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我國企業國際貿易的范圍日漸擴大,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加深。英語是我國與各國經貿往來中使用最多的語言,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翻譯人員應全面掌握經貿英語的文體特點,并恰當地使用翻譯原則進行經貿英語的翻譯,進而促進我國外貿的發展,提高我國的經濟地位。
【關鍵詞】經貿英語;文體特征;翻譯原則
【作者簡介】許小倩(1987.03-),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出版集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我國與其他國家進行經貿往來的過程中,語言這一工具舉足輕重。通過準確、有效的語言溝通,我國貿易者與其他國家的商家可以進行充分的交流,確保國際貿易高效進行。英語是我國國際經濟貿易中使用最為普遍的語言,其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也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只有英語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時進行準確的翻譯,才能有效促使國際貿易的形成。但經貿英語與通用英語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嘗試分析經貿英語的文體特點,總結經貿英語的翻譯原則,希望通過總結分析對經貿翻譯實踐有所貢獻。
一、經貿英語的文體特點
匯特點:
1.保證英語用詞的準確、嚴謹。在我國和各國進行經濟貿易的過程中,各國所使用的語言都不盡相同,并且各國都具有自身較為獨特的語言習慣。而英語是國際經濟貿易中最常使用的語言,但是各國在使用的英語的過程中,會將各國的文化和語言特點融入英語中,這種情況會使得各國對于英語用詞的含義標準不一,這會造成貿易雙方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可能從自身的英語標準出發對既有的英語書面文字和口語產生不一樣的理解,有時甚至會產生相反的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貿易雙方之間的誤會,導致國際貿易摩擦的發生,進而破壞各經濟體之間的關系,使其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矛盾。因此,在翻譯人員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英語詞匯使用秉持準確、嚴謹的原則,一般要使用含義較為單一的詞匯,盡量避免使用有多重含義的詞匯。同時禁止使用一些有爭議的詞匯,以保證用詞的準確無誤。保證英語用詞的準確性和嚴謹性,有助于確保貿易雙方溝通的順暢和準確,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快速成交,保證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2.使用貿易的專業術語。經貿英語通常有三類詞匯:普通詞匯、半專業詞匯和專業詞匯。普通詞匯即日常英語中頻繁使用到的詞匯。半專業詞匯來源于普通詞匯,但經過長時間的演變以后,具有了某種特殊的意義,如balance,在普通詞匯中即為平衡,但在經貿英語中已經引申為差額、余額;再如accept,在普通詞匯中意為接受、接納,但發展為半專業詞匯后,意思為承兌。在經貿英語中,要特別關注半專業詞匯,有些半專業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有時是其本身的普通詞匯含義,有時是半專業詞匯的含義。對此要根據語境選擇合適的目的語。經濟貿易參與者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因此,在英語翻譯方面都會存在自己國家的特點,并且都具有鮮明的自身的語言特征,這是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并必然會發生的。一些英語表達,在兩種文化背景下的指代含義,可能會存在差別。在這種情況下,貿易雙方在貿易過程中對另一方英語語言的理解,必然會帶上自身英語文化的烙印,導致對對方的意思的理解出現偏差。因此,經貿英語翻譯人員在進行經貿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應盡量使用專業詞匯和半專業詞匯。通過對專業詞匯和半專業詞匯的準確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貿易英語的準確性,使貿易雙方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可以正確地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進而促進國際貿易往來。另外,在國際貿易文件中,使用專業的經濟貿易英語專業詞匯也可以在減少后期糾紛的產生,使其在進行貿易時,可以保證貿易過程順利地進行。
3.詞項重復。經貿英語的一個極其顯著的特征就是詞項重復。為了保證貿易的及時與高效,經貿英語必須要消除歧義,保證準確無誤。因此,同義詞和近義詞的詞項重復應運而生。通過同義詞和近義詞的重復,對同一詞義起到反復強調的作用,從而避免歧義,確保詞義的準確傳達。經貿英語的詞項重復現象在協議、單證以及合同等法律文件中尤其突出,如terms and conditions(條款)、method and procedure(途徑)等。這類文件對語言的嚴謹性要求很高,因此多通過同義詞和近義詞的重復使用,對詞義起到相互補充和完善的作用,從而確保貿易雙方正確地理解對方的想法,避免產生貿易分歧,導致糾紛,進而阻礙貿易雙方進行貿易。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時,可以多次使用詞匯意義相近的詞,通過詞項重復減少貿易雙方之間進行經濟貿易的阻礙 。
