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奕帆 文信宇 梁雨航 許誠銘





摘 要:互聯網信息發展作為推進“一帶一路”持續向前重要方式,在“一帶一路”提出建設這四年多中,沿線國家通信和信息技術水平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本文基于2016年沿線國家互聯網信息發展指標、GDP、資本總額和勞動力人口數據基礎上,建立C-D生產函數,分析“一帶一路”背景下互聯網信息發展對沿線國家GDP影響。
關鍵詞:Eviews;一帶一路;生產函數;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
1 引言
繼2013年9月、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在哈薩克斯坦與印度尼西亞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后,這條凝聚文明歷史,現代工業貿易帶以我國主導,各國參與下蓬勃發展。于此同時,近幾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制造業成本不斷上升,傳統貿易競爭優勢弱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而這些所有問題的根源就在于“供需”,“一帶一路”作為一個全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供需矛盾,促進資源合理分配,實現區域內的合作共贏。
互聯網作為信息時代智能化產業,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利用信息整合、連接,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中,從而更好地彌補信息不對稱問題,解決供需錯配、不平衡難題,為“一帶一路”發展貢獻新的經濟增長點。
2 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與GDP分析
在經濟增長理論中,資本、勞動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源泉,技術進步已經被視為內生變量。本文將互聯網指標視作技術進步要素,構造擴展的 Cobb–Douglas 生產函數如下:
兩邊取對數得:
其中,Uc表示隨機擾動項,Ic表示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評分,Kc表示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本總額(美元/2010年不變現價),Lc表示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勞動力(萬)人數,Yc表示沿線國家(56個)2016年GDP總額(美元(千萬)/2010年不變現價)相關數據如下:
利用Eviews對GDP和B&R-IDI指標進行分析,可以得出R2=0.09,表明擬合效果極差,說明一個國家通信技術水平對GDP發展基本沒有影響,但是通過查閱資料顯示,互聯網發展對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因為論文采用截面數據,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2016年生產函數各項指標,但由于國家之間發展差別較大,國土面積,人口資源、政局動蕩都會對國內生產總值、通信技術水平產生較大影響。如果一個國家依靠自然資源優勢就已經滿足了經濟發展要求,尤其這一優勢資源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相當大比重時,那么互聯網對這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就會被掩蓋掉。從“一帶一路”整個區域來看,自然資源因素對一國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例如,中東地區有豐富的石油等自然資源儲備,一些國家主要依賴石油出口,其它經濟因素顯得不太重要。其次恐怖主義、宗教信仰、政局不穩定等因素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存在,阿富汗、烏克蘭、黎巴嫩、東南亞、阿拉伯國家等受其因素影響較為突出,都會對擬合結果造成一定影響,為了突出通信技術水平對GDP的影響,我們引入生產要素——科技期刊文章(Rc),用來彌補人口,資源等因素掩蓋互聯網對國家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通過對IDI評分和科技期刊文章數據做標準化處理,形成新的指標——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
兩邊取對數得,
數據如下:
在此用Eviews,對GDP與修正后綜合通信技術水平兩個變量進行分析,由回歸分析結果可得R2=0.748850,說明本次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對GDP影響顯著。
3 生產函數下的綜合模型建立與修正
根據之前函數,通過Eviews分析4個變量之間關系,根據上述回歸分析可以得出,log(x1),log(x2),t統計量,F統計量均顯著,R2=0.980562,F=874.2828,說明模型建立較好,能夠很好的表現出國民生產總值、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資本總額、勞動力人口之間的關系。但是,log(x3),t統計量,F檢驗不顯著,為了解決此問題,運用WLS法估計,可以對log(x3)分別選用各種權數做比較,從中選擇較為理想的權數,經估計檢驗發現用權數1/的效果較好,利用Eviews中Estimate equation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經過加權處理的log(x3),t檢驗、f檢驗均顯著性提高,R2較之前更好,說明模型改進合理。
4 互聯網信息技術對“一帶一路”不同類型國家經濟影響的差異
世界銀行按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將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按人均GIN高低分類,劃分為高收入國家、中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根據世界銀行2016年分類標準,可將“一帶一路沿線56個國家進行分類:
在56個國家中,高收入國家有15個,中等高收入國家有18個,中等低收入國家有20個,低收入國家有3個。利用Eviews進行排序處理,通過log(x1),log(y)分析不同類型國家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對GDP的影響差異,得:
從上表可以看出,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對不同國家類型影響不同,對低收入國家來說,互聯網對GDP影響較小,因為低收入國家普遍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較差,互聯網發展水平較低,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并不依賴于互聯網的增長。而對于中等低收入、中等高收入和高收入國家來說,互聯網增長對GDP的增長有顯著影響。“一帶一路”中低收入國家中,大都為南亞、東南亞國家,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共贏發展理念被廣泛認可,我國與沿線國家在通信基礎設施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以中低收入國家為代表的東南亞、南亞國家在互聯網領域發展迅猛,對GDP增長做出重要貢獻。與中等高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相比,互聯網信息發展水平對GDP影響系數略低于中等高收入國家,根據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中等高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大多為東歐國家,通信技術發展已經入最后階段,增長緩慢,對GDP增長顯著水平放緩。同時由于國家自然資源稟賦不同,在高收入國家中,卡塔爾、阿曼、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資源國家,以石油出口為GDP增長主要因素,一定程度會掩蓋互聯網發展對GDP增速影響,導致數據出現誤差。
5 總結
沿線國家應該繼續提高通信技術設施建設水平,作為互聯網發展重要前提。不斷提高設施聯通水平,加強跨境光纜和信息通道建設,提高通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各國應繼續推進友好開放政策,提高開放化程度,拓展國際信息和化交流合作渠道。鼓勵國內城市、互聯網企業對外合作交流,著重建設信息化服務合作平臺、大數據中心以及云計算基地等,促進區域之間發展平衡。
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積極倡議者和實際行動者,強化與沿線國家政策溝通,切實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網上絲綢之路。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溝通磋商,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促進信息互聯互通的相關規劃文件,推動信息化發展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海底光纜和跨境陸地光纜建設,優化國際通信網絡布局,加強網上絲綢之路建設,提高國際信息互聯互通水平。
參考文獻
[1]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19、120、130頁)。
[2]龐浩。計量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23、130頁)。
[3]陳正偉。投入產出分析技術[M]。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