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
摘 要:環境監測是環保領域的重點項目,通過環境監測,能夠幫助環保工作者準確判斷出誘發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原因,并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萍嫉牟粩噙M步,促使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呈現出較強的發展機遇。鑒于此,筆者就環境監測這一重要的技術形式,在應用現狀與趨勢上展開了有效性分析。
關鍵詞:環境監管;應用現狀;發展趨勢
前言:當今社會,解決環境問題是我國發展的第一要務。隨著經濟發展腳步的逐漸加快,很多生產排泄物的不合理排放,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是誘發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最關鍵的便是加強環境監測技術優化與創新,從而有目的地找出環境污染源,促進環保工程的整體進度。
一、環境監管技術應用現狀分析
(一)監測手段
環境監測經歷了數十載的發展,監測手段獲得了明顯的創新。改變傳統單一監測形式,并轉型為現代化的環境監測。據了解,目前我國的環境監測手段不僅包含著物、化、生為主的常規監測。更包含著衛星,遙感等信息化的監測手段[1]。多元化監測手段并存而實行的環境監測,在監測效率和監測結果精準度上都呈現出顯著的優勢。同時,在環境監測主體上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逐漸從傳統人工監測,轉變為現在的智能監測,工作者在此階段只要加強智能監測系統操控,便可以實現環境問題信息的準確監測。除此之外,智能監測手段可以有效縮短監測耗時,并獲得連續性的監測效果。一改往日間斷性監測,亦是填補傳統監測環境信息留白的重要手段。
(二)監測儀器
當前實驗室監測是主要的環境監測形式,在環保領域的應用較為廣泛[2]。以往監測分析與處理工作通常由人工完成,不僅工作效率低下,所得到的環境信息存在著較強的誤差風險。而隨著現代化監測儀器的制造和投入使用,關于環境信息分析與處理效果得到了顯著優化。監測者只需要通過現代化儀器,便可以實現監測信息的分析與處理。繁雜的環境信息,不再成為監測者的工作困擾。不論是在監測效率提升,還是精準度提升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現代化監測儀器除了包括大型設備,適用于監測范圍及規模較大的環保工程。還涵蓋著規格較小,成本制作較低的便攜設備,突破了環境監測空間局限。便攜式監測設備,更適用于突發性較強的環境問題處理,能夠幫助監測者及時獲取環境信息,從而有根據地制定環保策略。
(三)監測體制
體制是環境監測系統得以正常運行的關鍵要素。隨著監測技術與設備的不斷優化與創新,我國的環境監測體制也要有所調整。眾所周知,環境問題不僅包含著水土資源環境問題,更涵蓋著固,液、氣排放物的污染問題。由于環境問題類型與影響力的不同,環境機構需要加強不同監測機制的重點建設。監測機制的建設,不僅僅體現在監測領域、監測目標的設定上,更要求監測者能夠跟隨體制引導,規范現代化監測手段與設備的執行操作。此外,加強信息化監測系統管理機制建設,也是當前環境監測領域的重點。監測者利用網絡實現環境信息分析與處理,最終獲得精準的環保方案。
二、環境監管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一)監測信息化
未來環保領域,監測系統信息化必然成為主流發展趨勢。在智能監測系統的基礎上,加強各個地域之間環境信息的交叉共享。從而全面覆蓋我國環境問題的監測分析,確保所獲得的環境信息具有整體和可依據性。在各個地區構建監測網點,并通過信號傳輸,與網絡信息共享,實現監測信息的整合與統計??傊訌姯h境監測信息交互平臺建設,促進我國環境監測范圍覆蓋面,是未來監測領域重點研發的主要方向。
(二)生物監測手段研發
生物技術,是各個領域重點研發的技術形式,在實現我國工程持續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意義。當前,物、化監測手段是目前比較常規的監測操作,而在生物監測方面,雖然已經認識到這一技術形式所具備的監測功能。但是在技術研發,以及監測人員素質建設方面仍呈現出較大的不足。因此,在接下來的發展空間中。加強生物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與創新,是目前解決環境問題,實現環保工程可持續化發展的重要條件。以水環境為例,水環境包含著很多的浮游生物群。如若利用生物技術就水環境中生物生存狀況加以分析,便可以準確判斷水體環境具體情況。
(1)現場監測自動化
環境監測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致力于自動化監測體系建設[3]。這里自動化所指不僅包括現場,還包含著數據分析。傳統現場環境監測過程都需要專人負責,不僅浪費人工資源,更限制了監測效率提高。而利用自動化技術展開現場監測,所發揮的監測效果與傳統人工監測相比較是不能相提并論的。監測機構可以針對區域范圍內的具體環境問題,構建自動化監測控制中心。監測者只需在室內通過控制中心的操作,便可以輕松掌握環境問題,并及時制定環境風險控制戰略。同時,在數據分析環境,加強自動化分析系統建設也是大勢所趨。環保機構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完善性的監測信息分析系統。監測者將所獲得監測信息依次錄入到信息系統中,并利用統計,將數字信息以圖表或圖形的形態展現出來。從而使環境監測信息更加直觀化,這對于監測者和相關領導切實掌握區域范圍內的環境問題很有幫助。
(2)健全管理體系
為了使現代化監測系統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得以運行,監測機構務必要加強管理體系重點建設。
首先,在監測手段與設備的操作上,健全技術操作管理機制。以便監測者能夠嚴格按照管理機制,規范自身職能監測設備操作。
其次,加強監測者智能監測系統專業素素質培訓與考核機制建設。企業根據監測團隊個性化發展要求,并結合當前環境監測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創建系統化的監測團隊專業素質培訓方案,以此提高智能環境監測系統的可執行力,實現監測效果與監測功能的最大化展現。
最后,制定環境監測信息存儲與共享機制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監測機構將不同地域范圍內的環境監測信息統一錄入到信息存儲庫,為今后實現環境監測信息交叉共享,促進環保工程整體性,持續性發展提供可靠依據。
結論:綜上,環境監測作為環保工程的重點項目,也是開展環保系列工程的前提基礎。通過環境監測,能夠及時發現環境中存在的主要污染源。并結合所掌握的環境污染信息,準確制定環保策略,將環境污染誘發的環境風險控制在最低范圍內。
參考文獻:
[1]王磊,秦宏偉,陳璐,劉俊華,王劍,王玉濤,高磊.環境監測技術及其體系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化學分析計量,2015,24(04):103-106.
[2]朱琳.環境監測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8):79.
[3]蘭紅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