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會明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精神水平逐漸提高,國家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近年來下發了許多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時代在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學生的新思想,教師應該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案進行改革,在課堂中引入新型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針對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做出具體說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引言:物理一直是高中教學中學生認為比較困難的一個學科,主要是因為它的知識點很多,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針對新課改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呢?在新課改中提出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通常以自身為主體,讓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這種教學方法會減少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利用新的教學模式實現這一理念,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目前物理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第一,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教師在物理課堂中沒有認識到學生的重要性,仍然秉持傳統的教學觀念。物理本來就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學生如果沒有很好的掌握物理基礎知識,那么在以后學習中會越來越困難。而且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沒有互動,這會磨滅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基礎沒有打牢,長此以往,他們的物理成績會越來越差。第二,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傳統。雖然新課改已經推出很長時間,一些學校也已經在課堂中引入了新型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學效率卻沒有提升,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大部分時間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有些教師將新型教學模式形式化,這反而會浪費學生的時間,降低課堂教學效率。還有一些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只傳授理論知識,不讓學生動手試驗,這樣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才導致課堂教學效果欠佳[1]。
二、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路明燈,我們的教學觀念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模式。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課堂教學模式。學校可以讓教師定期進行培訓,讓我們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在課堂中真正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創設問題情境、利用互聯網進行多媒體教學等等一系列新型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進行“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這一實驗時,首先,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中尋找有關實驗視頻,讓學生更加清晰的觀看實驗過程。其次,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他們配合進行實驗,每位組員負責不同的環節。因為實驗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不可以有一點差錯,通過實驗不僅可以讓他們明白團結協作的意義,還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給予評價,讓他們了解自己的不足,教師也要適當的表揚他們,不要適得其反[2]。
(二)掌握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學習狀態也不同,這會讓他們之間產生差異,教師應該正確面對這種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分層教學,對于他們的掌握情況留不同的作業,制定不同的目標,讓他們循序漸進、不斷提升,樹立自己的榜樣,學習其他同學好的思維模式。教師可以讓物理成績優異的同學幫助物理基礎薄弱的同學,這對他們雙方都有好處,成績好的同學可以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成績差的同學可以逐步提升。這樣不但可以提升班級整體的物理水平,而且可以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三)創設教學情境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直接教授學生理論知識,這對學生的掌握與運用是非常不利的,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利用一些常見的問題作為課堂導入,讓他們主動去探索。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物理學家的故事,例如教師在教授萬有引力定律前可以講述牛頓的故事,在教授開普勒三大定律前可以講述開普勒的故事,在進行扭秤實驗前可以講述卡文迪許的故事。利用故事作為導入,這對提高課堂效率有很大的幫助,還能夠讓他們對物理學史有深層次的了解,這對他們高考也有所幫助。
(四)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實驗,教師應該利用這些實驗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往往不重視實驗,一語帶過,但在新課改中明確提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該多給學生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利用小組合作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給予他們足夠的思考時間,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讓他們在實驗中體會物理的快樂,還可以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掌握知識遷移能力。學生在實驗中一次次的成功可以增加他們對物理的自信,長此以往就會愛上物理,構建物理高效課堂也就變得輕而易舉[3]。
(五)與生活相結合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利用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舉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理論知識,不會感覺太深奧。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圓周運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自行車車輪的轉動、摩天輪的轉動、洗衣機衣服脫水的軌跡等等表示圓周運動。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圓周運動,有更加深刻的記憶,以此來構建高效課堂。
結語:綜上所述,對物理課堂的改革勢在必行。教師首先應該提升自身的物理教學素養,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其次,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引入新穎的教學模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打造多元化課堂。最后,教師應該秉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理念,讓學生在實驗中多動手,讓他們體會物理實驗的樂趣,在課堂中結合生活進行提問,讓他們主動進行探索,以此來提高物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林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179-180.
[2]杜國銀.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11):64-65.
[3]馬虎山.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8(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