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芳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人血脂與頸動脈斑塊形成的臨床相關性。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018年期間收治的200例年齡60歲以上的體檢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結合頸動脈彩超的結果將200例研究對象分為100例無斑塊組和100例有斑塊組,對兩組研究對象從年齡、血壓、血脂等方面進行統計學分析及二項分類10gistic回顧分析,綜合各項血脂指標,探討老年人血脂與頸動脈斑塊形成的臨床相關性。結果:老年人頸動脈斑塊形成與其年齡和收縮壓有直接關系。結論:年齡與收縮壓是老年頸脈動斑塊形成的關鍵因素,與血脂情況無關,將結果應用在臨床的診斷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老年人;血脂指標;頸動脈斑塊形成: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54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7-029-02
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事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獨立危險的因素,動脈內膜的中層厚度和頸動脈的斑塊能夠直接反映人體全身大血管粥樣硬化的情況,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動脈粥樣硬化與多種疾病和因素相關,如高血壓、高血脂、年齡、吸煙等等,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血脂代謝異常。本文對收集的200例老年體檢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并將其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2018年期間收治的200例年齡60歲以上的體檢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結合頸動脈彩超結果分為無斑塊組和有斑塊組各100例。有斑塊組中包括59例男性和41例女性,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60歲,平均(66.8±2.8)歲,合并63例高血壓、27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1例腦梗死和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斑塊組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在62歲-80歲之間,平均為(75.0±2.5)歲,合并59例高血壓、25例糖尿病、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冠心病及2例腦梗死。200例體檢者或其家屬均自愿配合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1.2.1測量體檢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斑塊:我院采用HP彩色超聲波診斷儀7.0MHz-10.OMHz傳輸探頭,取患者的平臥位對三分血管超細進行縱掃描,檢測由管壁內膜表面直徑中層到外模連接的距離,即CIMT。經二維超聲檢測局部CIMT值超過1.3mm,成近部促厚為0.5mm或為MT值1.5倍,彩色圖像表現為彩色血流充盈缺損,且面積超過10mm。
1.2.2檢驗體檢者的生化指標:有服用降脂藥的患者檢測前天停服一次,在次日清晨進行空腹靜脈血抽取后,對血樣通過全自動生化儀檢測,指標包括TC高脂膽固醇、TG三酰甘油、LDL低密度脂蛋白、HbAlc糖化血紅蛋白、FBG空腹血糖、PBG餐后血糖、Cr血肌酐、UA血尿酸。
1.2.3測量血壓:有服用降壓藥的患者于檢測當天早上停用一次,待患者靜態休息10min后檢測其SBP收縮壓與DBP舒張壓。
1.3統計學處理:本研究通過SPSSl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通過二項分類10gistic回歸對影響因素進行篩選,并評價血脂指標及頸動脈斑塊預測的應用價值。
2 結果
2.1形成頸動脈斑塊的多因素:與老年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有關的因素包括年齡和收縮壓,P<0.05。在其他指標方面均未見顯著的相關性,見表1
2.2頸動脈斑塊形成多因素10gistic回歸分析:將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DBP、SBP、TG、TC、LDL、HDL等當作自變量進行10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年齡(OR=1.034,P=0.003)以及SBP收縮壓(OR=I.912,P=0.008)為相關因素。
2.3血脂指標與頸動脈斑塊形成的關系:以TC、TG、LDL、HDL為檢測的變量,體檢者有無斑塊的分組作為變量,得出ROC曲線結果顯示上述變量的對應值分別為0.505,0.422,0.468和0.570,P>0.05,表示血脂指標對頸動脈斑塊形成無借鑒價值。
3 討論
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上,動脈粥樣硬化屬于常見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對患者頸動脈產生阻塞性影響。很多患者首次發病的臨床表現就已有相關癥狀,如內皮功能障礙、內膜中層增厚等等,于是逐漸形成斑塊。動脈硬化常發的部位在于頸動脈,這是連接患者重要臟器的通道,會導致病變與主動脈粥樣硬化的同時出現。很多學者都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在學者的研究結論中發現,被提及較多的因素包括吸煙、高血脂、高血糖、年齡、高血壓等等。其中,有學者指出LDL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元兇,而TC、HDL以及LDL也對其產生影響,也有研究指出,降血脂的治療能夠改變甚至消退斑塊。筆者研究結果表明,年齡與收縮壓才是頸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出現的主要因素,其他影響并不是非常深,在本研究中由10gistic回歸結果更能證實年齡與收縮壓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產生與斑塊出現的相關性。對于TC、TG等血脂指標,若將其應用在診斷工作中,無法確定每次的檢驗結果相同,這是因為頸動脈與冠狀動脈血流動力學不一樣,在其不同的收縮期與舒張期供血,可能因此產生不同的結果。
綜上所述,老年人的頸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形成的斑塊與年齡和收縮壓的影響有關,而血脂指標與之關系并不明確,暫無可應用的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