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翠
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我發現現在的學生存在過分追求“自我權益”保護,沒有集體榮譽感,團結同學意識淡薄,不愿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在學習上自控力差、厭學、胸無大志,等等。針對這些問題,作為班主任,僅靠說服教育很難糾正這些現象。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育人的根本在于樹德,教育者應積極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自己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將古人的育人智慧,融入班級管理管理之中,實現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成效提升。
一、感恩教育切入,補足德之本
《孝經》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 在學校,老師應站在立德樹人的根本點上,教學生孝道。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學生,他也會懂得尊敬老師。這就需要班主任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執行力,每次聽到或者看到孩子的孝親行為,作為正能量在班級大力弘揚。
有一次開運動會時,我們班一女生家長來看女兒比賽時,當時天下大雨了,該女生立即把自己的遮陽傘送給爸爸用。這是一個很細小的舉動,我看到后,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就及時表揚這位同學。全班學生立即向她投去羨慕贊賞的眼光,讓父女互相讓傘成為比賽場地一道亮麗的風景。
為了加強孝道的教育,我組織學生召開了“感恩、知恩、報恩”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唱手語歌曲《跪羊圖》。通過這些教育學生明白了,為什么要感恩,要感恩什么。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恩國家培養護佑,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老師辛勤教導,感恩同學關心幫助,感恩農夫辛勤勞作,感恩大眾信任支持,感恩所有付出的人!隨著孝道和感恩教育的開展,我慢慢地發現,學生看老師的目光柔和了,有了笑容,見到老師禮貌了,多了一份尊敬,整個班級也充滿了親情與活力。
二、隨時言傳身教,潤物細無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同樣在學校教育中,老師是原件,學生是復印件。班主任就是學生的榜樣,要把原件做好,才能正己化人。只有自己把《弟子規》做到了,學生才會有榜樣。為了做好學生的榜樣,我利用業余時間系統學習《弟子規》,并時時提醒自己做到。剛接上這個班的時候,給學生安排任務,他們總是拖拖拉拉,不愿意動手。我就用“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來警戒自己,以身示范?!白鳂I呼,應勿緩”,及時批閱作業;走到操場上有一團廢紙,“廢紙呼,應勿緩”,自己趕緊撿起來;看到講桌抽屜里的雜物無人整理,“雜物呼,應勿緩”,自己動手整理;有時教育學生不耐煩了,真不想管了,“責任呼,應勿緩”,又繼續去指導。漸漸我發現學生的眼睛也亮了,耳朵也靈了,責任心也起來了。
有一次,學校組織學生防震疏散演練,從學生宿舍樓疏散撤離后,需在教學樓前集合。跑下來的師生興奮不已,談論著自己的經歷,我們幾個老師也不例外,全然沒聽到臺前校長的講話(校長在講防震知識)。由于秩序不好,校長要求全校班主任繼續召開班會,整頓大會作風?;氐浇淌?,我沉默片刻,然后走上講臺,當著全班學生的面,作了自我檢討:自己作為老師,沒有給學生做好榜樣,沒有體會到校長的良苦用心和大愛情懷,憑一時的激動,置紀律于不顧,是自己做錯了,特向校長和學生道歉。當時我這樣做的緣由就是《弟子規》當中的“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
接下來,發生了讓我感動的一幕:每個學生都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有的還聯系到自己平時哪個地方沒做對,當時是怎么想的,統統都說了出來。這是一次深刻自我反思的班會!以前做班主任工作,我總是把把它當作負擔,痛苦煩惱。現在我從心底越來越覺得,是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了我,也教育了學生。
三、家校聯合教育,構建合力場
一個人的一生至少要經歷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一生教育的根基,而學生在校的種種行為表現,處處體現了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做好班主任工作,也意味著必須清楚這個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應將班主任工作擴延到學生的家庭教育之中。
每次家長會的安排部置,從準備工作時,我都會進一步了解家長與孩子在家的親情交流以及在家表現情況。與家長的交流中,我發現我班學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的人就有一半以上,這些學生有一個共性特點:在班里較散慢,學習中定力不夠?!梆B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蔽业墓ぷ鞅阌械姆攀?,能對癥下藥。
每次班會,我都會把我們中華優秀文化會中的孝道教育、生活教育、二十四孝的故事融入其中,并跟家長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尤其鼓勵家長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來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由于家庭教育理念的學習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有效果的,所以每逢周末,我就邀請一些有志于提升家庭教育的家長,共同學習《弟子規》《三字經》《朱子治家格言》《在家怎樣教孩子》等。通過學習,不僅幫助了許多家庭,最重要的是也提升了自己的教育能力。
另外,為了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我還給學生做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記錄相冊,讓家長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現?,F在我深刻地體會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這個根基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做好家庭教育,才能提升學校教育的高度,否則班主任工作往往是事倍功半。
班主任工作,不僅僅是一門藝術,它更是一種智慧。它的源頭,就是我們傳統文華中的大愛與智慧。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地去努力學習,去繼承,去發揚,才不愧于為人師表,才能真正地將傳統文化的智慧融入我們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中,實現教育成效的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