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帥
摘 要:高中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學習及運用英語語言的課程,旨在為學生繼續學習英語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教師應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跨文化交流能力,為他們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汲取世界文化精華、傳播中華文化創造良好的條件,也為他們未來繼續學習英語或選擇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關鍵詞:英語;歌曲;促進;學習
作為一名高中一線英語教師,我深知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先決條件。多年來我一直在探索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們提高英語學習興趣,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沉浸在學習英語的快樂之中。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著用英文歌曲作為切入點,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將自己的心得作以詳盡的描述。
一、英文歌曲是極好的教學素材。
一提到教學素材,我們都不陌生,會想到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獲得這些素材的途徑也有許多:網絡、報刊、雜志等等。教材中的內容有些時候已滿足不了新時代學生學習的需求,作為老師必須多方面了解拓寬獲取教學素材的渠道。但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些語言材料。在不斷摸索、反復嘗試過程當中我有了答案,那就是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英文歌曲其實就是融合了悅耳動聽的音樂旋律的一種語言學習材料。有了這份材料,老師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可以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技能的訓練。學生可以擴大詞匯量,積累喜愛的單詞或句子,激發他們的寫作靈感。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價值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歌曲是反映一種文化的窗口。在老師的適度指導下,通過學習英文歌曲,學生會逐步有能力挖掘歌曲的深層文化內涵。多形式教學素材的應用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二、課前播放英文歌曲快速帶領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
高中學生的課程很緊張,每節課之間的空余時間有限,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思想,在下一節課開始時還沉浸在上一節課的思維中,將極大地影響下一節的聽課效果。尤其英語課需要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因此,課前播放一首膾炙人口的英文歌,可提前為學生創造一個英語學習氛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這也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有的學生為了能聽到完整的歌曲,課間再也不瘋鬧了,去衛生間的速度也加快了,只為了能早早地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好好欣賞歌曲。一首歌不要太長,控制在4~5分鐘左右即可,內容要積極向上,具有代表性,最好是英文經典或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如果有學生主動推薦歌曲,老師要嚴格把關,一旦通過可鼓勵更多的孩子有興趣去積極篩選歌曲,也是提高英語語言學習興趣的一個征兆。比如說,有一段時間,我和班級同學就一致同意播放一首Western Life 的勵志歌曲《You Raise Me Up》,反響非常好。起初學生們還略顯拘謹,不好意思跟著哼唱,但后來就完全放得開,信心滿滿地大聲唱起來。每當音樂聲想起來,孩子們很自覺地就進入了英語學習的氛圍中,聽到他們自己的歌聲,他們本身也受到了鼓舞,也為自己的精神所感動,我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三、英文歌曲體現英語學習活動觀,促進核心素養有效形成。
新課標提出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多元思維,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應以促進學習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為目標,英文歌曲的課堂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習得語言知識,比較文化異同。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長期處于壓抑的狀態。對于學英語語言,學生缺乏語言環境,定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和恐懼心理。此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使用英文歌曲不但可以消除學生的疲勞,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喚醒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多變的活動形式和豐富的教學素材可以使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思想感情產生共鳴,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英文歌曲的學習,使學習任務更具體、明確,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性極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發。
在新課改理念下,英文歌曲成了英語課堂的客常,成了也英語教師的得力助手。對于學生喜愛的英文歌曲,老師要把握住關鍵點和對接點。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英文歌曲對英語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鄭舒妍. 英文歌曲在高中英語聽力學習中的促進作用研究[J]. 校園英語, 2018(42).
[2]戴秀平. 淺談英文歌曲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J]. 甘肅教育(13):65-65.
[3]姜敏. 英文歌曲對英語專業學生聽力教學的影響[D]. 青島科技大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