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奎
摘 要: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開始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化學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教學科目,只有回歸生活,才能夠滿足新課程的要求,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化學回歸生活的現實意義,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并且針對高中化學回歸生活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回歸生活;策略
引言:化學是高中階段一門實用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僅靠教材中的內容難以實現對學生的培養,需要將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要注重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新課程實施以后,要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到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能夠促使學生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1]。
1.高中化學回歸生活的現實意義
1.1利用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生活中處處可見化學知識的應用,學生從教材中所獲取的化學知識,并不能夠真正融入到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探究化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汽車尾氣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還能夠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2利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存在化學現象,需要利用化學知識進行解釋,這樣學生才能夠將目光由課本向生活轉移。比如可以利用Fe2+與Fe3+的相互轉化解釋蘋果汁變色:由榨汁機榨出的蘋果汁,開始會顯淺綠色,靜止一段時間后變成黃色,加入維生素C后攪拌,顏色又會變成淺綠色。
2.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
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提倡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仍然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無法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未得到有效的發揮,長此以往,不僅課堂教學效率低,還會阻礙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化學還是一門實驗類型的學科,很多化學理論知識都需要進行實驗驗證,但從實驗教學情況來看,不僅實驗教學課時較少,而且都只選擇簡單的實驗進行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甚至會阻礙教學目標的實現。高中化學回歸生活,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2]。
3.高中新課程教學中化學回歸生活的實踐與思考
3.1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教材進行了調整,新版高中化學教材中加入了很多生活元素,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的密切,學生的實踐和思考也更加貼近日常生活。例如,在教學與有機相關的知識時,老版教材會按照同系物的方式分別進行介紹,而新版教材則介紹了生活中一些較為常見的有機物,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還便于學生更好的記憶。教師作為傳授學生知識的主體,也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也要注重觀察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豐富課上生活化教學內容,這樣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3.2化學實驗教學的生活化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并且能夠在實驗操作中獲得新知。高中化學實驗可以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們掌握實驗原理和結果,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知識。在進行化學實驗時,不一定非要使用專業的實驗器械,也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工具,比如,可以利用橘子進行原電池實驗,這樣不僅能夠達到教學的目的,還能夠加強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因此,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作為實驗工具進行化學實驗,更能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3]。
3.3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當高中化學課上教學內容結束以后,教師要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要讓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加強對化學知識的應用,例如,水體污染在生活中較為常見,水體富營養化是水體污染的主要表現形式,而水體富營養化值得就是水體中的植物所含營養物質過多,從而導致水質被破壞。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探究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水體中所含有的化學元素以及水體產生的化學現象等,這樣一來,學生為了能夠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會主動進行調研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和學習,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教師要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實現化學知識向生活的回歸,同時也可以將生活內容引入到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這樣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相永剛.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157-158.
[2]張潔.關于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164-165.
[3]鄭挺誼,李華.生活化教學: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價值回歸與應然選擇[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0,31(08):80-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