色換位,體會情感的變化和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才能對小說的主旨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五、改寫、仿寫、續寫,提升寫作能力
大家都知道閱讀的目的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嘗試自己表達,既能進行口語交流,也能進行書面寫作。因此,閱讀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文本的閱讀和形象分析上,而應該以閱讀為契機,嘗試寫作能力的提升訓練。因此,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和借鑒優秀作品中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在自己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種嘗試,既可以是改寫、仿寫,也可以是續寫,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提升表達能力。
六、結語
小說是初中語文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小說閱讀教學的水平也關系著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小說閱讀教學中,需要厘清小說線索,感知人物形象,關注入物命運,理解小說主題,嘗試對比閱讀,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引導學生進行改寫、仿寫、續寫,提升寫作能力,并嘗試角色換位,走進小說之中,成為小說角色的“主人”。
(責編 張欣)
參考文獻:
[1]張大偉.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課外語文,2015(9).
[2]申錦華.初中語文小說教學與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3]楊青.文本細讀視角下初中小說教學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