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強 蒙昭明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應用于冠心病治療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方法:本研究涉及對象為70例冠心病患者,研究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2月,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5例,給予參照組低劑量治療,給予研究組高劑量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心功能、不良反應,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C反應蛋白、白介素6、血清降鈣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LVEDD、LVEF均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與參照組相比,P<0.05。結論:冠心病患者應用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應用效果更佳,有效改善心功能,調節炎癥因子水平,大大提高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少,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冠心病;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7-075-02
冠心病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發病初期多伴隨心絞痛,隨著病程延長表現為心肌缺血、缺氧嚴重,從而引發心肌壞死,即心力衰竭,以心律失常、血壓低下為常見癥狀,影響患的生命安全。臨床在治療冠心病患者時主要為心力衰竭延遲,心臟泵血功能維持、促進生存期延長等為治療目的,阿伐他汀為臨床常用調脂藥物,有效改善預后,對疾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然而,目前臨床對于阿伐他汀使用劑量存在爭議,基于此,本文將以70例患者為對象,探究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應用于冠心病治療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涉及對象為70例冠心病患者,研究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2月,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5例。參照組,男、女分別為21例與14例;最小年齡為53歲,最大年齡為75歲,年齡平均值為(64.89±6.82);心功能III級與IV的患者分別為25例與10例。研究組,男女分別為22例與13例;最小年齡為54歲,最大年齡為76歲,年齡平均值為(64.71±6.17);心功能III級與IV的患者分別為26例與9例。納入標準:資料齊全;以《內科學第8版》有關冠心病診療標準為依據,診斷疾病;認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參加。排除標準:器官實質性疾病;休克;病毒性感染;惡性腫瘤;不配合研究者。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使用統計學軟件對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基礎治療:所有患者都行飲食干預、β-受體阻滯劑、擴血管、利尿、ACEI等治療。
1.2.2參照組:給予參照組低劑量治療,取阿托伐他汀(生產廠家: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治療,服藥方式為口服,每天1次,每次10mg。4周為一個療程,持續治療4個療程。
1.2.3研究組:給予研究組高劑量治療,取阿托伐他汀治療,服藥方式為口服,每天1次,每次30mg。4周為一個療程,持續治療4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炎癥因子、心功能、不良反應,進行分析。
治療效果:以心功能與癥狀為判斷標準,分為顯效(癥狀改善,心功能大于II級),有效(癥狀緩解,心功能大于I級),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心功能:使用超聲監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LVEF)。
1.4統計學方法:本實驗涉及數據信息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用x檢驗,用“%”表示,炎癥因子、心功能指標采用T檢驗,用“x±s”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如表1所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如表2所示,研究組C反應蛋白、白介素6、血清降鈣優于參照組,P<0.05。
2.3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如表3所示,研究組治療前LVEDD、LVEF與參照組相比,P>0.05。研究組治療后LVEDD、LVEF均優于參照組,P<0.05。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如表4所示,研究組不良反應與參照組相比,P<0.05。
3 討論
有研究指出,炎癥因子在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與預后中均密切相關,屬于臨床研究的重點,其中C反應蛋白、白介素6、血清降鈣均為冠心病判斷的重要指標。阿托伐他汀是一種他汀類血脂調節類藥物,屬于降脂藥物,作用于肝臟,使膽固醇合成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合成增加,具有較高的蛋白結合率,可有效治療心血管疾病。阿托伐他汀作為人工合成的HMG-Coa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無需代謝轉換便可使藥理活性發揮作用,作用于膽固醇的合成過程,從而有效控制各項炎癥因子水平,與普伐他汀相比,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生物利用率良好,在控制心血管狀態中具突出效果。大量臨床實踐表明,阿托伐他汀高濃度治療冠心病效果更佳,促進低密度脂蛋白顆粒聚集和分泌,可使膽固醇濃度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延緩冠心病病變發展。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C反應蛋白、白介素6、血清降鈣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LVEDD、LVEF均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與參照組相比,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保持一致,表明了高劑量阿托伐他汀在改善癥狀、調節激素水平中效果良好,可能與其機體血濃度持續較高存在相關性,同時高劑量并不會使不良反應發生概率增加,安全性高,可在臨床推廣及應用。
綜上,冠心病患者應用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應用效果更佳,有效改善心功能,調節炎癥因子水平,大大提高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少,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