4.使用縮略詞。經貿英語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產生了大量的縮略詞。這也是經貿英語的一大特點。經貿翻譯人員在進行經貿翻譯或者起草相關法律、商貿文件時,會將一些較為復雜的專業名詞進行簡化,使用其大寫字母進行排列組合,這些就是專業名詞的縮略詞。如專業短語縮寫D/P,即為document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單)的縮寫,EMP即為European main ports(歐洲主要港口)的縮寫,LNG即為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氣)的縮寫,IMF即為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國際貨幣組織)的縮寫等。正確、規范地使用縮略詞,可以使文案更加的簡潔、明了,既節省時間,又提高效率,可以使貿易雙方更加明確對方的貿易意圖,進而促進貿易的順利進行,減少貿易中的法律糾紛。但同時,要使用縮略詞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其規范性,避免因不規范而產生不必要的誤差,導致經貿英語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受到影響。
5.大量使用名詞。在國際經貿活動中,翻譯人員在制定貿易文件時,會使用一些名詞對文件進行描述,從而使文件文本更加正式、莊重。這種情況在合同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經貿文本中更加突出。翻譯人員在使用名詞對經貿文件進行制作時,可以減少文案的歧義,將貿易雙方的想法與要履行的職責進行充分的描述,進而不斷地提高貿易文書中對貿易描述的準確性。
6.使用外來詞匯對增加文意的準確性。在國際經濟貿易中,參與者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相互之間的地域文化差異較大。因此,各國經貿英語的表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情況下,貿易雙方可能對經貿文本和口頭交流的理解產生偏差,對貿易雙方造成較大的影響,導致貿易雙方無法達成有關合作的關系。翻譯人員為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應使用一些外來詞來提高經貿英語的準確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經貿英語中,其大部分專業詞匯都來自拉丁語、法語和希臘語,如來自拉丁語的ex parte(單方的)、tale quale(按照樣品) ,來自法語的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等。這些外來詞的使用增加了經貿英語的正式性,提高了貿易文件的準確性,保證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促使貿易雙方形成友好合作關系。
二、經貿英語的翻譯原則
1.功能對等原則。“功能對等”是由美國語言大師奈達提出的。該理論認為翻譯時不能只追求文字表面的一一刻意翻譯,盲目轉變語言的外形,而要實現兩種語言間功能上的對等,即語言內涵的轉達。經貿英語的翻譯也應遵循這一原則。過去,有關人員對翻譯的工作的認識存在誤區,在進行經貿英語的翻譯時,刻意追求速度而忽視了對語言內涵的翻譯,導致語言信息得不到準確、有效的傳達,阻礙了經貿交往的順暢進行。高水平的經貿英語翻譯工作能夠實現語言之間外在表現形式及內涵的正確轉換,進而實現語言信息的高效傳遞,促進經貿交往。例如,在進行Marketing occurs when people decide to satisfy needs and wants through exchange.的翻譯時,應注意結合經貿英語的使用情景對翻譯工作進行調整,在對needs and wants 進行翻譯時就應注重翻譯的合理得當,不能對needs and wants 進行直白的翻譯。
2.包容性原則。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國際經濟貿易合作日益深化,經貿英語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國際貿易中,貿易的合作方多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他們之間不同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導致了文化傳達中不可避免存在著溝壑。因此,翻譯員在進行經貿英語翻譯時,除了應對一般意義上的經貿英語詞匯進行準確的語義上的翻譯和解釋外,還應該充分考慮到文化語境所導致的差異問題,對這些差異保持足夠的包容。具體說來,即在保證翻譯準確性、禮節性和適用性的前提下,選取目的語中最為貼切的詞義與之匹配從而提高英語翻譯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論
我國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國際貿易不斷發展,經貿英語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應不斷提高經貿英語翻譯的準確性、嚴謹性,推動貿易雙方盡快完成交易,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翻譯人員進行經貿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應對英語詞匯的準確性、準確、專業術語、詞項重復、縮略詞、傾向名詞等特性進行充分的理解。另外,在經貿英語翻譯的過程中,翻譯人員應遵守功能對等原則、包容性原則,進而不斷提高英語翻譯的準確性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煥明.格萊斯合作原則在經貿英語合同文本中的應用[D].延邊大學,2009.
[2]賈君.經貿英語讀物翻譯實踐報告[D].北京交通大學,2013.
[3]李雪冬.經貿英語翻譯中語用等效理論的應用探究[J].英語廣場,2016(08):29-30.
[4]徐曉婷.外貿英語特點及其翻譯標準研究[D].河北大學,2010.
[5]劉芳.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經貿英語翻譯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3(26):222-223.
[6]劉瑜.我國經貿英語翻譯發展現狀及經貿英語語篇翻譯策略[J].海外英語,2019(0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