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楠
摘 要:在班級管理中營造人文環境,能夠更好的檢查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和安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在教學中成功構建人文關懷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教師結合班上學生的特質,靈活營造。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人文環境;營造
一、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對于學生來說,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是除了父母之外和自己接觸最多的長輩,他們天然的對老師有一種依賴感和信任感。高中生經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對世界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堂上表現的比較叛逆,比如說不愿意服從老師的安排,想要挑戰老師的權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老師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還是無比神盛的。基于這樣的原因,筆者認為高中班級人文環境營造過程中,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心理特質,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對話,加強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了解學生內心對于學習以及世界的真正看法和認識,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班級里的學生,比如說,班上調皮搗蛋的學生,在自己的課上認真聽講,沒有做出違反紀律的事情,教師就可以對其提出表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始終在關注他們的點滴變化,這樣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也是被教師重視的一份子,他們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也將會在不知不覺間轉變。在日常的情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滲透積極正面的思想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使各項教學工作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尊重學生個體發展差異和主體平等
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班級里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在傳統的班級管理過程中,之所以管理效果不佳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班主任沒有正視學生間的個體發展差異,針對班上所有學生所提出的教學要求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同時還有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明顯表現出更加關注學習成績優秀、各方面綜合能力強的學生,教師的這種行為雖然是無意識的,但是其會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思維認知產生影響,比如說,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會認為教師不關注自己,在學習和發展時缺乏動力,部分調皮搗蛋的學生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這樣對于良好班級氛圍的構建實際上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說,在班級管理中營造人文環境時,班主任及其他教師還應當積極轉變自身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要正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發展差異,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為他們制定不同的發展目標,將目光更多的聚焦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身上,使學生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挖掘學生的潛能,為營造班級管理人文環境增添助力。
三、開展多元活動滲透人文意識
高中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都很強,但是在平時的學習中,由于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因此許多學生的個性和能力都沒有真正的展現出來,這對于班級管理人文環境的營造實際上也是極為不利的。為了更好的解決該問題,促使班級管理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筆者認為在班級管理期間,班主任可以嘗試結合教學以及學生的自我發展需求,多開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世界。如可以結合時事熱點開展辯論賽,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同時滲透與政治學科相關的知識。再比如說,還可以開展作文比賽和演講比賽,安排學生們走進社區,為孤寡老人提供愛心服務,通過多元化、多類型的活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四、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營造人文環境
班級與校園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沒有班級也就不存在校園,同樣沒有校園的庇護班級也可謂是孤掌難鳴。所以說,子啊高中班級管理中營造人文環境時,也不能忽視良好校園文化的建設,學校師生應當積極的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做好校園物質與精神文化建設工作,借助高質量的物質文化為班級管理人文環境的營造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說,可以在校園內的公共區域建設優秀班級文化展覽長廊,給每個班級展示自我的機會,推動班級人文環境的營造。
總之,高中班級管理中人文環境的營造,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班主任必須要轉變自身的班級管理觀念和態度,要學會正視學生之間存在的發展差異,接納學生的意見,堅持以學生為本,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有可能在班級中營造出和諧的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1]邵芳芳. 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 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7,0(1):34.
[2]刁春香. 淺談高校如何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的人文環境[J]. 當代文化與教育研究,2007,000(009):80-80,97.
[3]張琳. 淺談如何開展高中德育工作提高班級管理水平[J]. 速讀(中旬),2017,(10):220.